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代州级公吏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书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01-108
两宋时期 ,地方官僚机构中朝廷命官的数量并不多 ,日常行政事务主要由广大吏人及公人承办。在州府之中 ,地位稍高的吏人负责官物的督征与押运上缴、协助官员办理刑狱诉讼、管理账簿等政务 ,并监管下等公吏。地位较低的公人奔走于各官府之间 ,承办各类杂务 ,并接送官员、掌管官库出纳等。州级公吏人数众多 ,在地方行政运作中影响广泛 ,其权势的增长与地方政务管理的复杂化、官员任用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等 ,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龚延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5):5-18
军源于唐初,为防御蕃部扰边,政府在屯驻戍边处设置军、守捉、镇等军事管辖区。因军事需要而置的军自宋真宗朝以后淡化了军事色彩,但得到了保留,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宋代军不同于唐五代军的主要特征。宋代的军虽与州、府并列,但数量很少,作为地方行政管理单位显得不成熟、不稳定。同时,存在“州级军”与“县级军”二重制,对此特殊性需要认真关注。州级军隶属本路;若降为县,则隶于州、府,军使兼知县。宋初所置与州并列的军大部分为太祖、太宗朝尤其是太宗朝所建;军的分布最突出的是北方、西北边境的河东、河北道、关西道。县级军两宋皆置,以南宋为多。另外,“军使”为官名,不是州之下、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3.
曦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
宋代阆州陈氏是门阀仕族衰落后由科举选士而崛起的一个典型文人家族。陈氏的兴盛是宋朝重文右学政策导向和“三陈”苦修儒业的结果;陈氏的衰落是北宋中后期政治风云变幻和子孙坐享遗泽、不思进取所致。 相似文献
4.
武小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21-223
宋代韶州永通监设置于皇祐元年(1049),是当时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铜钱监。永通监内部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密,运输规模庞大,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宋代监司包括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它们是路、州、县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最高层,处于中央与地方连接点的特殊位置。监司官员在对地方监管过程中,广泛参与司法事务,在立法、司法、法律宣传和教育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宋代法律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监司向中央奏报在地方司法审判、监察中发现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宋朝法典的缺陷,完善法律体系。特别是在宋代各阶层普遍重视法律、重视证据的时代背景下,监司官员在司法检验领域作出一系列的创新成就,创立《检验格目》、尸检《正背人形图》等新规范,撰写出了《洗冤集录》这样世界最早的科学严谨的法医学著作,涌现出了宋慈、郑兴裔这样著名的司法官员,为宋代的法律制度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法制高峰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胡昭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宋代阆州陈氏研究》是蔡东洲的新作 ,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宋代阆州陈氏家族兴盛衰败历史及其根源的学术专著。《宋代阆州陈氏研究》于 1 999年 8月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全书 2 1万字 ,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宋代阆州陈氏家族自北宋初年省华随孟昶归宋到南宋湖南宣抚使陈兖去世的一个多世纪的兴盛衰落的历史及其原因。共计十章 :陈氏家族研究概论、陈氏徙所考述、陈氏四令公碑传补证、陈氏四房子孙事迹考论、陈氏艺文征略、陈氏遗迹考述、《陈氏族谱》的真伪和价值、陈母教子的戏剧与历史、论陈氏家族的兴衰和特征、陈氏家族大事年表。《宋代阆州陈氏… 相似文献
7.
陈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3):90-92
大冶富民钱监是我国宋代一座十分重要的钱监。它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始置;后来曾经历过至少三度停铸、复置:其中第一次停铸后,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至八年(公元1075年)之间的某一个时间复置,后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十二月再度停铸,后再复置,后在北宋大观(大观年号共有4年,公元1107年-公元1110年)前后某一具体时间又停铸过一次,在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秋七月己丑又复置过一次;后于南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之后的某一个时间并入了汉阳监。至此,结束了其独立存在的历史,但作为汉阳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铸钱的功能还一直存在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至南宋末年。 相似文献
8.
张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
唐朝时,在岭南地区置广、桂、容、邕等州都督府及安南都护府,称“岭南五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桂管、邕管、容管之地。其南界的安南都护府所属州县,同处唐王朝之治下。因而唐邕管左江羁縻州,既非边疆,亦无边疆民族关系问题。到唐末五代,这种情况有了变化。昭宗李晔时,随着唐王朝的日益衰弱,安南地方豪强势力乘机崛起。到哀帝李柷时,豪 相似文献
9.
何忠礼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封弥,有时亦称糊名,它作为防范考官徇私舞弊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滥觞于唐代制举中.武则天时,“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又一度用于吏部铨试.不久,武后以为此非委任之方而罢去.后周广顺二年(952),赵上交拜礼部侍郎,他在贡举中“申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 相似文献
10.
张伟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一、宋代制举沿革制学始于汉,盛于唐,宋承唐和后周之制又有新的发展。制举与贡举同为选拔人才的方法,贡举为常选,而制举是不定时的待诏而行。《宋史·选举志》载:“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制科即制举,又称贤科或贤良。制举是贡举的补充,因贡举定期举行,恐有遗才,故由皇帝不定期地诏试非常之才,以取天下优秀之士。宋建国之后,太祖于韩德二年(964年)正月,下诏曰:“先所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间吏理达于教化等三科,并委州府解送吏部,试论三道,限三千字以上。”(《续通鉴长编》卷5)这是宋代置制举之始。 相似文献
11.
宋代州学教授设置、选任与职掌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4):54-58
宋代地方官学在三次兴学运动中得到迅速发展,地方官学教授的设置逐渐普及;选任制度随之不断完善,由朝廷特注转变为举辟、考试学官,并根据不同情况实行指射、定差法等任学官法;州学教授除了传道授业、管理州县官学外,还主持并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有的还直接参与地方政务,职掌的逐渐多样化,凸显了他们在处理地方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复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33-37
唐宋之际 ,中国土地制度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此前以国家“授田”为主要形式 ,此后国家“不立田制”。前者田地为“王土” ,后者田地为私有。宋朝新田制“不抑兼并” ,“有钱则买” ,“无钱则卖” ,田主佃户之间形成租佃契约关系。这是古代专制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 ,是认识宋代社会的基础 ,宋代社会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祝尚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1)
“诸科”是经、传、礼、史、法等多种科目的统称 ,在科举中属常科。熙宁中王安石变法 ,诸科被废 ,将其中的明法改为“新科明法” ,南宋绍兴间罢。宋代诸科考试以帖书、墨义为主 ,考的是“背功” ,既无补于时 ,更是对人才的戕杀 ,被废罢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4.
张文瑞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
宋代县以下的乡村基层行政组织,其表现形式在北宋初为乡里制,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保甲制.乡里保甲制在宋代呈现为职役制.南渡以后基本上沿袭北宋之制,一般实行乡、都、保、甲制.宋代乡里保甲制是继承历代乡里制度并加以发展的结果,并具有其独特的统治职能、运转方式和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商业的发展 ,宋代的货币制度也随之发展和演变 ,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铜、铁、金、银钱的铸造和流通 ;交子的发生和发展 ;南宋铜钱日益减少 ;纸币在广大地区流通及其发行量猛增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吴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7-71
宋代的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中央监察系统通过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和御史台权、扩大御史监察范围、精简谏官人数、扩大监察职能、御史机构与行政机构相互监督、封驳官与台谏共享监察权 ,将秦汉以来的御史纠弹百官与言官谏诤君主合二而一 ,形成台谏合一体制。在地方建立了监司与通判两级监察体制 ,使监察体制更为严密 ,并为其后的元、明、清代多层次的地方监察体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菱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
宋初,文思院由以文思使、文思副使系衔的内侍官、武臣掌领.至少从宋真宗时期起,文思使和文思副使不再掌管文思院.宋神宗时期,文臣京朝官成为管理文思院的最高官员,内侍官及武臣地位下降.南宋时期,文思院监官、监门官均由文臣担任,武臣、内侍难觅踪影.文思院上下界均设置了各类公吏,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文思院通过采取订立各类产品的料例功限、检验产品的质量、注重经济成本的核算、提高工匠的雇值等种种措施,为皇室、各级政府部门及普通民众提供了规范划一、制作精良的手工业产品,在各类手工业部门中起到了引领的典范作用,促进了宋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晓婧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
在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司法制度是一个薄弱环节.宋代的司法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有着相当的发展,近年来关于宋代司法制度的研究,虽发表了一些有见解的文章,作了某些专题探讨,但却未成体系,难窥全貌.本文通过<宋史·刑法志>中对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的阐述,论述宋代的司法制度,反映出宋代的司法特色,给我们当今的法治建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朱奎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45-49
两宋时期的国家政权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政治理念、制度设计以及具体措施,出台了许多新举措,其整体建制与总体沿革趋势不仅凸显出变革特点,而且情况日趋细密和复杂。其中,"村"的发展演变可视为其中的典型反映,"村"经历了一个逐渐褪去实有建制意义与实际职能的色彩,向地域标识意义的角色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