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鸣 《领导文萃》2009,(5):83-86
王闿运是晚清的大名士。不过即使是大名士。也没有生下来就做的,在他出道之初,其实是有机会做跟名士完全不同的能臣的。乾嘉之际,湖南是个出读书种子的地方,王闿运就是一个湖南骡子似的读书种子。《清史稿》上说他“年十有五明训诂,二十而通章句,二十四而言礼”,  相似文献   

2.
小宝 《领导文萃》2013,(16):75-78
曾国藩是王闿运寄望最深的王闿运的帝王学主要就是"通经致用"之学,改造经学,把经学运用于当下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推一个人帮助他做皇帝,当然也有"致君尧舜"的意思,但不是刘伯温这样的,也不是马基雅维利。他和政治人物当然要发生关系,帝王学要行天下,要得人,一定要跟合适的权势人物合作。肃顺和曾国藩是他  相似文献   

3.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0,(16):82-86
书本不可靠,运气才可靠,这本是常识,人人都知道的,王闿运他爹,僻居湖南湘潭,这是南蛮之地,也很懂这个道理,他爹生出小王来,给他取名为开运,显然,不取名为开书,而取名为开运,也是不信书信运气的。  相似文献   

4.
戴熙(1801--1860)清代著名画家。字醇士,号榆庵,又号莼溪、松屏,自称井东居士、鹿床居士,钱塘(今杭州)人。道光12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咸丰庚申(一作辛酉)太平天国克杭州死之,谥文节。诗、书、画并臻绝诣,与汤贻汾齐名。尝入直南斋,屡邀宸赏。山水师法王翚,不袭其貌而纯雅过之。木石小品,停匀妥贴,亦工花草人物。偶作印亦有古趣。著习若斋集及画絮、题画偶录行世。卒年六十。  相似文献   

5.
<正>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字阿龙,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丞相,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在他从政期间,脆弱的东晋小朝廷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立国时期。他谦和宽厚,"镇之以静",善于调和北方士族集团和江南土著力量的矛盾,为东晋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充满深情地说:"王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时期,各路军阀割据混战、占地为王,他们大多利用血缘、地缘、业缘等纽带,通过家族姻亲、门生故旧、同窗同乡、歃盟结义、封建迷信等方式,不断扩充自身实力。很多军阀首领虽然不通文墨,但深谙驭人之术,在用人方面不乏奇葩招数。一、"盗墓将军"孙殿英的用人术孙殿英(公元1889—1947年),字魁元,河南永城人。他势力最大时手下也就两三万人马,是军阀中的小  相似文献   

7.
正王观澜(1906-1982),原名金水,字克洪,浙江省临海县(今临海市)天灯巷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杭武汀涟县委书记,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总编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长,中央土地委员会副主任,查田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军团地方工  相似文献   

8.
以命相敌     
正当年的上海滩,说起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可谓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戴笠也有一个胆寒的对手,那就是有"暗杀之王"之称的王亚樵。曾为戴笠心腹的沈醉曾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王戴两人早年相知、日后成敌、以命相搏,最终王死于戴手,戴后来也死于非命。王亚樵188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聪颖好学,崇文尚武;为人特立独行,性情急公好义,在乱世里苦寻报国之道。在早年经历了一番军政风雨后,他于1921年在上海皖籍工人中创立"斧头  相似文献   

9.
象棋有两种,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二者看起来异曲同工——帅 (王)、相、马、车、兵,从名称到布局,相似多多。而且连车走直线、马走日字、飞象、棋兵等等行棋规矩,也大同小异。这说明,虽然彼此隔着半个地球,但既为人类,思维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自矜者不长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轶事: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无事可做,两人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发现一块唐朝遗留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3000多字。元用记忆力很强,于是将碑文朗诵两遍。肃王边听边走,好像全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地方就空着,一共缺了14个字。肃王看后,拿笔把所缺的字全部补上,又把元用写的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予以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去谈其他的事,脸上没有半点骄矜之色。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相似文献   

11.
张锡昌 《领导文萃》2014,(12):80-83
正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了只有44个字的建交联合公报。而这44个字却震惊了世界,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承认了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法国是率先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有求同之心戴高乐将军于1959年1月再度入主爱丽舍宫后,推行戴高  相似文献   

12.
1904年,出生王明,原名陈绍瑀(后改为陈绍禹),字露清。1904年5月23日(夏历四月九日)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今属金寨县)。王明的祖籍是安徽泾县云岭村。他的祖辈为逃避战乱与灾荒,搬到金家寨。王明的祖父陈毓亭(又名陈亨锡)是教私塾的先生,兼做扎灯笼的手工工人。祖母姓曾。王明的父亲叫陈嘉渭,号聘之,字秉森,1877年8月19日生。幼年读过三年私塾,17岁到胡家店铁厂当学徒工。后在金家寨自做酱醋出卖,稍有积蓄,就与另外两家合资开办了一家小店,经营竹木,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相似文献   

13.
毕淑敏 《决策探索》2014,(23):42-42
公元前915年的一天,三位刚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找到了以色列王所罗门,请求他主持公道。因为,所罗门被誉为“智慧之王”,能够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14.
戴午桥先生出生于书法世家,书法及雕刻方面主要师从有”当代草书王”之称的父亲戴光亮(字公宇)。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从能拿起筷子吃饭时就在父亲的”唬哄”下拿起笔练习毛笔字,在其父亲的引导下习研北碑、魏书、今草、楷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15.
初,童贯得金茹越寨牒,及开拆,乃檄文,言多指斥,贯不敢奏。至是诏草数改易,未欲下也;李邦彦谓不若进此以激圣心,从之。帝果涕下无语,但曰“休休”,内禅之意遂决。(《续资治通鉴》第九十五卷,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2493页)宋徽宗,名赵佶,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公元1100年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李彦等人。蔡京、王黼先后任宰相或太师、太傅,他们与宦官童贯、梁师成相勾结,以朱、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逢迎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徽宗,使…  相似文献   

16.
5S原则:寓言故事里的危机公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昌乔 《决策》2007,(1):27-29
权威证实原则 狮子听说人类叫他森林之王,非常得意,于是决定去验证一下自己在森林中的威信. 狮子遇见了一只猴子,于是大声问道:我是森林之王吗?猴子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称是;接着狮子遇见了一只狐狸,又大声问道:我是森林之王吗?狐狸早已屁滚尿流,一个劲儿地说:"如果你不是森林之王,那还会是谁呢?"  相似文献   

17.
官样     
返乡探亲时,与儿时光屁股堆泥巴的好友相坐而谈,倾听他们诉说身在两亩桑田,心向小康生活而为之奋斗的苦衷:层层摊派,道道剥皮,操劳一年,仍与富字无缘。众亲友感叹;  相似文献   

18.
掌声与决议     
看多了苏联历史上的档案,“掌声”两字在我眼前出现的次数竟是如此的频繁,以至使我想到这“掌声”两字确实非同小可,倒是很有一番学问的。几十年来,留在发黄纸页上的苏联党政最高机构会议决议和领导人讲话稿上的“掌声”两字是太多了,其频率大概只有用电脑才能统计得出来。领导人讲话的记录稿上(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  相似文献   

19.
我若为皇     
聂绀弩先生有篇“我若为王”的杂文,晚生不识相,把这题目“借”了来,改一个字,成了“我若为皇”。因为我觉得为王还不够劲。自古以来,为“王”的被为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拼命"二字把李鸿热衷官场、醉心仕宦的面目刻画得极为贴切。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