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容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写的《革命军》,是我国较早的、比较鲜明地阐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邹容以炽热的革命激情,竭力鼓吹革命,“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并无情地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压迫,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的种种罪行。他大声疾呼:“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他还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反对外来干涉者,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的政治纲领。除《革命军》外,邹容还写了一些阐发革命思想的诗文。1903年6月,他为章太炎《驳〈革命驳议〉》续写的最后一段文字,痛斥保皇派反对革  相似文献   

2.
幽默一页     
●形象比喻 一位外国人被狗咬伤了,他赶快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医生指着伤口问他:“这是怎么弄的?”外国人不知道汉语“咬”怎么说,就解释道:“一只狗在我腿上吃了一口。”  相似文献   

3.
做物理教师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走过一处果园。他想到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典故,于是不失时机地教育启发儿子。“看见那些果子没有?如果熟透了,会怎样呢?”“我知道,会掉下来。”“为什么总会落地,不会飞上天去呢?”儿子不明白,父亲平心静气地解释说:“‘地心引力’是一种大自然的定律,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地球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吸引世界上一切的物体,所以在自然界,所有的东西都逃不开地球牢牢的吸引。每个人都发现苹果落地,但只有牛顿去钻研苹果为什么落地……”儿子似懂非懂,若有所悟,但很快又迷惑不解地问:“可是,爸…  相似文献   

4.
争吵     
一天夜晚,在一个乡村,大树,房子开始吵了起来。大树说“:你这个破房子,要不是地球的吸引力,五六级风一来你早就没影了!”房子说“:你这棵大树,要不是地球有个斜轴,才有一年四季,我看呀!还没有你呢。“”你这破房子,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哼!我还没说完呢!房子接着说“,你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壮,还不是地球给你的水份和养份,不然你活不了哦!哈哈……”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大树和房子在吵着。这些话被小明听见了,他连忙跑来劝架。谁知大树又开腔了“:你别以为你们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地球的自转不是24小时,只是12小时甚至比这还短,那你们吃了睡,…  相似文献   

5.
事实笔记     
少年在电线杆边的垃圾集中处发现了一本有些旧的笔记本。其实那是一本极普通的笔记本。如果封皮上没有用毛笔似的笔迹写着“事实笔记”的话……“说‘事实’,总会记着什么吧。反正是已经扔掉的,看看也没关系……”少年自言自语地呢喃着,捡起了笔记本翻阅着。笔记本里写着:“地球是圆的。”理所当然,这是废话。少年感到有些失望。他呢喃道:“什么呀!还以为写的是什么人的坏话,或某件重大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一位年近五句的农村汉子,因牛车失控被挤撞到树上受了重伤,亲友将他抬到医院后,躺在病床上直发愁:靠种那几亩地攒不下什么钱,一双儿女上学已借了一身债, 这几千元手术住院费怎么办?看来只有继续借债一条路了……但是,以后的生产、日子怎么办? 这是中国中部地区本已脱贫的某农民的一个生活镜头。按“适者生存”的法则衡量,这是一位“不适者”,他该被淘汰了。“适者生存”的应用有没有边界  相似文献   

7.
“从”和“到”带上宾语同时用在一个句子里的时候,它们之间或是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家里到了学校了小王从早到晚都在学习),或是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十点写到九点)。①象下面这句话里的“从……”和“到_1……”之间是直接成分的关系,和“到_2……”之间是很疏远的间接成分的关系:“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到_1亿万斯年以后的可以轻易地离开我们的小小的地球,到_2别的星系、别的空间去做客的未来人,在这无数个一代又一代人中间,你是幸福的一代!”②通常把有  相似文献   

8.
手握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地说:“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屠格涅夫后来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件事,他最后写道:“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这似乎是一次有悖于常理的不可思议的“施舍与被施舍”:作家…  相似文献   

9.
“人类诗意地居住在这地球上……” 这是海德格尔援引的荷尔德林的诗句。作为一个20世纪首屈一指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一生所思考的问题是:存在。他从对存在的追问走向诗化哲学,从而昭示了人类生存的道路指向:人如何诗意地栖居!人在异化、沉沦的非本真生活中如何争取过一种本真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启迪诗人用诗去言说世界性的生存,敞明存在的真理,寻找精神生活的家园。 (一) 海德格尔的全部哲学都是围绕“存在”问题而展  相似文献   

10.
张从雪 《社区》2003,(24):25-25
初识张凤龙是在前不久天津市表彰优秀社工“送荣誉到岗”的表彰仪式上,在会议室的一角,安静地坐着一位面貌清秀,个子高挑的小伙子。他肚子鼓鼓的,像个身怀六甲的孕妇。他就是身患绝症但钟爱社区的张凤龙。 无悔选择:当一名编外社区志愿者 2000年,25岁的凤龙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医院却告诉他已是“骨癌晚期”。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令家人痛心不已,他自己却  相似文献   

11.
徐迅雷 《社区》2009,(16):4-4
这是一个很辛酸的故事:低保户得知可报销部分医疗费,过度激动猝死在医院。其实这不是“故事”而是“事故”:重庆北碚区的朱某,年逾五旬,是低保人员,因病住院,他有高血压、冠心病、胃出血等病史。他所在社区的“领导”来到医院探望。嘘寒问暖之后,“领导”赠送了一笔慰问金给他,叮嘱他好好养病,还承诺为他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他听后情绪非常激动,并流下了眼泪。社区“领导”离开病房不到10分钟,老朱的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严重的头昏、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检结果是:主动脉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填塞死亡。近日,北碚区法院以医院没有尽到告知义务等为由,判决医院赔偿9万余元。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7):64-64
车经过时,她的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去看看。”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施密特先生看报时,吃惊地发现报上竟刊登了一篇有关他的悼文,便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真见鬼,这是谁搞的恶作剧,你读到那篇悼文了吗?”“读过了,是……”朋友的声音有些发抖,“您,您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电话?”一位妇产科的护士问一位医生:“…  相似文献   

13.
这个人,总是咧开嘴,不停地笑,只要他用狡猾的眼睛东张西望,就不知谁又得“遭殃”了!他总是那么让人啼笑皆非。他总是让老师伤脑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班的“搞笑大师”——壮晓鹏。壮晓鹏这只顽固的“皮猴”,一下课,便飞也似地直奔一楼,然后在一楼把沙包扔到十几米的高空来取乐,每当此时,他的哈哈大笑声就会传入大家的耳中。他的得意之作乃上课时的“插嘴神功”。老师问题一出口,他便迫不及待地“吼”出答案。这不,又来了!语文老师打开书,微笑着提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壮晓鹏猛然一跃,神情严肃地说:“当然是不经磨练,就不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07,(2)
“怪物世界”2001年,孙孙5岁。一天,小家伙儿从幼儿园回家带回绘画作品《天鹅》,全家很惊诧:“这是什么呀?”他坚定地回答:“天鹅!”全家更为惊诧:分明是一个大篮球啊!孙孙毫不在乎。于是我们便问他怎样欣赏这幅作品。他果断地强调要竖着看:“头向上,它正在飞,不能放平,放平就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15.
说与做     
发明“盘尼西林”的英国著名科学家亚历山德·富莱明,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有一次,他所在的医院实验室召开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人员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而他却一语未发。主任问他有什么看法,他只说了一个字——“做”。 富莱明的回答虽然简短极了,但却道出了他的发明创造得以成功的真谛——“做”。正如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家们一心一意地做啊做啊,终于给他做出来了,也就是说,给他发明出来了。” 发明创造是如此,要在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上有所成就又何尝不是如此?试想,倘若没有工人的“做”,哪来的工业品?没有农民的“做”,哪来的农产品?没有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6.
有时,我们讽刺一个人狂妄无知会说他“不知道天高地厚”。其实,知道“天高地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人类现在对于“地厚”的准确了解,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地球的形状近似一个球体,那么,怎样测出它的半径呢?据说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厄拉多塞内斯首次测出了地球的半径,他按照简单的几何学原理,算出地球的半径约为6340千米。由于我们肉眼看不见地表以下的部分,必须借助很多科学仪器才能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比方说利用地震波、地动仪、地磁波、人造卫星等手段进行测量。近几十年来,科学家通过人造飞行器对地球形状和大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散文诗剧《过客》,刻画了一个有着超常韧性的“过客”的形象。他在“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上跄跄踉踉地走:走得口渴,走得脚破;然而依然一路走,息不下——他“乐于受苦”。他走得“血不够了”,走得“太阳下去了”,而且明知前面是坟地,然而依旧奋进向前:“夜色跟在他后面。”——他又“乐于牺牲”。何以会如此呢?这便是本文想要谈谈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错了     
紧急!地球安全保护协会发出当天的第七次警报:地球就要灭亡了。千疮百孔的地球终于到了生命的尽头。着轰动整个太阳系的—声巨响,地球——人类生活的家园——顷刻间化为乌有。咦,怎么还有哭泣的声音在地球灭亡后从太空中传来?原来一架隐形超时空飞碟恰巧在地球灭亡前一瞬间路过地球,救下了几位地球人。“泪水哭不回地球,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飞碟的主人——一个奇形怪状不知祖籍在哪个星系什么星球的外星人——用语言转换器发话了。“这……这……叫我从何说起呢……”“几百万年前我曾造访贵家乡,那时地球在众多…  相似文献   

19.
据说当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宣布撤回他的地动说之后,一边从他跪着的地上站起身来一边低声咕哝着:“Eppur si muove”——地球还是在转动的。这句话被在罗马尼亚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戈德曼(L.Goldmann)用来作为他的一篇演说的题目,这篇演说是他在1969年2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抗议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会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杏仁巧克力一位无牙老人在医院休养,某女护士经常占他的便宜,拿走他咬不动的食物。一天,老人的病房里放着一碟杏仁。老人对女护士说:“这是我朋友送的,我不要了,你给我倒了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