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领导人才的管理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某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之后,大家自然就会认为他就是人才了。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被看好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并没有干出人们所期望的成绩来,甚至把工作搞得一团糟。这说明,当一个人才被提拔之后,并不一定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这就是所谓"彼得原理"。下面以深圳某公司为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付雷德是深圳某公司一名非常优秀的销售人员。他不断刷新自己的销售记录,跟同事相处得甚好。他报告工作既准确又及时,无论做任何事,都让领导能有充分了解。领导认为,付雷德是一个能干、富有热情、能独当一面的销售人员。公司领导对他充分信任,并有意将其提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去。这对于付雷德来说可是一个新的挑战。这  相似文献   

2.
一、提拔过度与提拔不足的含义现实生活当中,领导干部被撤职、免职、降职、调离甚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不乏其人。从上级看,这是提拔任命了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从下级看,这是推举了一个不称职的领导。这种现象称为提拔过度,即被提拔者在现职上不能胜任。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一些干部群众中流行着几种颇含意味的“定论”,对其从认识上加以澄清,从实践上予以积极解决,对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这话多半是由选人用人者说给落选者听的,对“金子”来说无疑是对其价值的承认……  相似文献   

4.
称职者不一定都适合提拔 领导在提拔下属的时候,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就是看该下属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是否称职.如果称职就有可能被提拔,如果不称职就不太可能被提拔.  相似文献   

5.
破除门户观     
驰名全球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拔山下俊彦为总经理是个慧眼识人才的生动故事。山下俊彦原是一个普通的雇员,他被擢升为松下分公司部长时只有39岁,后来又历任要职并当了公司的董事。他的经营管理成绩卓  相似文献   

6.
地方党委集中换届后,一大批年轻干部被提拔走上领导岗位。年轻干部被提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关心,这对新提拔干部的心理、言行、品德和政绩,无疑是严峻挑战和考验。因此,新提拔年轻干部面对多方关注,要正确对待,调整和保持好心态,加强学习,勤政廉洁,注意在三方面"造好型"。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金子,无论作主角、作配角,都闪闪发光,不失本色;人才竞争是品牌,无论炫耀自己,战胜对方,都无比坚挺,不失时代特色;人才是过程,无论发挥不发挥作用,时常有时常无,永远需要,永远短缺.  相似文献   

9.
一 熊天宝被提拔为副县长纯属偶然.五年前,他还是个中学教师,因所教的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全县夺了魁,被提拔为副校长.  相似文献   

10.
敖堃 《决策》2012,(5):86-87
武帝一朝,人才荟萃,面对如此之多的能人,刘彻要怎么去驾驭他们呢?其实,在人才管理上,汉武帝最善于平衡术,在提拔人才和冷落人才之间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舆论关注的问题是,某些被快速提拔的干部与其他同事相比,并无过人的业绩,而当地的回应是有"潜质"。那么,如何判断干部的发展潜质?笔者认为,不同领域对人才的衡量既有共性的特点,如对品德的要求;但也有不同特点,如特定领域  相似文献   

12.
年轻干部被火箭提拔后常遭遇周围人群的各类"暗黑推断"。这已不单单是年龄、资历因素所致,更是民众政治信任不足、组织程序正义不明、干部业绩成效不硬、口碑基础不牢等层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不良后果。想要避免如此推断而正身正名,就需要组织对拟加速提拔者提高标准,落实程序正义,对晋升提拔机会进行更公平的分配,并对被提拔后无所作为者严肃惩戒。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20-21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年轻干部违反相关规定被破格提拔,被群众举报后,先是引起媒体关注,而后遭到调查,最终又被提拔他们的政府和部门"打回原形"的事件。然而,这些看似已经结束的"闹剧",不应该就这样仅以当事人被免职收场。干部任用事关重大,"破格"提拔更要经得起考验,尤其是涉及官员子女、亲属的一定要严格履行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规范执行。在官员提拔过程中,保证程序正义尤其重要。一定意义上而言,在选人用人之前,  相似文献   

14.
正哲理的故事在20世纪末,美国一位年轻人在清理自家的池塘时,发现了一块足有2.7千克重的金子。这件事立刻在美国引起轰动。是谁扔掉了这块金子呢?扔掉金子的人后来被证实竟然是这位年轻人的爷爷。后来,他在家中找到了爷爷写于50年前的一篇日记,并把它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上。  相似文献   

15.
日前,有媒体曝光海南省东方市林业局副局长麦某刚获任命便被当地检察机关带走调查。受访者称,“副局长是7月25日任命的,仅仅过了10天就被检察院带走了,如果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能够再严格一些,就不可能出现这样荒唐的事情。”新官上任十日即被查,无疑是对组织选人用人的反讽。尽管当地组织部门否认“带病提拔”,但早在2011年,麦某在审批东方市江边乡一块约70亩的林地开采时涉嫌违规,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显然,麦某在提拔之前已经“带病”,“带病提拔”的定性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16.
一凡 《领导文萃》2014,(1):99-99
哲理的故事 在20世纪末。美国一位年轻人在清理自家的池塘时,发现了一块足有2.7千克重的金子。这件事立刻在美国引起轰动。是谁扔掉了这块金子呢?扔掉金子的人后来被证实竟然是这位年轻人的爷爷。后来,他在家中找到了爷爷写于50年前的一篇日记。并把它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上。  相似文献   

17.
吴征光 《领导科学》2005,(21):11-12
所谓“带病提拔”,是指有些干部早就存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不洁行为或领导能力方面的重大缺陷,但在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导致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深恶痛绝。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存在,既影响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仅靠组织部门是难以完全做好的。尤其是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或制度设计上有缺陷外,还在于我们未对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钱昊平 《领导文萃》2012,(13):75-77
在全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看来,选拔年轻干部是永远的话题,是干部群体代际更替的要求。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80后的年轻人当县市领导不是不行,一些年轻干部获得提拔之所以争议大,是因为基层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时出现过腐败事例,有少数人走歪门邪道获得提拔,从而引起了民众不信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吴晓  相似文献   

19.
正机关没有简单的,大都敏感而复杂。在机关生存,有很多规则,去情绪化就是其中之一。初入机关者尤应记之。是人就有情绪,机关去情绪化,不是说不能有情绪,而是有了情绪,万万不能表露出来。譬如提拔。你被提拔了,内心自然欣喜若狂、难以抑制,步伐轻快,满面春风,见什么都是美好的,见谁都想说两句,看到什么都想笑。这就是不成熟、不稳重的体现。即便你被提拔是如何的名正言顺和如何的理所当然,但机关同事们看你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嘴上不  相似文献   

20.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34):58-59
机关人生的几个"不一定"能力强并非就可以被重用,干得好不一定就可以被提拔。很多人以为只要能力强就会在机关得到最好的发展,只要能力强就可以被提拔重用,只要能力强就可以睥睨同事、孤高自傲。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误解。事实上,很多能力很强的人被"窝"在一个很难受的位置,废掉了。因为,重用不重用绝对不仅仅考虑"干"的情况,还要综合平衡其他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