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法律责任问题的不同方面.法律责任的原则应有五条,即:责任法定的原则、法律责任平等的原则、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相结合的原则、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责任自负的原则;它们之间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法律责任的原则是一个历史范畴,不仅其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每一具体原则的内容也因社会制度和历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与法律责任的原则密切相关的是法律责任的根据问题。作者着眼于法律责任构成的一般规律和主要差别,将法律责任分为一般的法律责任和特殊的法律责任。认为,违法行为的存在是一般法律责任的根据,而某些特定的法律事实,包括特定的法律事件和特定的合法行为则是特殊法律责任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刘志强 《社科纵横》2010,25(10):58-60
促进型法律是一种新兴的法律现象,其特点是较少甚至没有设置法律责任。它的理论背景包括立法妥协、理想追求和公共治理模式下的"软法"理论。促进型法律文本中的责任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责任、其他主体责任以及援引其他法律等形式。过错责任原则是促进型法律的主要归责原则。政府责任包括法律责任以及道义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行政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行政法制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行政赔偿的特点与实践行政赔偿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点。从各国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损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赔偿,其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社会对企业的伦理期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其中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层次。文章概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功能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与实现,依赖于由法律强制、行政干预、经济调控、社会监督、责任认证、企业内部治理和企业自律自愿等方式所形成的一套多层次的制度安排,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与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针对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诉讼义务的行为而科以诉讼法上的否定性后果,就是诉讼法律责任。它具有不同于实体法律责任司法行政法律责任的鲜明特征。诉讼法律责任的诉控主体包括诉讼参与人和司法机关,确认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承担主体则可能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等。诉讼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确认诉讼法律责任的根据。在我国目前的现行立法中.有训诫、拘传、没收、承担不利诉讼后果,撤销诉讼行为和裁判的效力,追究司法赔偿责任等严厉程度不同的十三种诉讼法律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3-2012年间所收集的318个问责事件的统计分析可知,中国问责实践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结果问责和执行问责层面,而对于决策问责则非常有限.研究发现,当前决策问责最大的困境是决策责任认定困难,具体表现在责任主体、责任形式、责任行为、责任结果和因果关系认定等方面.决策责任认定实际上是一个责任评估问题,但是目前责任评估侧重于对行政执行及其效果的评估,而对决策的评估却重视不够.因此,加强决策问责首先要实现有效的决策责任评估.  相似文献   

7.
法律责任概念的双元价值构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军 《浙江学刊》2005,(1):174-177
从法现象的角度看,法律责任与任何法律制度一样,均由逻辑、事实和价值三大要素组成,因此,对法律责任概念的诠释可以从上述三个维度分别展开.在价值论的路径上,法律责任的构造体现为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现代法律责任是复合的责任,任何一种责任均表现为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的统一和熔合.在责任的根据方面,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均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责任的评价标准方面,归责技术倾向于寻求客观的、社会性的标准将抽象的价值判断转化为具体的、客观的行为标准,以实现法律评价的确定性(determinacy)和可预期性(anticipation),从而赋予法律责任鲜明的社会责任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论节约能源法的义务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从合理利用有限能源和保护环境来看,还是从实现能源价值来看,节约能源法以义务本位是有益的,这也是我国自全球性能源危机以来开展节约能源法制建设实践的选择,并体现在节能技术法律制度、国家支持节能管理制度、建筑物节能管理制度、节约能源法律责任制度等节约能源法律制度中。  相似文献   

9.
入世将对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行政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WTO的规则,提出了加强中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建议:确保立法与法律实施的统一;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建立健全法律信息透明机制;建立和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运动.公共政策之所以发生失败,除了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外,还与政策主体的行政伦理水平相关.利益冲突是一个特定的行政伦理问题,当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造成不恰当的影响时,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实践表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造成公共政策失败的主体根源.对于决策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对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信息沟通、决策议程设定及决策方式选择,使决策环节陷入封闭决策和单向决策的困境,政策产品缺乏公共性和客观性;对于执行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的政策认知、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资源投入,使政策产出缺乏公正性和针对性,使执行成为谋私工具.这说明,政策失败是一个利益冲突问题,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保证公共政策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执行法》将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确立为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但是,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无论是词义还是执行主体及在执行措施上,都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以“二战”时期德国法学家施米特的“国家至上论”为起点的.在国家至上的宪政理念下,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重心必然是“对秩序的强烈追求和对公共利益的强烈关怀”.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设计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划分过程中缺少了民主、平等与公正的理念,该制度的设计只是引入了司法公正的外壳、名义或形式,并未引入司法公正的实质内容.中国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应建立一种多层面的执行体系,包括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自行执行、由法院采用刑罚手段予以执行和公民信用体系公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体机会主义行为空间的增大及对其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诚信社会建设中,政府的基本责任就是进行制度体系的建设,包括制度结构的完善、制度内容的合理化以及有效地执行制度并使自身发挥示范作用。然而,一方面,由于政府自身理性的有限性与自利性导致政府的责任难以充分履行,表现为政府供给的制度约束体系存在边界的有限性、内容的不合理性和执行的失效,这不仅难以约束社会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反而会刺激甚至鼓励其失信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缺陷,政府的责任和定位被扭曲,政府不仅不能为建设诚信社会所必需的以专门从事呵护和培育人性以及守护社会良知等为己任的强大主体群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而且政府自身的强势和渗透及运行逻辑对诚信缺失的社会风气也会推波助澜甚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调整机制及其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正峰 《浙江学刊》2005,(5):142-145
法律是以法律后果尤其是以否定性后果作为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以执法机构对违法信息的搜寻与法律责任的强制落实保障法律秩序的实现.现有的法律调整手段只是经济性与人身性的利益杠杆,无法调整人的精神性需要,蕴涵着人身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性假定·在精神性基本需要与法律要求相冲突时,该人性假定蕴涵着行为人会自觉选择违法犯罪的风险.法律的实现同时以违法信息完全与法律责任的完全落实为前提,受制于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与侦破技术发展的限制,以及公务人员的各类不作为,违法信息与法律责任不可能实现完全,法律难以实现,此等为现有法律调整机制的内在缺陷.据此本文认为须对现有的立法技术、法律调整手段与违法信息的获取机制作改革,建立健全执法机构的内部工作制度以防范各类不作为,为法律的充分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律责任是各类行政法律规范本身蕴含或直接确定了的基本内容,是追究行政违法行为的前提和根据。而通过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分、行政复议、行政监督、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可以追究行政违法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从而实现行政法律责任。在我国的行政立法中,对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性质、范围及处罚方式、标准,对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主管机关之职责、权限及其与其他执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对追究行政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程序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进而为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的行政执法提供更多的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15.
方印 《学术交流》2012,(4):61-65
生态文明时代要求法律制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生态化.在各种法律制度生态化历程中,民法制度的生态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民法基本制度的生态化是民法生态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人格权制度的生态化、物权制度的生态化、合同制度的生态化、侵权责任制度的生态化.这其中,环境人格权是人格权制度生态化的主要内容;生态性用益物权是物权制度生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物权交易合同是合同制度生态化的主要方面.以损害风险预防、现实损害救济赔偿、恢复责任承担为切入点,采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加重责任并用的原则,贯彻环境损害全程监管与责任追究的理念,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源头与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与追责是侵权责任制度生态化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0,(4)
辽朝注重选拔人才,加强法制建设,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职官管理法律制度,具体包括:职官选任的方式、任官的标准、官吏的考课与惩治方面的内容。辽朝的职官管理法律制度既有继承中原王朝推行的科举制度,又有保留契丹民族特点的世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影响政治秩序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意志、法律制度与传统习俗。和谐政治秩序的形成是实现善治的基础。一个单位与组织的领导者在政治秩序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建构和谐政治秩序,宜尊重组织决策和政治家权威,坚持民主精神与科学治理的辩证统一,规避政治行为的消极风险与不当问题发生,提升领导者辨识、抵御政治噪音干扰能力,克服唯形式正当主义,实践重大决策合议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检察委员会制度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机制经历了从检察长一长制向民主集中制推演的历史过程,虽然在历史演进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制度层面及实践运作来看,检察委员会决策机制仍然不尽完善,具体表现为决策机制仍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决策主体专业化不足以及责任机制缺失等.检察委员会决策机制改革应当遵循司法规律,以民主、高效、权威为目标,重点改革议决方式、优化决策体系、兑现责任机制.具体包括:合理吸纳合议制,严格检察长的"集中"机制;确立一级检察委员会定案机制,提高决策权威;改革决策主体构成,优化决策体系;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决策责任.  相似文献   

19.
白彦锋  文攀宁 《创新》2013,(3):64-67,77,127
自2003年1月1日执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政府采购活动实现了有法可依。10年间,我国的政府采购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贯彻"三公"原则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有"政府采购第一案"之称的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状告国家财政部一案,历时7年,此案反映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的诸多问题,透过"政府采购第一案"深入讨论我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体责任归属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程序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制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财税行为是财税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财税法律效果,且需要财税法进行评价的行为.从主体上看,它涉及国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行为;从性质上看,它包括财税执法行为和财税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为;从范围上看,它涵盖财政基本行为、收入行为、支出行为和管理行为,但不纳入财政监督行为.经由“主体-行为”范式,财税行为可以提炼出“决策行为-对策行为”的基本类型,前者指决策主体依法作出和执行财政决策的行为,后者指对策主体参与财政决策和应对法律规定的行为.决策行为和对策行为都需要接受法律评价,但二者在评价标准、重点及后果上存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