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富庭 《社科纵横》2012,(2):214-2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子走进大学的大门。这些学生有前人未有的激情,也有自身致命的缺陷,尤其是思想政治意识普遍不如以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担子更重了。基于祖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丝毫不能含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结合笔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路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以成长需求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投放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开展数据流量的网络行为分析与开放式的问卷调查,深入挖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特征,可以为精准思政厘清切入点。高校要深化精准思政的实践路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强关系,打造强互动、精准“翻译”、快速响应的教育链条,形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的深度融合与精进迭代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注重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创新模式和方法,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提升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对此,该文以创新创业为背景,分析创新创业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问题,探究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莫非 《社科纵横》2008,23(12):166-167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带来了巨大影响和冲击,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优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育人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小健 《社科纵横》2008,23(12):164-165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一定的特点,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加强领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工作.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最终激发学生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辉  Shen Qunxi 《社科纵横》2008,23(7):122-124
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围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五大部分:指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倡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准备观、教育学生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活动,转变大学生错误的不适应就业需要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切合就业市场需要的就业观,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论灌输教育的现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少珊 《探求》2002,(Z1):80-81
“赢得青年 ,才能赢得未来。”这是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述。为了赢得青年 ,就必须了解青年。当代大学生有着与前几代大学生不同的思想特点 ,如思想活跃 ,观察力敏锐 ,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 ;个性与表现欲强 ,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等等。怎样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要实行灌输教育 ,就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一、灌输概念及实践灌输 ,词典上的解释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 ,政治上的概念就表述为“输送思想和知识”。无论是流水的引导 ,还是知识的输送 ,都说明灌输来自外部 ,是一种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12):165-168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社会实践根植于大学生实际的生活,顺应时代历史潮流,贴近当代大学生独有的思维习惯、生活行为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大众的机会。本文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路径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这一途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思想教育、实践教育,拓宽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我思想水平与实际能力,使实践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结合其特点,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我校工学结合实施过程,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路径,将在校园内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有效延伸到大学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系统性地与高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小华 《社科纵横》2005,20(4):210-211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进行理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