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监督对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双重作用.要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正向作用,必须完善网络监督机制,使网络反腐制度化.网络反腐制度化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政府方面来说,要实现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为此,政府要发挥主导功能:完善网络举报制度以及配套制度;加强网络监督立法;加强网络反腐调控,保障监督权的正确行使,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信息的真实性;注意预防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国家审计”助力大数据反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应重视发挥国家审计的腐败预防、揭示和抵御作用。区块链是信息技术革命中的一项创新性技术,能够以其体系去中心化、交易机制透明、数据不可篡改等核心特征,应对大数据反腐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体系去中心化促进信息共享,交易机制透明性缓解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可篡改性保证信息真实。区块链技术与国家审计相结合,能够突破数据壁垒、推动反腐协作,促进信息透明、揭示隐性腐败,保障信息真实、强化审计问责,从而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反腐的效率与效果。立足于中国特色“审计智能+”建设背景,我国应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打造新型数字化审计平台,克服大数据反腐应用中的侵犯个人隐私、数据壁垒、信息失真等问题,在完善制度化反腐防腐协同机制的基础上,开创“制度+科技”反腐防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结构扁平化、主体多元化、过程互动化、监督主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网络反腐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对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网络反腐中存在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和网络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网络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路,从制度、技术、互动等维度去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与民间舆论,以期对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理性化、科学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制度反腐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也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选择。制度反腐是有效的反腐方式,其逻辑动因在于克服人性缺陷,目标诉求在于防范权力滥用,独特优势体现在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强等方面。高校开展反腐败工作,必须致力于制度建设。然而,高校制度反腐还存在不同廉政制度之间缺乏协调配套、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缺位、反腐败预警机制运行不畅、廉政制度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为提升高校制度反腐的成效,应建立健全利益冲突管理制度、权力运行监督制度、反腐败预警制度以及廉政措施落实制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信息的披露和曝光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将网络披露和曝光反腐信息的行为视为举报之一种,肯定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赋予其规范意义和制度功能,既符合举报制度的法律解读和政治意涵,也是应对腐败案件特性和国际反腐运动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应该针对非正式网络举报特点,建立舆情收集分析和线索核查机制;确立合理评价和鼓励原则,理性规制和引导网络举报相关行为;制定《举报法》,完善网络举报法律制度,规范保护网络举报。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下,网络反腐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参与主体广、信息传递快、舆论监督压力大等优势,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反腐期望值的持续上升,新时期党的网络反腐工作也遭遇了许多困境:网络监督的自发性和偶然性缺乏完善的执法制度规范;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容易导致网络暴力,伤及无辜;网民的非理性参与行动容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深入推进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网络新兴技术形成新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加强制度创新,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不仅能够加强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而且有利于政府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树立廉洁形象,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政府机构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对网络反腐存在抵触心理;政府机构滥用自由裁量权,垄断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网站建设存在不足,公开内容和方式需要完善等。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的有效实施,应加快网络反腐立法建设、推行官员财产网上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平台建设、积极开通政府微博、不断改进网络发言人公开方式,从而推进网络反腐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网络反腐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网络反腐有助于突破国家权力机关反腐败的困境,解决人民的诉求,提高公民自身的法制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化约束,会造成政治的不稳定,不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网络反腐要求我们探索建立约束机制,将其引入制度化轨道,发挥其正面效应,预防可能出现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网络反腐归根到底还是人借助于网络进行反腐,网络反腐中人的因素较网络本身更为重要。另外,还应当看到网络反腐不仅需要对网络的制度规约,还必须将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嫁接好。规约和发展网络反腐应着眼于网络的工具性、人本身的素养以及制度的推进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6,(4):91-9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反腐事业与网络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起来。传统报刊、广电媒体与微博、微信、QQ、视频、网站等各种在线平台新媒体形成融合态势,使网络反腐的形式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网络反腐提高了反腐效率,对我国网络反腐事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网络反腐还面临着诸如缺乏立法规范、易侵犯个人隐私、事件过于偶然、缺乏长效性,甚至夸大事实、影响事件真实性等许多严峻难题。因此,要加强立法,规范网络反腐,进一步促进网络反腐制度化,提高民众法律常识与个人素质,正确引导民众理性反腐,助推我国网络反腐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