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关于控制人口数量的问题,当前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逐渐为人们注意和关心。本文试从经济发展和人口质量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质量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总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中指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与限制人口数量是同等重要的,都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全区第三次人口普查获得有关人口质量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就文化教育对四化建设的影响简要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世界各国无不重视人口的质量。人口质量的高低,不仅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所谓人口质量,通常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先天、后天等因素)、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公共道德水平。就是说,构成人口质量的基本因素有三:德、智、体。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是统一体。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就不会有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社会人口的存在。但是,入口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4.
<正> 十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关于“人口质量”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以下问题而展开的。一、关于建立一门“质量人口学”几乎所有学者在探讨、研究关于人口数量以及非系统性的研究人口质量的有关问题时,越来越感到应当立即着手建立一门研究人口质量问题的独立学科。1984年,吴忠观同志在《人口与经济》第5期《试论人口质量》一文中指出:“独立出‘质量人口学’,一方面是人口学内部各部分分工趋于精细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5.
马寅初在提出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还指出了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性。这一思想观点,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质量或称人口素质,是相对人口数量而言。广义的人口质量是一个反映人口各种构成的综合概念,包括人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狭义的人口质量反映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两个方面,它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马寅初在广义和狭义的结合上使用这一概念,他对提高中国人口质量,有一系列的论述,具有较丰富的内容,初步归纳为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6.
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控制人口的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质量,而人口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人口数量的相对减少。本文试图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就提高人口质量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相似文献   

8.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提高我国各民族的智力、体力和平均寿命,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上来,人口数量得到了控制,就应该注意提高人口质量。而遗传和环境对人口质量就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以把全部  相似文献   

9.
近年以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论点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同意,这当然是个大进步。但在人口研究中,对于什么是“人口质量”,形成不同人口质量的因素,以及人口质量研究的范围等,都有不同的见解。 本文想就上述有关的基本问题,主要围绕人口质量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人口质量”和人口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穆光宗在《人口学刊》1968年第5期著文认为,在研讨人口发展战略时,必须对“人口增长”和“人口发展”从概念上加以区别。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规模的增长或扩大;人口发展,是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辩证运动,以及人口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因此,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就不仅仅是人口增长战略,而是人口质量优化和人口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的人口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自六十年代以来迅猛增长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了控制。但是,作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提高人口质量问题,在当前却没有象控制人口数量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同志即便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往往只注重从优生学、遗传学、生理学、免疫学等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而相对地忽略了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引起讨论和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确立,与人口学界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分不开的。早在70年代末人口学研究恢复后不久,学术界在探讨如何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问题时,就注意到并着手研究人口质量问题。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人口质量问题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就人口质量研究而言,已有许多成果问世,其中,既有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口质量问题的专论文章,又有篇幅不一的专著,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充分反映了人口质量研究的方兴未艾。朱国宏同志撰著的《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就是在这种研究态势下面世的一部力作。就我个人对人口质量问题研究的了解而言,朱国宏同志的这部论著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颇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在构成我国人口安全的所有要素中,人口数量对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相应的对策来应对:第一,提高人口安全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安全观;第二,继续稳定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降低人口增长水平,实现人口的减量增长;第三,进一步完善有关人口政策和法律体系,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确保我国的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指出了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强调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人口环境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欣 《西北人口》2004,(2):16-18
可待续发展是关系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涉及许多方面,但人作为社会发展最可宝贵的动力资源,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要素。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即人口环境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其他要素及整体的实现。结合当前中国人口现状,作者认为,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建良好的人口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近10年来,我国在人口数量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控制人口增长成效显著。相比之下,人口质量研究却显得不足,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风气败坏,经济秩序混乱,无不与人口素质低下有关。因此,加强人口质量研究,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治理社会经济环境、整顿社会经济秩序,逐步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提高现有劳动人口质量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人口质量构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现有劳动人口的质量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一、提高劳动人口质量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人口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事就业劳动人口数量的总和。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  相似文献   

18.
人口数量表示一定空间下的人口规模,而人口质量则是一定人口规模下的人口的各种特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口总体是指特定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亦即是说,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不能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定的人口数量必然是由一定质量的人口所组成,而一定人口的质量又是通过一定的人口数量才能体现.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们还往往有一种互相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理论界,对人口质量问题研究甚少。人口质量这个概念本身还不明确。就笔者所见的三篇文章,关于人口质量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人口研究》八○年第一期温应乾等“试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问题”和《新湘评论》八○年第十一期刘铮“关于我国人口质量问题”认为: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身体素质,一方面是文化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经济科学》八○年第四期张纯元“提高人口质量,加速四化建设”认为: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是:身体素  相似文献   

20.
<正> 11月《新建设》第11期载马寅初文《为什么强调人口质量》,阐述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的两不相称,建议“提高人口的质量,控制人口的数量”。对批判者据理驳斥,讥笑把中国人口提高到九亿、十亿是“拖住我们进共产主义社会大门的后腿。”《新建设》同一期载马寅初《接受“光明日报”的挑战书》。谓《光明日报》又要开辟一个战场,而且把这个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