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雪莹  王玉琳 《管理评论》2023,(6):33-45+56
本文考察了在同一发行主体下,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定价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上升时,公司债券的表现也不能做到独善其身。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的企业,其发行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信用利差越高,而且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债券和低信用评级债券样本中的溢出程度更大。进一步的检验还显示:在风险承担水平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不确定性越高的公司中,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从微观主体的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经济后果,拓展了债券信用利差的跨市场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对于降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娥平  施燕平 《管理科学》2014,27(5):91-103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大小,故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盈余管理动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且具有信用评级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之前盈余管理的分布状况,运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持续上升,评级后出现持续下调甚至为负的现象;控制公司正常应计利润后,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正相关,且主体信用评级表现显著,说明评级机构的决策受发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另外,债券收益率与信用评级负相关,而考虑盈余管理与评级之间交互项的影响时,市场参与者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加以补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弱了评级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债券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债券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债券发行公司所处经济环境、行业特征、竞争形势、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使用一套科学的评级方法和技术评定,反映该债券违约可能性的符号级别,它有效地表示了债券的相对信用风险,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讨论了美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信用风险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中美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以期使国内对信用评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给我国评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0年我国首家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由于我国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差异及产生原因的文献,并且国外相关文献主要关注评级方式对某一类债券评级结果的影响,而没有探讨两种评级方式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影响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本文针对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基于声誉效应、竞争机制对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迎合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分别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债主体的评级数据为样本,对评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付费评级结果显著低于发行人付费评级结果;不同付费模式下评级结果的差异受到是否为首次评级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市场份额的影响,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迎合是产生评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付费评级方式在企业债主体中的评级差异显著高于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的评级差异,表明付费评级方式对企业债主体的影响更大。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使投资人、监管机构对不同付费模式下的评级结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股债并行的融资结构下,上市公司的债务兑付直接影响股价表现。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发行信用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债券隐含违约率与股价下行风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债券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隐含违约率越高股价下行风险越大。并且,宏观经济环境会强化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股债市场动态关联越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越大。在渠道机制检验上,本文发现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外部投资者情绪实现,投资者情绪的平均作用比例达到了25.84%。本文揭示了信用债市场的违约风险会影响发行主体的股价表现,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风险防范具有警示作用,也为股权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预测股价下行风险的显性信号。  相似文献   

6.
汪巍 《领导之友》2012,(2):52-54,57
作为金融体系中地位特殊的中介服务业,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必备的通行证。掌握了信用评  相似文献   

7.
金融市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出色的绿色创新也能得到金融市场的认可。关于绿色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且鲜有研究关注债券市场这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中利益相关者对绿色创新行为的态度。作为支持经济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制度安排,债券市场能否运用价格信号引导资金流向优势绿色创新企业,债券市场投资者能否对企业开展的绿色创新活动进行合理评估和定价,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债券发行角度,实证检验企业绿色创新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借以探讨绿色创新能否被债券市场合理定价,从债项评级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两个维度提出中介机制,并进行多视角下的异质性分析。利用2007年至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债券发行的数据,以信用利差表示债券融资成本,以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绿色专利获得数量测量企业绿色创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证结果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显著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可能的作用机制在于,在债券信用评级市场,企业绿色创新提高信用评级机构对于债券的信用评级,进而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在企业产品市场,绿色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进而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与绿色实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国债已经逐渐的成为弥补我国财政赤字重要的手段,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债券信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债券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风险的累积,对于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针对政府债券的研究背景、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概况以及风险的防范构建思路进行实际的研究,并设计信用评级制度的具体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实现我国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债券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和限制风险的工具,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发挥关键作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相关问题,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鉴于此,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影响债券信用评级的三种机制;其次,介绍了双评级、多评级在评级市场发挥的作用——“评级选购”、信息生成、监管认证;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构建了信用评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晓军  叶震 《管理科学》2021,24(7):110-126
基于“债股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变动峭壁(即评级变动超过1级)的股票投资信息价值.事件研究法的结果表明,中国债券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具有明确的投资信息价值,上调峭壁出现之后的20个交易日内累计异常收益上涨3.62%.这一发现挑战了国际文献中关于信用评级上调不具有信息价值的结论.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不仅表现在下调之后股票异常收益跌幅深,还表现在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一直持续到下调之后的90个交易日,该结果丰富了信用评级下调信息价值的文献.此外,利用2008年~2018年全部A股股价周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了中国股票定价存在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因子和下调峭壁因子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本语气和文本信息复杂性两个维度选取了负面词语占比、不确定性词语占比、专业术语词语占比、复杂句占比四个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数,以公司债为样本对评级机构能否解读复杂文本内容中的风险信息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数与公司债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即评级机构对年报文本内容中的风险信息进行了有效解读;(2)年报文本风险信息与定量风险信息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发行人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较低时会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3)刚性兑付的打破以及债券无担保都会促使评级机构更为重视年报文本风险信息;(4)年报文本风险信息能反映公司当前的盈余质量和未来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增量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债券的流动性与违约风险都是影响债券溢价的重要因素,然而以往在违约风险最为突出的公司债券定价中却很少考虑两种风险相关性关系的影响,这与发达市场实证经验不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两种风险相关性,通过对Copula函数刻画的不同相关性结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和风险变化分析,以及对中国短、中、长期公司债券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均发现,流动性与违约风险的相关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对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大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只能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到2019年8月才被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本文以此次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银行准入改革为政策冲击,研究打破债券市场分割是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准入显著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银行准入提高了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地,银行准入也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一级市场信用利差,从而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二级市场,民营企业债券和中小规模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在一级市场,经营业绩好和信用评级高的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准入促进了企业投资。本文拓展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投资者付费”模式能够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效率,本文研究了其对股票市场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年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这一外生冲击,以分析师预测度量股票市场信息效率,发现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的跟踪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误、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上述结论对一系列替换设定稳健。机制上,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跟踪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影响分析师预测表现。在控制了信用评级质量改善与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自有信息等潜在机制后,信息披露质量改善的机制仍然存在。进一步看,分析师跟踪人数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增多,而投资者付费评级提高分析师预测表现的作用在拥有公共信息少的分析师组中更加显著;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向分析师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公共信息。本文为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双评级制度及提高投资者付费评级跟踪比例来促进股票资本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备受争议.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债券市场投资者是否关注会计信息,国内学术界尚无探讨.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企业信用评级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基本上反映出了基本面的差异,财务指标、股权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发展都显著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质量(以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会计稳健性和盈余波动性表征)得到了债券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评级机构给予的企业信用评级越高,且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越低,即债券融资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债券市场债券违约频频出现,一些学者对债券评级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根据以往债券评级的研究基础,结合学界和业界对ESG的关注程度,选取2010—2019年28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423个数据样本,研究ESG和ESG*对中国企业债券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对债券评级有正向影响,ESG*有负向影响;不同企业规模下,对单独ESG或ESG*分析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单独ESG或ESG*与债券评级的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质量越高越能识别负面信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经济框架构建了包含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者的微观联动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内生联动效应,为刻画这一效应,本文选取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TVP-SVAR)模型对2010年〜201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的非线性联动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央行外汇干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在下降;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分别与不同期限、不同评级债券信用利差变化之间的联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汇率与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债券市场各方参与者防范风险提供理论支撑,也对人民币汇率调控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放经济框架构建了包含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者的微观联动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内生联动效应.为刻画这一效应,本文选取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TVP-SVAR)模型对2010年~201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信用利差变化的非线性联动效应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央行外汇干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在下降;央行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分别与不同期限、不同评级债券信用利差变化之间的联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汇率与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债券市场各方参与者防范风险提供理论支撑,也对人民币汇率调控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与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根据BIS的报告,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已实际垄断了全球  相似文献   

20.
佟岩  李鑫 《管理世界》2024,(1):180-201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违约率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完善发行人信息披露、创新监管模式、防范化解债券信用风险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反馈意见函,以2015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的公司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会显著增加债券发行价差,而发行人高质量的回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通过释放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违约预期较高的信号,提高了债券发行价差。基于审核反馈意见函细分特征,本文发现当交易所要求发行人补充重大事项提示、要求中介机构发表专业核查意见,以及对现金流、偿债能力、应收账款、风险信息、客户与供应商和行业竞争主题的关注程度越高时,债券发行价差上升程度越大。此外,交易所审核问询还会增加债券发行失败的概率,也降低了债券超额募集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交易所反馈意见函文本信息的视角,拓展了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推动债券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