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美意象与装饰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色彩 ,是一门追求审美意象的主观表现性的色彩艺术。装饰色彩的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产生 ,在审美情感的宣泄中得以升华 ,在心物遇合、物我交融的境界中得以表达 ,在精神之色与物质之色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得以体现。审美意象是装饰色彩之魂 ,装饰色彩的意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艺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对大量出土实物和资料进行分析其形制、题材、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其构成形式及其形式美法则和艺术风格、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已经是十分成熟的连续性纹样,并用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和凝练、朴厚的审美风格;还从文化学角度作深层次的探寻其文化象征意义和艺术特性、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与汉画像一样,隐含着深层的文化象征意义,是汉文化中审美"意象"的符号体现体现的是汉代人的象征文化和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3.
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的分类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装饰艺术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奇葩。为了了解藏族装饰艺术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 ,以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民族装饰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本文从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探讨其染织装饰主题纹样的分类、艺术特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之审美,概述了砖雕装饰艺术创作规律及其审美。在此基础上,对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的题材、艺术表现形式、砖雕技艺、砖雕造型表达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阐释,砖雕装饰艺术题材由丰富的戏文和人文逸事构成,展现其传统文化的内涵美;采用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减地平雕等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技道融合的雕刻工艺,凸显了技艺美;艺术构思与艺术形象的巧妙契合,创造了富有意味的意象美;按照审美法则对古建筑进行装饰处理,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当代女性内衣的文化审美背景出发,阐述了女性内衣装饰艺术的三个主要特征,即时尚化特征、个性化特征及技术化特征,并具体论述了蕾丝装饰、刺绣装饰、印花装饰、色彩装饰及其他装饰在文化审美中的表现。研究表明:当代女性内衣的装饰艺术设计迎合了女性的审美需求,是女性内衣创新设计的突破口,也是女性内衣设计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原始艺术的装饰角度、色彩、艺术分析等几方面论述原始艺术的审美功能,将其与 原始艺术的宗教性相对比,得出命题结论。  相似文献   

8.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受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民俗影响,具有显著的民族“属性”。同时,根据藏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其文化内容和审美特征又蕴涵了中华传统母文化的“共性”。通过分析藏民族装饰图案的取材内容、艺术表现方式,从图案的起源、图案的寓意等角度,阐释西藏民族装饰图案审美的“属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要求逐步提高.“装饰”已波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装饰艺术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表现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已成为现代装饰艺术的主流。一、装饰与图案所谓装饰.”装”垦”裹”的意思.《说文》段让:“束其外日装”。装饰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材料、技术、艺术形式、线来、色彩对人的身体、环境、器物加以徐泽、点缀、设计.以求得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装饰是人类美化自身、环境和器物的行为.而图案、设计、各件装饰形式是人类审美意识与经过加工的自然形象的物化.是美化行…  相似文献   

10.
福建民居三坊七巷始建于明盛于清,其装饰木雕艺术融合了明清时期南方建筑的艺术精华,透露出当地特有的审美气息和细腻的工艺技术,体现出建筑的美感和性格.陈承裘故居及其他几座故居在艺术形式、色彩表现、装饰题材、家具陈设几个方面,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性、地区性和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