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橄榄"语源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许多物名来自民族语尤其是百越--侗台语,"橄榄"即是一例.通过比较侗台语族语言材料可知,橄榄一名来自古侗台语一复辅音单音节词,汉语在吸收该词的阶段,复辅音声母已消失,因而以一叠韵双音节词对译.物名语源考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侗台语民族的物质文化史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台语民族有两个群体 :日常使用台语的群体和不使用台语的群体 ,但两个群体都使用共同的文字 ,这两个不同群体的台语民族均来自缅甸。文章论证了台语民族中康迪、法克、爱顿和阿含名称的起源 ,认为缅甸北部和阿萨姆台语民族的特殊名称与他们迁移之前居住地的名称有密切的关系 ,文章还介绍了印度阿萨姆台语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印度东北部的历史当属阿洪王国的历史.阿洪王国是十三世纪上半叶由侗台语民族之一支的阿洪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建立的国家.阿洪人的先民属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与云南傣族、缅甸的掸族有直接的族源关系.与周边的山地民族相比,阿洪人拥有先进的稻耕农业技术,并由于文字、宗教、政治、军事体制等因素,使其得以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口比例、交流与融合方面的变迁以及内部斗争的消耗,加上英、缅等外部势力的入侵,终于让延续了六百年的王国灭亡了.本文在探求阿洪王国历史的同时也对阿洪人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审视他们是融入还是脱离印度的主流文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干栏”语源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栏”系侗台语民族传统楼居建筑,汉名“干栏”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张华《博物志》,该书指出西南地区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从侗台语族的台、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语言材料比较看,“干栏”一名应系译自原始侗台语*Gr[]n“房子”(干栏房)一词,是个音译词,最早译自僚人语言“仡央语支”,后来用以泛称这种楼居建筑。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即白保罗从语言比较的角度,提出了侗台语民族和南太平洋诸民族(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之间文化关系的问题。1944年,在《台语、加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东南亚的一个新的联盟》一文中,她提出“台语和加岱语、印度尼西亚语有一种真正发生学的关系,而不是和汉语、藏缅语(汉—藏语)有这种联系,不过在汉语影响下  相似文献   

6.
论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的纹身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纹身是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心理特征的一种外在表现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寓含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蕴,孕育出很多与纹身相关的风俗文化事象。从古代美学的角度来看,纹身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装饰艺术形式,是古代民族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葩。本文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考证和探究了古代百越及其后裔民族纹身艺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7月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蔚文的新著《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百越民族经济在整个百越民族历史上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越民族著名的水稻种植、纺织业、造船业、铜铁手工业等等 ,更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为中外研究者所瞩目。一个多世纪以来 ,尤其是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百越民族的名称、族源、分布、文化习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有关百越民族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尚感薄弱 ,此前没有一本专著问世。因此 ,林蔚文研究员的这部新著…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林蔚文研究员的新著《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全书36万字,分为百越民族历史概述;人口、土地与社会形态;原始宗教与图腾神灵信仰;社会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百越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影响等六章。书中还配有几十幅插图和照片。这是作者继2003年出版《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之后的又一部研究百越民族历史文化的力作,值得祝贺。 30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层次,《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脱颖而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作者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文献及文物资料, 结合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有关资料,通过对涵盖于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以及越南等地的百越民族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湖南是越人活动的地区之一,后来也是壮侗语民族生活繁衍之地。无论是考古学 文化还是民族学及语言文化方面,都反映出湖南地区与岭南壮族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湖南地区的壮 侗语民族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由古越人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远古时代的广西,除了壮、侗、仫佬、毛南、水族的共同祖先百越族群的一支西瓯骆越民族之外,其他汉、瑶、苗、回、京、彝、仡佬等兄弟民族,都是秦汉以至明清时代,陆续由中原和西南各地迁来的。汉、瑶、苗民族南来广西的历史,过去许多地方史志虽略有涉及,但作为专题论述,尚属鲜见。如今,笔者试将三十余年来涉猎史籍以及调查研究的心得,草成此文,供各界同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语言学的实践多局限于今南岛语族族群分布范围,忽视了华南上古百越这一重要的古南岛系统文化.最近的民族考古学研究又将"原南岛语族"文化说成是闽台沿海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大坌坑文化和富国墩类型,与百越一南岛一体化的民族文化格局和我国大陆东南到东南亚、太平洋群岛间土著民族考古文化的统一性不相吻合.将富国墩类型之后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等说成是"南岛语族"文化的终结、"汉藏语族"文化的开端,更割裂了东南史前、上古土著民族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2.
家族制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中,家族制企业通常被视为是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纷呈的作坊式企业,不少研究者强调,家族式企业迟早要消失。但这一古老企业形态在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中的复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家族制企业具有企业系统、资本积累、经营行为、信誉安排以及企业所有权方面独特的家族共同情感、观念和形式上的现实性和理性。本文就家族制企业的兴起背景,结合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讨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说明基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家族制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甘肃永登连城蒙古族土司鲁氏家族是甘青地区著名的土司家族,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鲁氏家族的衰落,认为其家族的衰落有着缓慢的过程,并对其衰落的原因从家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撒拉族家庭的民族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体单位。它必须履行两个方面的职能 :一方面是适应外界对它的冲击 ;一方面是调整其内部的关系 ,使自身更完整、更充实地适应社会的设置。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也可以说家庭是婚姻当事人个体活动的各种社会产物的总和。撒拉族家庭也具有个体单位与社会设置两方面的联系与互动。本文以韩热木赞老人一家的家庭生活为代表 ,通过对撒拉族的婚后家庭居住形式、撒拉族家庭的规模与结构、撒拉族的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民族社会学考察 ,揭示了撒拉族家庭在新时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无纺树皮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在华南、东南亚至太平洋群岛,是百越先民和南岛语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亚太土著民族志丰富的土著文化遗存,不仅为认识人类服饰全史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认识华南、东南亚、太平洋土著民族史及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亚太土著地带的树皮布文化圈,突显了"百越—南岛"古今文化的源流及其共同体性质。  相似文献   

16.
南宋朝廷在广西田东横山寨设立官办的博易场,专门负责大理马的购买.马匹的频繁交易,使得桂西与云南之间逐渐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商业古道.德保古时异称百粤(越),百粤坡石刻即是明证,故称此商业古道为百越古道.百越古道西接缅甸、印度,东达中国长江南岸.对百越古道文化线路的研究与开发,应纳入文化强国,在广西应纳入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包括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和类亲属称谓四种。由于中俄两国民族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不同,两国称谓习惯特别是亲属称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宗族与非宗族、血亲与姻亲、长幼与辈分、父系与母系亲属称谓详略、派生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记忆可以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追索其中事实的一面和表述的一面,它不仅是被历史、文化、政治等外部力量形塑的产物,也是记忆主体能动性的建构的结果,以保存和延续他们认可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规范。家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了形成集体人格的文化背景,在抽象的人格结构背后真正为我们所观察和掌握的就是记忆。南村的历史表明,家族性格来源于记忆,我们能够在过去的记忆中追索现存体验的更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台湾原住民研究肇始于清代理番时期的采风民族志,日据时期开启了近代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调查研究阶段,光复后台湾学者主导的原住民研究,在民族志调查与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层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近年来,台湾学者原住民研究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台湾原住民与南岛语族的区域文化关系的错误倾向。以最新的民族志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多学科整合研究,重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起源、历史与现状、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等重要课题,是新时期大陆学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