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奕潼 《经营管理者》2013,(19):139-139
<正>苏联作为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与苏共的失败一直被社会主义国家所关注,关于苏共的失败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政党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苏共灭亡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一、政党意识形态概念政党的意识形态是指一个政党对于政权配置、国家发展、对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认识等问题所形成的一整套原则方法系统,它是在一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唐永胜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中长期被意识形态对抗所严重扭曲的国家利益准则恢复了本来的面貌,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影响变得突出起来。从目前的趋势看,民族主义大潮将渗透到每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之中去。一要准确把握冷战后...  相似文献   

3.
民主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尽管国家的现实利益(主要是安全和经济利益)及所拥有的实力是决定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民主”这个本来只作用于国内政治的事物,现在越来越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并且影响力呈上升趋势。世纪之交,有两件事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件是,2000年6月27日,在华沙召开的国际民主大会上通过了题为《迈向民主国际社会》的民主宣言(又称《华沙宣言》)。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和波兰联合发起的,共有107个国家出席。除法国外的106个与会国在宣言书上签了字。宣言…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生存发展大计,我党是非常重视并且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也不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放松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相似文献   

5.
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生存发展大计,我党是非常重视并且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也不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放松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强调从宏观概念上对国家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的认知、认同与批判进行整体分析,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推动价值。由黄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一书,在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创新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中国不应有利益团体,事实上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一直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代表不同利益取向的现代利益团体开始涌现,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多种利益团体并存的格局。本文对中国的利益团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方式及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部门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政策选择或交易安排等,对企业会计报告信息进行调控,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方向、项目和条件等,对提升经营业绩、提高盈余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盈余管理也会重新审视并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针对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的区别,谈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22-25
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利益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竞争重心逐步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转向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使别人认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从意识形态优先的政策转变为深化对华“接触”的新战略。显然,没有这一转变,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走向,从利益和利益集团政治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对于我们思考中美关系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利益集团政治挑战“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流派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该流派把国家看成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利益的统一政治行为体,“国家”也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部分中国学者也偏爱“国家利益”的概念,倾向于把“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立清  张燕 《领导科学》2012,(11):21-22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或某一国家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实际接受并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和心理倾向的意识形态,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对社会及社会大众产生着强烈的影响。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1885年民主党领袖克里夫兰当选美国总统,结束了共和党人24年连续执政的历史,美国两党轮流执政正式开始。民主党和共和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因各种政治社会及经济财政问题纷争不断,并在争论的基础上形成各自鲜明的意识形态,在轮流执政的过程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政策纲领。但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跨党联盟的妥协性,两党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具体政策上都始终贯彻了趋同因子,尤其战后美国经济大发展和科技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使这种趋同更加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两党轮流执政中根据政治需要不断淡…  相似文献   

13.
<正>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追逐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行动准则之一。政治活动中的利益交错性要求领导者要协调好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利益矛盾具有双重性特征:社会大众根本利益上  相似文献   

14.
史笛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95-196
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间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和意识形态这两者是对立的,其主要理由是,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科学则是如实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知识体系,不具有阶级性,因而两者是绝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本文通过对阿尔都赛与哈贝马斯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分歧,在相互比较中阐述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为视角,首先,根据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将外汇储备划分为金融安全储备和国家利益储备. 其次,尝试性地引入安全第一准则,构建基于金融安全的外汇储备优化配置模型. 再次,通过对理论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金融安全规模和国家利益规模,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可将65% 左右外汇储备用于满足金融安全,而其余35%左右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 本文认为,外汇储备作为国家金融资产,应主要用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利益及经济利益. 外汇储备可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及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冲消”过多的外汇储备. 因此,当前外汇储备管理中,外汇储备过多过少的问题已不是讨论的重点,管理部门也不用主动抑制外汇储备增长,而更应关注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政治社会化不仅静态地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亚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两者之间动态的稳定器。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中,可以发现,产生于"国家—社会"关系一体化时代的单向管制型政治社会化模式难以适应"国家—社会"分离的现代化环境。因此,政治社会化的稳定器功能正在弱化,亟须对单向传递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亚文化在异质化的历史条件下相互对话,进而共同建构能为社会亚文化普遍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在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亚文化之间建构衔接机制。这就需要关注次主流文化的建设,而建设次主流文化的核心是建设两型文化:创新型文化与参与型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为视角,首先,根据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将外汇储备划分为金融安全储备和国家利益储备.其次,尝试性地引入安全第一准则,构建基于金融安全的外汇储备优化配置模型.再次,通过对理论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金融安全规模和国家利益规模,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可将65%左右外汇储备用于满足金融安全,而其余35%左右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本文认为,外汇储备作为国家金融资产,应主要用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利益及经济利益.外汇储备可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及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冲消"过多的外汇储备.因此,当前外汇储备管理中,外汇储备过多过少的问题已不是讨论的重点,管理部门也不用主动抑制外汇储备增长,而更应关注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炎黄子孙共同关注的世纪性大课题。相当一些激进的学者认为,多党制可以制衡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各种弊病,中国在现阶段实行多党制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要选择;中国之所以没有在现阶段向多党制发展,完全是因为中国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与利益上排斥政治多元化。本文认为,西方的多党制得以有效运行,是以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的。不能脱离这一基础来抽象地判断多党制的意义。其次,本文认为,当今中国大陆已经进入有限多元化的后全能主义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多党制作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政治结构所决定的。在我国,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实现了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此,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多党制不符合中国传统政治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对上层建筑有极大的影响。在考察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制度时,包含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就成为不可轻视的内容。多党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维护资产阶级阶级私利的手段,其心  相似文献   

20.
侯晋雄 《领导科学》2012,(20):19-22
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主要功能和共性使命,是社会一体化过程中执政党整理、组合、统筹、调适作用的积极发挥。国外执政党发挥整合功能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本文从利益协调、人员整合、意识形态及其机制等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外执政党整合功能进行了历史考察,力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促进和优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