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正处于国际新旧秩序的转换时期,中国在此过程中应担当什么角色?其它国家做出怎样的构想?中国自己做出了怎样的设想?本文从国际秩序、国家的国际角色开始谈起,探讨了国际新旧秩序转换过程中中国的国际角色问题,并对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的国际角色进行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在新旧国际秩序转换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大国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南方”的战略地位与价值日益凸显。地位和角色的转变赋予了“全球南方”独特的理论价值,其逐渐超越传统以经济属性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念,成为具有更丰富内涵的国际政治新概念,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全球南方国家均非美西方盟友的核心成员,未处于国际权力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相似的国际境遇、利益诉求、发展任务和政治主张。在国际秩序重构方面,全球南方国家主张以联合国宪章和原则为宗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平等共治、合作共赢。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全球南方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迫切要求,主张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捍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南方国家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和公平贸易,通过改革与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应对挑战,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南南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为完善现行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任期中采取了一系列以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对外政策,动摇了支撑当代国际秩序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引发了学术界关于"自由国际秩序向何处去"的理论争论。自由主义学者倾向于认为当代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各国共同接受的规则和制度、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公共物品供给基础之上的,因而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从内部动摇了这一秩序的基础,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所谓的自由国际秩序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内在运行逻辑就蕴含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秩序走向终结的因素。一种正在浮现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合理成分,但又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混合型秩序将既有利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又可以保持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因而将是未来国际秩序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当今能源供应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两大因素的加速发展,致使全球能源供求出现新的竞争格局,能源效率提升、非常规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国际能源转型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需求结构,能源来源多元化多级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全球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多元多级化发展方向,导致全球能源体系不断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角色突出。然而,中国在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方向上既有不足也有优势。对此,应补齐短板,巩固优势,引领发展。中国在国际能源转型进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的中国外交历程,是中国国际战略角色不断转型并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束缚,放弃了国际体系挑战者的角色,从局外旁观,消极参与转向积极参与,开始了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推动多极化,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来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所作为"将是本世纪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法律秩序看成是具有物之属性的运动系统,则也可利用社会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其运动状态。转型中国法律秩序的运动状态取决于作用于其上的自治之力、官治之力和政治之力的消长状况。总体上看,转型中国法律秩序,既非完全沿着集权治理的路径运动,也非完全沿着分权治理的路径运动,而是在伸缩的自治之力、合作的官治之力和妥协的政治之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一种游走在集权治理和分权治理之间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8.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性的封建社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4左右,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并且少有流动,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一般而言,农村社会中的老年人总是与其后代其同生活,所谓“四世同堂”、“养儿防老”正是对农村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长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城市低碳转型是实现城市或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开创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主要包括城市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低碳制度完善、低碳社会培育等方面的系统建构。加快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发展理念、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之争不止是医学上的学术争论,而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与遭遇的典型符号;数百年里,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华夷心态、中西并行、新旧之争,从中西医学彼此的称呼变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关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国际战略.它的形成既与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密切相关,又是中共与美、苏关系演变的必然结局.在这一国际战略下,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主张达到了高度统一,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有力的援助,从而巩固了新生政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是目前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厘清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及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对全面认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有着重要意义。从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来看,中国视阈中的公正合理国际秩序,本质上是由主权国家、多元文明观、多极化、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等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权国家平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基础,承认文明多样性是尊重各国主权平等的逻辑结果。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同时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采取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相结合的政策,即在继承现行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的基础上,推动对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的改革。中国既是现有国际秩序的积极参与者、维护者,又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改革者、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3.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国的国际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与“美国意象”直接相关,而“美国意象”则来自于以“美国例外论”为基本传统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既有有意偏见,也有无意偏见,但都同样直接受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今天,由于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和美国自身利益的新变化,“美国意象”对中国国际角色产生了难得的认知“和谐”。不过,这种认知和谐仍然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它不仅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而且在这种认知和谐背后有着严重的不和谐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网络空间规则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明显。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相关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国引领作用的局限性,网络空间规则构建进程缓慢。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发展态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在治理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上升态势、互联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推动规则构建的有利条件,但在网络治理方面与美国及其盟国仍存较大差距,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需在理念宣示、科研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原油净进口的快速增加,中国因素可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交易者异质性预期是国际油价的决定因素,中国原油进口会影响基本面分析者的预期形成进而影响油价波动.以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得以证实,中国原油净进口是国际原油价格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中国原油净进口对国际油价的冲击和影响力度不仅显著而且在逐渐加强.今后需要对石油外向型战略进行重新认识,未来中国的石油战略需要向能源替代战略转型、向参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秩序构建是国际政治中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议题。其中,国际秩序是以制度、规则与组织为基础的秩序,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推动和规范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因此,通过国际制度的视角能够分析自由国际秩序的危机和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现有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混合制度并存的复合国际秩序阶段,既有西方主导的自由制度秩序,也有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制度秩序,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制度实践的国际秩序。中国与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渡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的未来国际秩序的蓝图与愿景,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远景指南。当前,国际制度秩序已经开始从基于西式规则的自由制度秩序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多边制度秩序转变。国际社会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共同构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7.
国际合法性与社会共识有着密切联系,而社会共识又是国际秩序的基础,因此,国际秩序存在的合法性程度与国际秩序的稳定直接有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否在有关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上形成基本共识,不仅涉及国际秩序的合法性,而且事关国际秩序的稳定。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在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上形成基本共识,而且它们倡导的秩序理念和原则也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秩序的转型。新兴大国的秩序理念既与历史上的国际秩序主导思维模式———均势理念不同,又与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人权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理念明显不同。尽管目前各方都希望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未来的国际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在国际秩序的原则和理念上形成某种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低层次的制成品出口,一方面难以获取高收益,另一方面面临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提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档次,进而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由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过渡到劳动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附加值高的形态,以发展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传统非劳动密集型重工业的改造和升级,是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