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是我国现代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质量工程项目”“卓越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延伸和深化。“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的外语课程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当前教材市场上的双语教材主要集中在文化、商贸、旅游方面,  相似文献   

2.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我校应用型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工科”的内涵及三个层次,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定位,介绍了专业改造升级的内容与途径、课程体系优化与重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工程观包括工程经济观、工程价值观、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和工程社会观;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应对工程全球化、工程社会性和工程复杂性的挑战,开展“大工程”观引领下的工科人才素质培养研究,实施“大工程”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课程满足不了“新工科”的新产业、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了以“新工科”为背景的课程体系构建。讨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路径,得出了课程体系的框架,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论终身教育的“大教师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大教育” ,“大教育”不但需要宏大的教师队伍 ,对教师职能也提出了崭新要求 ;传统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适应新的需要 ,应当对终身教育体系下教师角色、职能以及教师培训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思考 ,逐步树立起与终身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大教师观” ;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教师资源 ,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 ,努力建设以专职为主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荣辱观”既具有人类的共性与历史的继承性,又具有时代的新内容和新特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教育,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从而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美德的“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观,不仅准确地体现了“荣辱观”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精神,而且完整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荣辱观”,并在此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新要求,其中包括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通,即培养工科生的人文素养,这是一项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鉴于目前学界对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尚无定论、工科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尚未完善,因此围绕“新工科”建设相关文件,运用质化内容分析法,基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构建了工科生人文素养内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可行路径,以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助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深远影响,立足“互联网+”背景深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课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重要性,提出以创新文化培育为基础构建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筑新型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的世纪 ,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建设 ,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 ,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教材规划 ,重点建设一批适合现代教育最新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孙昕光主编的《大学语文》一书 ,便是经教育部批准列入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该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0 0 3年 7月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它的出版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与教材建设方面的新探索、新成果 ,同时也为高职高专院校提供了一本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学成为培养人才的遥篮,中学语文教师应适应时代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实施“大语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高等学校在“新工科”框架下相继开启了以“宽口径、夯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为特色的教改探索,着力培养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以满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文章以理工科大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为例,提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分析了新形势下基础课程课改的具体思路、方法、实践、措施和效果,并探究了组建教学团队、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加强思政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对推进课程融合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强调通过大格局、大场域、大视野的“大思政课”理念指导德育全过程,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在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中则占据统领地位。“大思政观”下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意蕴与内在关联是围绕“三全育人”总体布局,既有发挥以文化人的内在要求,又有创新践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外在形式。现实中,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应坚持问题导向,顶层设计上强调价值观建设,横向协同打破次元壁以延展一体化,纵向衔接形成系统以健全一体化长效机制,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点出发,论述邓小平理论中与现代化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相适应的“大教育”观念.邓小平的“大教育”观就是邓小平置身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对待教育问题,从世界发展的大范围内去思考教育问题,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来处理教育问题,具有思考教育问题的前瞻性、处理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和教育范围与内容的广泛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工程观办学特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办学特色是指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公认的办学特征。江苏工业学院形成的“树立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工程教育,培养工程素质,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培养适应现代工程要求、企业信得过、用得上、提得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内容的办学特色,对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内容。混合式教学在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后,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进阶为一种新的“融合式”教学范式。融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通过学科、思政、模式、方法四个维度融合创新所实现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技术全面革新。让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与“新工科”建设相结合,实现“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这一高职教育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者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适时创新和丰富国家统一理念,使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最早信奉的是经典单一制国家统一观;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践行以单一制为主体的多元国家统一观;十七大之后,正在着力倡导由形式统一到实质统一的国家统一观。新形势、新环境,要求我们树立新的国家统一观。  相似文献   

18.
“摄影测量学”作为测绘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性。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自主学习不足、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将“新工科”的教育理念与内涵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并进行改革,构建“四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满足专业需求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新时代测绘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执行我国新近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政策,需分析该政策的形成机制,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的“新工科”建设政策的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社会需求和国际趋势不同步的高等工程人才质量堪忧。在作为“政策共同体”的专家学者和媒体等的积极推动下,政府层面的多项顶层发展战略分别构成了我国“新工科”建设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种源流共同作用,推动了“新工科”建设方案的开启,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本文认为,可以把它概括为邓小平教育战略观,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即: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认识论基础;把发展教育摆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第一位,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中心点;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方针与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策略思想;强调各级党和政府要以战略眼光抓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