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他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本文结合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以马丁·布伯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詹姆士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等。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剖析,旨在揭示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关于人的理论的流派中,有一派的观点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迥然不同,这就是被一些心理学家誉为代表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马斯洛,克·罗杰斯和默里等人。其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我国已有所介绍。以克·罗杰斯为代表的现象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也流传甚广,而且在五、六十年代高涨的存在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 2 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 ,它以现象学为理论背景 ,树立对心理学的基本态度 ,同时从现象学思想中引进、采用和发展出现象学心理学的方法及程序 ,把从现象学思想中吸取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心理学研究中灵活、有效地加以贯彻 ,实现以现象学的方式突破传统心理学中自然主义的桎梏 ,以期获得对心理现象更充分和更真实的理解 ,并借此开展对心理学具体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罗洛·梅(Rouo nay)是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而且有大量的哲学心理学著述。他的《自我的追寻》、《焦虑的意义》、《心理指导的艺术》、《心理学与人类困境》、《创造性生活的源泉》、《爱与意志》等书籍,在西方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爱与意志》.罗洛·梅生活在西方世界面临着种种危机的时代.尤其是第二汶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5.
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让一保尔·萨特(Jcan—Paul Sartre,1905—1980)是存在主义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学方面同样卓有建树,曾撰写了《美学论文选》、《什么是文学》、《想象的事物》、《想象力的现象学心理学》、《波德莱尔》等一系列著作。在现代西方美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中,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考察美学问题,把美学与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胡塞尔的理论体系中,现象学心理学履行两种职能,它处在经验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并试图弥合两者之间的间隙,充当“心理和逻辑的张力系统”中的重要“平衡器”。一方面,胡塞尔希望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作为中介,充当通往先验现象学的重要导引,实现先验现象学的任务。另一方面,胡塞尔希望现象学心理学提示并帮助经验心理学纠正“意识自然化”的缺陷,以确保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方向,实现真正的心理学。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完成的是基础性的哲学工作,其自我设定的心理学价值在于构建经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本质科学,主要研究纯粹经验。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经验,包括各种事实和实在。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经验心理学没有对意识进行纯粹的分析,并且盲目模仿物理学。因为每一种经验科学都要根基于一种或多种本质科学,所以经验心理学必然奠基于现象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本质科学,主要研究纯粹经验.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经验,包括各种事实和实在.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经验心理学没有对意识进行纯粹的分析,并且盲目模仿物理学.因为每一种经验科学都要根基于一种或多种本质科学,所以经验心理学必然奠基于现象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存在自由环境和人──萨特存在主义评析刘欣萨特的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代表,本文拟从萨特哲学关于存在的意义和形式、存在的实质以及环境和人三方面对萨特存在主义作一简要评析。一、关于存在的意义和形式萨特是从一般的存在出发,以人的存在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陈彪 《晋阳学刊》2007,(2):70-7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A.H.马斯洛通过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高原体验等一系列重要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个体的人格完善与宗教信仰及其经验之间的关系。人们注重他的心理学说,却忽视了其中的宗教意蕴。他的宗教心理学有利于我们理解自身,并追求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7,(4):37-42
在西方传统心理学中,人性问题被仅仅看作是哲学问题而基本上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行为主义以动物性否定人性的存在;精神分析以生物(本能)取代人性的存在。然而,吸收中国道学乃至东方思想体系并倡导向母体——哲学——复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却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这一偏见,而将人的价值、意义等问题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并以"人的内在本质"肯定人性的存在;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进一步深入融合东方哲学思想体系并重新攀登了人性能达的境地,不仅充分肯定人性的存在,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认为人性的核心是"自我超越",同时以"精神性"重新定义人性,提出"超理性的本质",这既是对人性非理性层面地位的提升,又是对人性丰富内涵的深层揭示。可以说,无论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还是超个人心理学,其人性思想的提出和建构都离不开中国道家哲学以及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体系对其的贡献。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心理学家吸收东方智慧,不仅引发了心理学领域的革新,同时也是由西方人吹响向东方学习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通过对意识的直观分析,探讨的是人的意识的普遍本质,希望由此获得真正的心理学的知识,奠定科学心理学的真实基础.现象学心理学拒绝形而上的思辨,主张在"看"、在"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佛教通过禅观修行,探索的是心的体性,由此领悟诸法实相,获得如实知见的智慧.二者对比,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与佛教禅观有很多共同之处,并且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亦称“生存主义”、“实存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的主要哲学派别之一,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十九世纪丹麦的克尔凯郭尔是它的思想先驱。克尔凯郭尔反对哲学的理性,反对哲学研究客观事物,强调哲学应该研究非理性的个人的心理状态。这种非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主义的理论来源。存在主义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创始人为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中心转到法国,其主要代表人是萨特、马塞尔、卡缪和梅洛·庞蒂等。存在主义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之分。二者共同主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的问题。他们所说的“存在”,不是指物质,而是指个人的“自我意识”,即排斥理性知识的感情意志的内心体验。存在主义认为,人只是个别的人,而这个别的人是纯粹主观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精神生命是人类的高级心理需求,强调重视和开发人的积极心理品格、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和创造力。这种进取的观点,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艺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208-209
教育改革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就对只注重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主张学生中心教育,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萨特自由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存在主义的前驱者基尔凯廓尔等人的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创立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这种“新”哲学中,萨特把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对象,把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客,从而在人的自由、责任、选择、行动等问题上大做文章,企图以这种人学理论、自由哲学去“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四大学派的内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77-179
内化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四大学派对人的素质形成的先天倾向、内化方式、内化过程的理解不一 ,对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阐释也就各不相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重视外显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强调人格成长 ,认知心理学学派突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还有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 ,都对素质形成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组成动机的是各种不同性质的需要。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  相似文献   

19.
戈尔德斯坦在对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治疗中,提出了机体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把有机体看作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一个整体,并认为在这个系统中的最高内驱力是自我实现。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了自我实现理论,许多见解已被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接受和发展。认真、全面地研究戈尔德斯坦的思想成果,对于更完整地理解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起源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一、潜在课程的思想渊源潜在课程一词首先由美国菲利普·W·杰克逊(PW.Jackson)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提出。随后,德里本、弗里丹柏格、罗森塔尔和柯尔柏格等人都相继讨论过这个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潜在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徐尔干及以后的一些功能社会学家、存在主义现象学家以及杜威和皮亚杰那里。当今西方一些国家中,潜在课程不仅仅是课程论的研究课题,而且社会学、心理学、教学哲学都把它列入研究的范畴。在我国,潜在课程提出的时间还很短,学术界尚未作系统研究,更没有使潜在课程理论在实践中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