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钱群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6):109-113
魏晋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文献保存了当时出现的大量新词和新义,对汉语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诠释了当时泽经中的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2.
谭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78-81
《碛砂藏》是现今流传较广的宋元刊刻佛经,其随函音义作为附于佛经函末或卷末的一种音义形式,不仅对佛经中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还分辨佛经异文,可借以考察佛经在传刻过程中因版本众多、异文数量庞大而产生的讹误字,判定其异文、解释致误原因并提供异文材料,对校读《大正藏》和汉文佛经的校勘整理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0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是指收藏于国内的黑水城汉文文献。因为此类文献所收多为社会经济类文献,所以其口语色彩较浓,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语料,对于辞书编纂和修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以《汉语大词典》为例,通过对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的词语进行考释,探讨《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义项、书证等方面的缺失与不足,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编纂和修订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侯立睿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2):96-98
佛经文献有很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对佛经中“玄黄”调查研究后发现《汉语大词典》对此词认识不足,有的书证未恰,有的书证少,有的意义缺失,有的意义待商。文章试对“玄黄”义进行补证、补义、商讨。 相似文献
5.
徐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6-68
本文考辨了《潜夫论》8条词语 ,指出汪继培笺和彭铎校正中的误用通假问题 ,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通假手段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兴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明清之际回族穆斯林学者在其汉文伊斯兰译著中阐发了丰富的宗教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三类,即宗教构成、宗教宗旨和、宗教辩异。该文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这种宗教学体系的产生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适应社会观实需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谈《现代汉语词典》对通假异形词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克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属于规范型词典,而通假异形词语(因分别使用本字与通假字而形成)则是规范的对象。本文对100多个通假字在《现汉》中是否形成通假异形词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并对《现汉》的处理原则、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探讨如何正确地规范通假异形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姜玉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6):107
从特殊的西北地域文化环境角度来探讨盛唐边塞诗“雄浑”“浑厚”美学风格之形成,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但绝非是唯一的切入点。盛唐边塞诗风格的形成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考察:诗人通过对“汉文本”的引用和改写,突破边塞诗这一诗体自身与生俱来的局限,从而把其原本处于封闭状态,即受到“边”与“塞”之束缚的诗歌类型,引入到一个以汉文化为代表的整个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范式之中。盛唐边塞诗的展开空间,是一种与历史贯穿于一体的大文化时空观。盛唐边塞诗的创作是一种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创作。盛唐边塞诗体现出“浑”和“厚”的艺术特质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9.
李兴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7
本文系对汉文伊斯兰教译著的伦理文化的简单介绍,包括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这种伦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华所在,这种伦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胡星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8(3):173
当代知识论越来越重视认知价值的研究,但从认知价值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怀疑主义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历史上的怀疑主义者既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又主张我们应该悬置判断。因此,他们不仅预设了一个高的知识标准,而且预设了一个价值标准:任何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都是没有认知价值的。但这个价值标准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即使无法达到怀疑主义者所设定的知识标准,也不必悬置判断。假设怀疑主义者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同时认可“有些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也有认知价值”,那么怀疑主义就没有很大的威胁性,因为即使我们无法获取知识,也可以获得具有认知价值的东西,取得认知进步。此外,摩尔主义、语境主义、溯因主义这几种对怀疑主义的主要回应是否成功,最终都依赖于对认知价值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曾昭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6-18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中古佛经中表示性行为的委婉语如交通、交会、接、通情、同房,可以在词义和始见年代上供汉语词汇史研究者和辞书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玥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85-87
从对鸠摩罗什五部译经复音词词义的考察与比较研究可知,汉译佛经虽然是翻译文献,但其中使用的词汇仍以汉语本土词汇为根本,不论是为旧词增添新义,还是创造、使用新词,都以汉语原有的语言要素为基础。因此,作为汉语词汇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译经词汇具有极其宝贵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汪维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157-162
解释疑难词语是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待考释的词语仍不在少数.考释一个词语不仅要求得确诂,而且应该力图探明其得义之由."臭处"在佛经中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相当于"臭秽","处"不表义;"目士"是"明目士夫"的简称,指明察秋毫之士;"学"在安世高译经中有"考虑、思量"的意思,"学计"和"计学"是同义连文;"左右"可以用作"大小便"的婉词,它可能得义于"方便",跟人类的右利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安俊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6):70-72
汉译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内容覆盖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文体以散文为主,口语成分较高.译经年代跨度大,翻译年代较为确定,篇幅也比较长。因此《大正藏》译经在汉语史上.尤其对于汉魏六朝时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语料,适合对其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断代的或历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小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6-94,145
在国际汉学领域之佛教文学研究中,学人对重要的单部疑伪经或同类型的疑伪经较为关注,故相关成果也相对突出,但对疑伪经总体性质的认识却较有欠缺。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讨论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四大层面:一者从文学史言,疑伪经本身就是古代宗教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二者从思想史言,疑伪经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直接的文本体现;三者从欣赏趣味言,疑伪经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符合中土民众的审美心理;四者从影响言,疑伪经既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大量的文学创作素材,进而形成固定的母题,同时,又促成了某些佛教法会仪式的形成与流播。当然,中土固有的文学作品,也对疑伪经的撰作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袁健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6-45
受事话题句是能够反映汉语特点的一种重要句式,其在中古佛典中的分布情况跟本土传世文献差异较大。从我们所考察的东汉时期的安世高译经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来看,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佛典中的受事话题句在类型用例、受事、述语和主语的结构构成等方面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光杆动词充当述语的受事话题句类型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两个时期的受事话题虽然都由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成分构成,但这两种成分在不同时期的用例比例有差异;在体词性受事中名词性偏正结构是优势结构,谓词性受事也都以复杂结构为主;在述语的构成方面,其前附和后附两种成分均呈递升趋势;历时层面上充当主语的成分在结构上变化不大,都是以简单形式为主,但充当主语的成分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秀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6):107-109
《游仙窟》虚构故事的情节链很长并且各个环节连接得都比较紧密自然,受到汉译佛经中同类故事的影响;较大规模地用诗唱和,受到汉译佛经中较大规模地用偈颂对话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天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80-85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20.
李小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8-86
在汉译佛典十二部经中,属于叙事类文体的主要有本事、本生、因缘、譬喻、未曾有和授记六种。它们在叙事上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因果报应的叙事伦理,它具有鲜明的印度佛教色彩,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自作自受。二是详赡、重复与夸诞的叙事风格。详赡,指叙事内容的详实、周密,且特别重视运用各种细节描写.诸如场景、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重复,主要指一部佛经在叙事时,相同或相近的故事类型反复出现在同一主人物身上。夸诞则和神通叙事有关。三是集锦式、葡萄藤式的故事结构。前者多用于整部佛经,后者多用于组经中的小经或其中的某个故事。而汉译佛典叙事类文体的这些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像虚构、重复叙事与神通叙事等方法的运用,莫不和这些佛典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