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程伦理"课程承担着对未来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价值塑造的教育使命,可是本土教学案例开发价值取向的模糊,以及内容选择上的保守让"工程伦理"难以彰显课程思政功能.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在价值取向上,应扎根中华传统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积极面向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和人类工程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并在脚本设计上实现全球的共享和对话.在内容选择上,开发彰显当代中国工程精神诸要素的民族工业发展案例、当前中国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或特色案例,以及彰显新时代中国担当的工程跨文化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作家群氤氲着陕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他们选择了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取向呈现出保守与滞后性,而传统文化的深厚浸濡,又导致作家文化转型极其缓慢与艰难。反思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思考作家文化观念与社会现实复杂映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多面性,既有因人类长期共同利益需要保持相对恒定追求的一面,也有因各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的多元化选择。在多元价值取向中,知识本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拉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摇摆,三者共同构成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关系性特征、历史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深入分析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变迁的文化基础以及变革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建构符合社会进步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融合、个性与主体自主性价值的内在联系、技艺性和情意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价值取向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的特征,这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美术伴随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教化世人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不乏伦理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与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自觉的视野里,文化价值取向调适,既要保持传统的延续性,又不失其开放性与现代性,是文化生生不息的自我认识历程。同时它也建构着一个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世界。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必须调适以达成与社会结构基本协调以适应新的世界性海洋文化的发展。当前需要确立海洋经济价值取向、法律取向、知识理性取向、平等亲和的海洋道德取向,这样,我们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去协调海洋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使当代中国海洋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转换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走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刑罚制度的演变、法律原则的演进以及司法理念与司法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我们民族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文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凝结点,即是中国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主流取向是重义轻利,但也存在义利并重、重利轻义的非主流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义利观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中,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义利观思想中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树立起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3.
一定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左右其价值选择。资本主义社会的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至上的法律文化观念推动了以体现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为价值取向的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而近年来,英美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则是立法者对其价值取向加以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法的价值”与“法的价值取向”概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征 《东方论坛》2009,(6):92-99,105
价值哲学在国外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一世纪80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开始对价值哲学进行广泛研究。中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取向概念的理解,没有统一的看法。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价值观念面对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向。我国法学界对法的价值的理解,并没有超出哲学上对价值的理解。在法的价值取向中,比较有意义的是立法价值取向和司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其中不乏偏激否定。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等西学思想的影响下反传统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与实际行为上常常会有两种文化力量的对立冲突,从而影响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格。传统孝文化既包含了亲亲之情的孝道,同时也包含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和作家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表现为:重视"双基"训练,忽视个性化学习;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忽视感性素质开发;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现实生存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文化自闭与文化迷失中曾出现了偏颇与失衡,又在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发展与超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立在对民族课程文化认同与认知的基础上,在面对时代与社会剧烈变革的反思中,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课程文化比较与借鉴中进行的主动探索、自主适应与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影响与现代需求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法律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观念、精神和价值体系。而这种观念、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渗透着它所孕育其中的社会道德价值。道德、经济、传统文化及旧的法律意识无不影响、制约着法律的发展。面对社会转型的时期,要以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法律价值,以尽快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的取向是人们基于对大学(英语)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无论是从课程的目标内涵,还是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实施方式上来看,都折射出一些特定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被深深地烙印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变迁的特点:那就是始终围绕政治决策、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试图努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人文体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与人文意识,探讨人文体育观的价值取向。指出“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的核心,包含着浓厚的人文意识和现代应用价值,人文体育观建立在此种文化基础之上,其价值取向由这个文化的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