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直选’前两岸经贸关系及展望”研讨会综述本刊讯继1995年8月29日“台湾明春‘直选’前的两岸关系”研讨会获得很大成果之后,《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和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于1995年12月19日开展第二次“台湾论坛”活动,邀请30余位在京学者、官员...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6,(8):80-81
特邀台湾前“经济部长”王志刚博士、远大空调张跃董事长……等产、官、学者莅临主讲举办宗旨台湾健峰企管集团谨订于2006年8月26日、27日两天在浙江宁波举办海峡两岸经济论坛。论坛中,将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针对“从台湾的产业发展过程,探讨大陆民营企业的未来走向”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台湾健峰企管集团在台湾从事企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7月30日公布的《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成为美国与台湾媒体一个时期来炒作的热门话题。台湾主流媒体甚至根据美方情报,称大陆将于2007年对台湾实施以“斩首行动”为主的奇袭,一举控制台湾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地位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国际法上都是明确的。陈水扁曾一再表示信守上台时作出的保证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等“四个一没有”的承诺。2002年8月3日,陈水扁终于剥下了伪装。他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年会发表的讲话中,鼓吹“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首次正式、公开和明确地将海峡两岸说成是“一边一国”,并声称要加强所谓“公民投票立法”,以备“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些严重的“台独”分裂言论,与早已声名狼籍的李登辉的“两国论”一脉相承,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对两岸同胞的肆意挑衅。8月6日,陈水扁诡称他8月3日的讲话应该是“主权对等”论。实质仍是鼓吹台独。据报道,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南沿海年度军事演习已进入中期阶段。今年演习的科目完全是针对“台独”、为夺取台湾本岛而设置的,且设定了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条件演练部队。如果陈水扁死不悔改,导致台海战争爆发,其结局将会如何?《当代海军》杂志载文称,美一军事考察团对台军实力作出了评估。本刊摘要转载,以飨读者。此文不代表本刊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7月23日,台湾“国防部”公布了新版“国防报告书”(俗称“国防白皮书”),说明台当局的“国防理念、施政方针、军事战略及兵力整建”。这是陈水扁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防白皮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2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复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表示愿就两岸文化经贸交流等问题进行磋商。—时间,“汪辜会谈”成为海峡两  相似文献   

7.
去年3月18日陈水扁当选“总统”,台湾有人痛哭失声,有人忧心忡忡,却也有人欣喜欲狂。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两岸关系僵局依旧,危机深伏,而台湾岛内则政争跌荡、经济衰退,失业率和自杀率直线上升成了台湾人民心中的怨痛。台湾人民已在后悔。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台湾商界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仅仅在政坛停留了48天便铩羽而归,宗才怡的确有很多无奈。3月20日,台湾首位女“经济部长”宗才怡,黯然向“行政院”递交辞呈,为其短暂的政治生涯划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其任期只有短短两个月,这一职位迅速为原“副部长”林信义接替。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7日,台北、高雄的“市长”选举结果揭晓,其中高雄市选举结果让几乎所有台湾传媒大跌眼镜——同选前各大传媒所做的调查和预测相反,民进党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高雄市现任“市长”谢长廷击败选前被民调普遍看好、由国亲两党联合推出的候选人黄俊英,从而确保了南台湾继续留在民进党的绿色世界里。  相似文献   

10.
7月3日,李登辉完成了在美国的招摇撞骗行程后回到台湾。岛内舆论普遍认为,李登辉的归来意味着“李系政团”开始进入具体运作,台湾政坛的血雨腥风又将到来。中国有句古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相似文献   

11.
周文顺 《决策探索》2008,(11):84-86
2008年5月5日,马英九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称:“如果过度对中国大陆经济依赖,将会让台湾有被中国大陆吞噬的危机。”进而,他呼吁日本企业与台湾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2.
吕绍刚 《决策探索》2008,(11):65-66
4月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他和李敖都是台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3.
“蒋经国,台湾想念你!” “CCK,TAIWAN MISS YOU”(蒋经国,台湾想念你),这是国民党今年纪念蒋经国去世15周年系列活动的主题词句。2003年1月13日,泛蓝阵营的高级领导人纷纷前往谒陵,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国民党纪念蒋经国的音乐会上,主调是怀旧的爵士乐。主办者说:这是因为经国先生生前是很浪漫的。在国民党掌控的媒体上,“蒋经国时代”  相似文献   

14.
镜月单车 《领导文萃》2008,(17):102-106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无预警的状况下突然死去,台湾政坛顿时山雨欲来。虽然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总统”.但明眼人都知道,谁当国民党主席,才是真正的掌权关键。就是这个关键时刻,宋美龄写了封信给当时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表示党内对李登辉继任主席有疑虑,建议恢复“中常委”的集体领导模式.台湾政坛顿起风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 月26日晚,台湾 TVBS电视台“2100全民开讲”节目中,公布了无党籍“立委”邱毅提供的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与前高捷副董事长陈敏贤在韩国聚赌的照片。照片曝光后,舆论大哗, 媒体追踪的后续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因在2000年大选中支持陈水扁而有“绿色台商”之名的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发表了一份题为《奇美许文龙退休感言》的公开信,认同“台湾、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份“退休感言”引起台湾政商各界热议,并被台湾媒体形容为“震撼弹”。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战略与管理》2004,(3):J001-J001
两岸分离,是全体中国人心中的大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针对台湾岛内“独立”分子提出“2006年制宪、2008年建国”的“赌徒心理”和玩火行为,2004年5月17日,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清楚地表达: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主起草人,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在国际间引起巨大的反响。白皮书主起草人是有“两岸关系智囊”之称的余克礼。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和“公投”论使两岸关系波澜再起,国内公众群情激愤,有不少人认为,“打”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惟一出路,晚“打”不如早“打”,因为“台独势力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事实上,台湾问题涉及的复杂程度和内容远非简单的“打”与“不打”所能驾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决策与信息》2006,(10):53-54
综合新加坡《联合早报》、台湾《新报》等媒体报道,今年8月26日晚,台湾“政论名嘴”金恒炜与前“立委”林正杰共同出席一家电视台的政论谈话节目。节目刚开始不久,林正杰就动手殴打了金恒炜,并连踢好几脚,金恒炜的鼻子被打裂。主持人连忙大喊节目暂停,但还是控制不住林正杰的火爆脾气。金恒炜是何许人,他为何会遭林正杰如此痛恨?原来,金恒炜曾经是国民党的支持者,后来转而担任陈水扁的“国策顾问”,目前是挺扁的政治评论员,现任台湾《当代》杂志的总编辑。作为外省籍的第二代,他还是一名死硬的“台独”分子,三天两头在媒体上为极端“台独”分子、为陈水扁的贪污行为公开辩护,在岛内名声很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