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是机会     
张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局机关,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大家都说:这小子有前途. 张三和李四竞争科长职务,李四上了.局长拍拍张三的肩说:"你才参加工作不久,没有李四工作经验丰富.别灰心,你非常优秀,以后有的是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前几天,张三当选为全县"模范村主任",报社领导安排我去采访一下他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来到了大张庄,一找到张三,我就开门见山地开始了采访:"听说你在当村主任这几年为村民办了不少好事,是真的吗?"张三说:"是啊,是干了不少事,比如,我帮村里修了三纵三横六条街道。"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徐传德是个能人,有人说他是个奇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还有人说他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像,可都不全像。那么,徐传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徐传德其人1948年出生的徐传德,在50岁之前都是在江北度过的,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安徽岳西的大山里,与农民与土地打交道。但他的身上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科研创新。上个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4.
禁忌游戏     
正一在仁和小区的公寓里,激情过后,邱益鸿闭目养神,发出轻微的鼾声。江智慧侧身望着他的脸。邱益鸿是个美男子,即使人过中年,依然很有魅力,关于他与女人之间的故事,江智慧刚到厅里工作不久,就从办公室的大姐们那里听说了。机关里的绯闻,如同春天里的花粉,容易惹人过敏,但又吸引人不由自主地往上扑。一旦绯闻传出,往往便是终身相随。绯闻的杀伤力在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心领神会、捕风捉影,纵然当事人有天大的本事,也百口莫辩。绯闻缠身的人,在机关里,基本等于在政治前途上被判了死刑。然而,邱益鸿是个例外。从邱益鸿年轻时算起,机关里与他传出过绯闻的女人不少于5个,但这并未影响他一路升迁,45岁时就当上了副厅长。  相似文献   

5.
正一许多人以为时间是公正的,事实却并不如此。在同一段时间里,有人在成长,有人却在变老。余光明一直以为自己是与时俱进的,至少他不承认自己是落后的。他把自己的老成,当成了"成长"。他记得当初在得知乡下的侄子考上大学时,内心是多么高兴啊。他几乎逢人就说,他的侄子考上了大学。整个机关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轿     
宣传科五个人,就小林自己是个兵.小林不仅写一手好文章,而且漫画画得也不错. 科长对小林说,宣传科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只要你好好干,是很有前途的. 小林正年轻,不在乎前途不前途的,专心致志地工作,无论是科长或是副科长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完成. 一次,为开展一项重要活动,处里派人送来几份材料,要宣传科在三日之内写出来.科长立刻召开会议,商讨写作方案.大伙讨论之后,科长说:"最主要的材料由小林执笔,其他几份由三位副科长写吧." 科长的话音刚落地,三位副科长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说:"小林文笔好,其他几份也让他写吧."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政府机关秘书(是研究生学历)在写材料时遇到了一些困惑。他说进机关一年多来,写了不少材料就是不能让领导满意。领导经常对他写的材料(调研报告、经验总结、领导讲话等)提出警告性建议,甚至找他个别谈话,说他的写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他对此非常紧张,心里很不是滋味。领导还说,秘书工作谁都能干,关键是要看材料写的怎样。他告诉我,好不容易进  相似文献   

8.
《决策探索》2008,(23):96-96
在机关,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你要在机关生存,关键要有三寸不烂之舌. 我曾是一个沉默寡言、木讷呆板,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常有人说我是木头疙瘩、植物人,将来在机关混不出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9.
我在某局机关工作,是一位机关人.人们都说我是白领阶层,工作体面,收入可观,福利也不错,这使我心里油然升腾起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我从心里感激机关,我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各个方面都是机关给解决的,连我的爱人也是看本人是机关人才嫁给我的,没有机关就没有我的今天.机关是我的衣食父母,机关给了我一切,机关对我有恩哪.我太爱机关了,我已离不开机关了.子弹、技术和蓝筹股融资  相似文献   

10.
卖菜     
正张三正在称菜,忽然听到有喇叭喊:"那个卖菜的,赶紧把摊子收起来,你这属于占道经营。"张三一看,是城管的执法车,他赶紧把地上的白菜放进筐里,担起担子就走。张三在一个立交桥的东南角停了下来,他机警地向四处望望,然后把担子放下来。很快,就有人围过来买菜。卖了大概十分钟,忽然又有喇叭喊:"那个卖菜的,赶紧把菜收起来,你这属于乱摆地摊。"  相似文献   

11.
董保存 《领导文萃》2011,(13):65-68
毛泽东的一句话,栗裕免遭“火烧”研究党史军史的人都知道,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到了“文化大革命”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了,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但这时候有人想到了他。那天他突然接到电话,说周恩来找他谈话,  相似文献   

12.
有人嘟嚷说:他明明答应过我,却到现在也没个下文。若问他怎么答应的。回答说:“他说他‘知道了’。” “知道了”就是“答应了”吗?看来,确有不少人对“官方”语言中的奥秘一无所知。有些干部面对群众的时候,话语似是而非,叫人难分难解。此类语言也可称之为“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3.
《经营管理者》2003,(11):63-63
<正> 现在的好多人.哪怕是文盲,你要是给他两个“摆文化”,他觉得你是瓜的;你要是说他没得文化,他保证跳起八丈高,不少企业也是这副样子。说起企业文化,我觉得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想啥子问题都是以本企业文化为出发点。这样才可能把你那个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机关人生     
一个人一旦进入机关,那么他的人生便与机关联系在一起了。人生总是有奋斗目标的,在机关,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几乎人人都在等待着升职,升职是机关人最大的荣耀。事实上,在机关,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达到了极致。一个机关人的价值是什么呢?大家公认的是职位,你有了职位才说明你是个人才。否则,你就不可能被大家承认,不可能为社会所承认。如果你在机关干了很多年,结果没有弄个一官半职,那么,不仅社会不会承认你,就连你的配偶、你的亲友都会说你不行,说你是窝囊废、笨蛋一个。虽说中国的官职多如牛毛,其含金量很值得怀疑,但是,在机关,人们仍把…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找你     
刘国芳 《领导文萃》2008,(1):150-152
他对面那套房子好久都空着,没住人。但有一天,有人搬来了。这户人家搬来的当天晚上,就有人来敲他家的门了。他开了门,看见一个提包的人站在门外,这人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  相似文献   

16.
唉,机关……     
机关看上去是平静的、温馨的。机关的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牵涉着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机关的工作有忙有闲。忙时如鬼撵,急三火四,马不停蹄;闲时如神仙,读报聊天,优哉游哉。外面人看机关只觉得在机关很幸福、很快乐,但如果你在机关待久了,你自然会发现,机关里的事奥妙无穷,并不简单,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搞清楚。我在机关里干了15年。按说,人生有几个15年呀,但经过15年的打磨,我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机关人。说得实在一点,我只算上半个机关人,或者说半个都不够。因为自己身上的书呆子气还很浓,凡事还问为什么。这是典型的不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罗玉亮 《领导科学》2015,(10):49-50
中央加大巡视力度,对腐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但巡视之后出现的“后遗症”却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 这个“后遗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巡视过后,只抓两三个人“了事”.特别是一些地方前后几任主要负责人都“出事”,与他们“一伙儿”的干部却“没事”,仍然在台上指手画脚“说事”.有人说:“主犯”服法,却让“从犯”逍遥,这是说不过去的.也有人说:“从犯”太多了,一个市县都有一两百人,搞不了呀,搞过了就会没有人干事了.甚至后任的主要领导为求一时的“稳定”,上至中央巡视组,中至省委主要领导,帮助说情,致使群众对反腐败产生了错觉,认为是“选择性反腐”.  相似文献   

18.
不少与罗隆基同时代的人都认为他是个适合从政的人,潘大逵说“他颇有领导才能,是个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李璜说“要谈实际政治,罗隆基确是一个人才”。1947年储安平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他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决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执著于工作本身而不患得患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利于做好工作,有利于出成绩,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一位擅长写作和摄影的同志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后来改行到行政机关工作。有人劝他说,以你的年龄,…  相似文献   

20.
千金散尽     
正李力有个四字箴言:千金散尽。李力说到做到,拿到第一笔工资的当晚,就请单位的同事吃饭。大家都夸李力好,说他人不错,说他有前途,说以后在单位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话……李力每个月拿了工资,都请单位的同事吃饭。李力还请客户吃饭,客户诚惶诚恐地说:"我怎么可以吃你的呢?"李力笑笑,说:"没什么不可以,在单位我们是客户关系,出了单位,我们就是朋友了。"客户们都说,李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