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馘”     
从古至今,无论传笺注疏,还是辞典字书,对于“馘”字的释义,或是或否,矛盾百出。我不揣简陋,试以甲骨文、金文和古籍所载,探释其义如下,实冀方家不吝赐教。 一 甲骨文“馘”字,颇多异体,隶定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字形:(甲)“从百在戈下”之形,(乙)“从眉在戈下”之形,(丙)“从自在戈下”之形(此“自”为象形字横目在|下,与释“鼻”之“自”不同形)。这三种字形的“戈”字下所从之字的下部,  相似文献   

2.
说“志”     
本文从“志”的同源字以及派生字的意义推导出“志”的本义应为“记载、标记”,又从甲骨文中“之”与“止”的字形与意义质疑“志”的字形,最后阐述了“志”的意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殷墟甲骨文中有关玉的资料是我国最早的用玉记录,弥足珍贵。本文就殷墟甲骨文中的“玉”字从字形、相关文例以及用玉情况等方面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释“進”     
“進”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字形为上从隹下从止的会意字,《说文》“从辵,閵省声”的形体分析不确。“進”字的形体义当为鸟在前方而人朝着鸟前进之状。  相似文献   

5.
说“■”     
《说文·殳部》:“(?),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新旧字书、韵书均只照录《说文》而没有任何关于本义的注疏以及例证的补充.以此,人们颇疑《说文》或系收录了一个早已失去生命力的“死”字.其实不然,这个“(?)”字至今仍然“活”着,只是知道它的人已不太多罢了.“(?)”的字形出现得很早,甲文中就有了“(?)”(前五·四一·八)“(?)”(菁三·一)等字形.这些字形,绝大多数为商代卜人的名字(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另外也有作邑名的(见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  相似文献   

6.
一、对甲骨文“卯”字的诸种解释在甲骨文字未发现以前,人们对“卯”字本义的解释多从许慎于《说文》之说解,认为“卯”就是“冒”,是“二月万物冒地而出”之“冒”。其字形“象开门之形”(见《说文》冒字说)。唯朱骏声稍有异议,朱氏在其所著《说文通训定声》中云:“卯,两扉开也,从二户,象开门之形,门从二户相向。”而古文“卯,从二户相背”,且“象柴门桑门。”这便是古人对“卯”的本义的解释。其后,人们便将其引入一切重要字书之中,从来没有人对之加以怀疑。自从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因其“卯”之形体与小篆稍有差异,因而引…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新发现的文字材料,对甲骨文中与“肘”“肱”二字有关的字形材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纠正了错误的释法,并从语源上探讨了“肱”字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释“尤”     
通过考释“尤”字的甲骨文形体 ,笔者认为“尤”字“从又”(“又”即手状 ) ,并在“又”字上方的手指处加一短横划。“尤”字中的短横划为指事符号 ,“尤”字属于指事字。“尤”字的字形义指手指上有肉瘤。“尤”的本义为手指上的黑色肉瘤 ,为名词 ,“”为“尤”字的增形孳乳字。“无尤”一词在卜辞和先秦典籍里均用如“无灾异”、“无不利”之义。  相似文献   

9.
释“泰”     
《说文·水部》“泰”篆,前贤时修认为其本义为“洗涤”、“淘汰”,本文提出了新的看法:“泰”之本义当与“分娩”有关。本文运用甲、金、古陶文从字形上,运用先秦文献、后代民俗从字义上以及从字音上进行了论证,旁及“泰”之诸引申义,最后得出结论:“泰”有“分娩滑利,如意吉利”义。文章还考释了“泰”之古文“夳”的形义来源。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一些古代典籍时我们会发现在表示“沉没”意义时“沉”字和“沈”字经常混用。“沈”和“沉”是一组异体字的关系。所谓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但是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的使用常会造成文字使用的复杂、混乱的现象,然而在汉字实际应用中,汉字使用的经济性和明确性原则又会制约并影响着异体字的发展。本文试通过分析“沈”“沉”二字的起源及两者关系的发展变化,力图从中理出汉字发展演变的一些脉络。“沈”字起源比“沉”字早,在甲骨文就已出现,字形为、、、等。罗振玉先生说:“此象沉牛于水中。殆即貍沈之沈字,此为本字。周礼作沉,乃借字也。”此说甚是准确。对这些甲骨文字形分析我们可知,字形外面的两条线是甲骨文少了表示河水的点的“川”字,用以表示河的两岸,中间则象是或正或倒的“牛”、“羊”之类的祭牲的象形字,整个甲骨文象将祭祀用的牲畜沉入水中之形。这一解释还可以在甲骨文卜辞中找到依据。如:“尞于河三,沈三,俎一”(《合.三三九》)②“使人于河,沈三羊,三牛。”(《粹.三六》)③壬子贞:其求來于河,尞三,沈三,俎牢。(掇二.四零四)古人最重祭祀,从上述卜辞中可以看出,“沈”为用牲之法,而且都是出现在祭“河”上。“沈”应该是古人以牲祭祀川泽的仪式...  相似文献   

11.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12.
过去对于甲骨文“臣”字形义的认识有误,正确的解释应为“臣,长也。事上监下也。像耳目之形”。这可以得到甲骨文中诸多“臣”字字形和辞例的验证。实际上,商代的“臣”是一种职官泛称。商代类似于“臣”的职官泛称还有不少,“亚”和“尹”是其中的典型。此时称“臣”“亚”和“尹”的职官,不仅存在于内服,而且存在于外服,这主要是因为商代的职官分职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说文三下·臣部》“臣”字下云:“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许慎于“臣”之说解,可谓得其神髓,本无疑可举,然自郭老释“臣”为竖目以来,后学莫衷一事,至以许说为误。细检甲、金文及先秦古玺文字,方悟今世之“臣”,其字形由来有两个源头:“臣”象人被束缚之形是正宗主流;象竖目之形乃是旁支杂厕。“臣”于造字之初,与“目”在形、音、义三方面都完全无涉,但后来甲文横写之“目”有变竖者,字形与“臣”混而为一,竖写之“目”原有的读音遂为臣的读音所取代,各自原有的意义却在形、音统一的条件下保持下来。是以“臣”字不但字形的由来  相似文献   

14.
一、字形“易”古字本有繁、简二体,甲骨文作、,金文作、和、其中繁体象(用手)持两器皿倾注液体形,简体则象直接从器皿中倒出液体形[1]。金文的后一形在器皿把手的圆耳中加一装饰性点符,遂讹为小篆作。《说文》:“易,渐易,蜒、守官也。象形。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这完全是据小篆笔势的望形生训,其失同其释“为”为母猴。其实汉代时“易”字已失去笔意,许氏也拿不准三说何说为胜,故一并录出。从古文字字形可明显看出,“易”字的最初构形是倾倒、倾注液体(金文的第二个字形尤似),既非晰蝎象形,更非从日从…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更”字从丙从支(字形见附图注①)。在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释》(1085页)中把它录在《说文解字》所无之列,没有释文。在诸家关于甲骨文的著作中也没有考释。只有于省吾先生在他的《甲骨文字释林》(以下简称《释林》)中明确指出:更即古文鞭字(详  相似文献   

16.
罗振玉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是甲骨文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该书立有560个字头,利用金文的字头有187个,一共引述金文293条次,其中仅言古金文或器物未摹字形者就有69条次,涉及到760个甲骨文形体的考释。罗振玉利用金文考释甲骨文的方法主要有:以金文偏旁或单字证甲骨文、利用金文通律证甲骨文、金文篆文比较以证甲骨文等。罗振玉在考释的同时,还通过甲金文的相互比照,探讨了文字发展演变中的分化、简化、繁化、讹变等现象,追溯了文字的初形初义,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7.
水族古文字是一种发展不成熟的文字,在从“酉、鸡”字形书写特色,探索水族古文字的一般规律以及与甲骨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甲骨文、金文及《说文解字》等对字形的说解 ,再结合文献资料对“军”、“君”、“”、“屯”声字族进行了研究。认为“军”声字多有圜围义 ;“君”声字多有合义 ;“”声字多有围义 ;“屯”声字多有聚全义。  相似文献   

19.
字辨六例     
一、巳、已、己。 口诀:巳(si)满已(yi)半己(ji)开口。 辨析: 已在金文中作,是胞胎的象形,所以字形是封口的。现在只在地支里出现。 己在甲骨文中作,是人跪时身体三折的形状,所以字形是开口的。古代“己”和“躬”是一声之转,所以成为表示自称的“己”。以“己”为声符构成的形声字还有“忌”、“纪”、“记”、“跽”等。 已从字源上考察和“巳”一样是胞胎。但在意义上分化成停止、完结讲。如:现代汉语中的“已经”等。在字形上则介于“巳”、“己”之间成已。  相似文献   

20.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