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是全国最早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区,在1933年就产生了,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也促进了东北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及取得东北十四年艰苦抗战的胜利。2021年是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回顾总结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和经验借鉴,可以启迪后人,让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在现阶段统战工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热播的《林海雪原》电视剧,让许多人想起了1947年解放军与盘踞东北林海多年的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杨子荣I临危不惧的气概,以及那脍炙人口的"将计就计"、"调虎离山"、"槽头炸马"、"林海雪原大周旋"等一系列的智勇之战,都让人们记忆犹新,同时也把人们带回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在东北剿匪的弥漫硝烟之中。4月12日,记者在太原见到了曾经参与过林海雪原剿匪战斗,且亲手活捉了座山雕三姨太"花蝴蝶"的巾帼英雄——李森。年近80岁的老人仍然精神矍铄,讲起剿匪的故事仍然是那样的绘声绘色。女"英雄"毁容赢得爱情李森原名叫李玉梅,1925年出生在山西省灵邱县一个小山村里,因家中贫寒,16岁被当作童养媳送到了邻村。她发  相似文献   

3.
论团结抗日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抗日图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各少数民族有自治之权,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尊重其语言文字和宗教习惯的自由。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的英勇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4.
2004年9月18日上午,湖南长沙革命陵园的上空,一阵阵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在1000多名自发赶来参加“为湖南抗日无名女英雄立碑”的人们的深情注目中,《潇湘晨报》社和湖南革命陵园的领导在墓园里共同揭开了一块墓碑上的红绸。阳光下,墓碑上的三行文字熠熠生辉:“一九三八年徐州殉难/抗日无名女兵之墓/湖南父老乡亲立”。墓碑上方的花环中,镶嵌着女兵清秀美丽的身影。面对此时此景,人群中的一位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抚摸着烈士的墓碑,动情地说:女英烈呀,您终于可以在故乡安息了! 这位名叫陈开灵的徐州汉子,正是在江苏、湖南两地最先呼吁…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回族提供了多种社会流动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并以此逐步赢得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回族的支持与参加。与此同时,借助这种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回族也逐步改善了社会地位,进而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流动。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权与回族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也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无疑是实现这种互动与互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许亨植传     
许亨植原名许克,化名李熙山,朝鲜族,中共党员。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委员、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军长、三路军总参谋长等职。他是一位为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的抗日将领。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回族)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功不可没.他积极参与制订对日作战计划,指导原则和指导大纲;奔波于前方火线,指挥或参与策划过许多战役,有拼搏的胆识,是一位忠于职守的爱国将领;组织回族社团,发表了不少有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提倡爱国爱教的文章,教育回族,提高认识,纠正"争教不争国"的错误观念;抗战初期同意并支持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抗日斗争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朝鲜民族抗日斗争史研究》金炳镐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把朝鲜变为其独占殖民地,随后又大肆侵略我国东北包括朝鲜族居住地区。朝鲜民族处于存亡的危机关头。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华朝鲜民族抗...  相似文献   

9.
京剧现代戏《杨靖宇》以曲折感人的情节、响遏行云的唱腔和激烈精妙的武戏塑造了精忠报国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和东北抗日联军部队,赞誉了他们反抗侵略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此剧在进行主旋律精神书写上另辟蹊径,在形式上寻求交响乐和京剧的有机结合,做京剧现代戏的创新性尝试,在情感上挖掘人物的思想全貌,完整地阐释家国情怀。京剧《杨靖宇》具有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双重意义,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能量。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达斡尔族各阶层人民,通过亲自参加和积极支持马占山、苏炳文部及东北抗联的形式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为大小兴安岭地区抗日斗争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八月,东北抗日联军参谋长李红光(朝鲜族)得知:日军铁坂司令近日将从沈阳去通化。敌人的车队按时来到,隐蔽在公路两旁的战士认准了铁坂乘坐的小轿车,迅猛地投出一颗颗手榴弹。顿时,小轿车燃起熊熊烈火,铁坂当场毙命。战士们奋勇拚杀,全歼了敌人,还烧毁了十一辆汽车。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东北抗日战场,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日军对国土的践踏和对中国人民的屠杀,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军的侵略,广大回族同胞也积极团结和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谱写了现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光辉诗篇。本文对刘震寰、王连芳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的创建、发展和战斗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李红光是南满抗日游击队及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创始人之一,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指挥有方,“威震南满”,曾经得到毛泽东的公开赞扬。李红光在领导东北抗战的岁月中树立了光辉的英雄形象,同时在维护民族团结,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奇袭朝鲜东兴镇大获全胜后,李红光的英勇战绩被《救国时报》《东北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报刊争相宣传报道,甚至竟被《妇女生活》《妇女共鸣》等刊物弄错性别身份,误传为“女司令”“女英雄”。鉴于此,将档案资料与当年报刊媒体宣传报道相结合,重新梳理李红光在抗日斗争中的历史功绩,为英雄正名乃是开展东北抗战史研究,宣传英雄业绩,弘扬抗联红色基因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正义战争。从日本殖民者的铁蹄踏上我国宝岛台湾的那一天起,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就没有停息过。而台湾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则是这场斗争中最为惨烈卓绝的一章。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爱乡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5.
神探乌国庆(连载之三)晓宁揭开黄泥河列车爆炸案之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黄泥河林业局的茫茫林海雪原。这年农历正月初七下午,一列满载旅客的“森铁”列车穿过自桦林,驶上珠尔多河的十里铺大桥。就在此刻,只听一声问雷般惊天动地的巨响,一场伤亡近百人的惨不忍睹的特大...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岁月里,冀鲁平原有两支英雄的回民抗日武装——渤海回民支队和冀中回民支队。民族英雄马本斋、刘震寰的名字老幼皆知。然而,人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另一支回民队伍——东北回民支队却了解较少。 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将东北民主联军7师全体回族干部战士从前方调回哈尔滨。当时,部队正在前线同国民党军队打仗,回汉战友分别时,人人难舍难分,流出了惜别的眼泪。 7师的前身是渤海军区回民支队。1946年6月4日,师长杨国夫奉命宣布正式成立东北  相似文献   

17.
翰章同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著名将领。他战斗的足迹踏遍了镜泊湖畔跨越吉、黑两省的广大山区。在那里,他指挥抗日游击健儿们,歼灭了数不清的日伪军,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人们赞誉为“镜泊英雄”。最后,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献出了只有二十七岁的年轻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东北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东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其范围从农村、乡镇扩大到城市,其形式从传统化走向大众化,东北大秧歌成为了广场、公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吉林省松原市鹏家军秧歌队以其年轻的主创团队、丰富的表演经验、华丽的演出服饰、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多样化的宣传途径在松原市的广场秧歌中越来越受到欢迎。特别是鹏家军秧歌队在表演风格上采用了男扮女装的反串形式,在近几年里更是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本篇文章将通过鹏家军反串人物形象、体态动作,及其在互联网的宣传两个方面,分析“网红”秧歌队鹏家军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李学福     
李学福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著名的抗日将领,是饶河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创始人之一。一九三八年八月殉国。 走上革命道路 李学福,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葆满,朝鲜族。1901年旧历12月11日生于吉林省延吉县老虎山屯,1915年全家迁居到饶河县三义屯。李学福少年时家境贫寒,但因他求知心切,家中只得  相似文献   

20.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看完《吉鸿昌》,影片结尾这首根据吉鸿昌绝笔诗谱写的悲壮颂歌在我耳边久久回响,烈士肝胆照人、正气凛然、巍如泰山般的雄伟形象在我脑海里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