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伟 《东方论坛》2017,(6):9-15
佛陀的教法因为过于深奥及听讲人根性的差别,往往不容易被理解.为了使听讲人通晓深奥的佛理,佛陀采用一些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来阐说佛理,目的是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这就是譬喻.譬喻经和譬喻故事对中国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故事的内容、所要表达的义理进入中国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影响到中国文学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秦牧论譬喻     
秦牧是一个重视、热爱并精心构思譬喻的作家。他不仅有出色的譬喻实践 ,还留有一系列的譬喻理论。这些理论 ,主要集中在譬喻的作用、应用范围及其创造性等方面。譬喻具有明晰力、吸引力 ,“可以使事物清晰起来 ,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并以其形象性和趣味性使文章增添情趣 ,加强文采 ;譬喻不仅用于文学作品 ,还多用于人们的日常谈话 ,使用极为广泛 ;譬喻要创新 ,不能拾人牙慧  相似文献   

3.
辞格是一个民族基于自己的语言特质和文化心理造就,而被历史重复固化的形式系统,无疑会折射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倒反修辞格在大中国汉语语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温柔敦厚性”“奇正互转性”“现实批判性”三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讨论了《旧杂譬喻经》的译者、版本和校勘等问题。笔者认为:(一)该经并非康僧会所译,应属于失译;(二)该经在梁代以前的版本已散佚,约在唐代形成一种带有"拾遗"性质、编辑较混乱的版本,今存本即是以唐本为"祖本"的;(三)据佛教类书校勘,今存各本《旧杂譬喻经》文字脱误情况颇为严重,应当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6.
譬喻修辞法在诗歌中广泛应用。譬喻的远近在诗歌翻译中引起美感的变化。为了使翻译的诗歌的美感与原诗贴近,象原诗一样形象生动,译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丰富的形象譬喻和诗歌的创作意境。  相似文献   

7.
《法句譬喻经》是汉文佛典本缘部的一部譬喻性故事经典,其中保留了较多东汉魏晋时期的口语词。本文选取该经”安施”等十几个词语进行考释。这些词语或其义项,为《汉语大词典》所失收,或者已收但引例偏晚。试图为汉语词汇史及大型历时汉语词典的编纂及修订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理解柯尔律治(Coleridge)对"象征"与"譬喻"的区分,并以此为契机揭示其诗学的神学意向,运用分层递进式的方法深入开展讨论,三个层面分别为:象征与天才,象征与有机统一,象征与道成肉身。旨在说明柯尔律治的"象征"观在本质上是宗教性的,神学观念是其区分"象征"与"譬喻"的终极根据;无限与有限、抽象与具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通过"象征"确立了联盟。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名称是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栏目区别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人类命名活动的产物,属于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本文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谈电视栏目名中蕴含的文化现象,涉及栏目名的音节构成、韵律、语码来源、语意指涉和语用修辞等。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译佛典中,有多部名为譬喻经的典籍,其中道略集、鸠摩罗什于长安译的《杂譬喻经》与《众经撰杂譬喻》关系最为密切,历来被认为是同部譬喻经。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杂譬喻经》与《众经撰杂譬喻》是两部内容不同的譬喻经,《杂譬喻经》有故事39则,《众经撰杂譬喻》有故事44则,两经只有9则故事相同;二、《杂譬喻经》成书于公元405年,而《众经撰杂譬喻》约成书于公元800-1102年之间;三、《杂譬喻经》为道略集、鸠摩罗什译,而《众经撰杂譬喻》的撰者与道略、鸠摩罗什无关,具体撰者不详。  相似文献   

11.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语法隐喻的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再到语法隐喻 ,对隐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本文从三个层面———隐喻的性质、隐喻的机制、隐喻的功能———对这三种隐喻观各自对于隐喻的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这三种隐喻观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且展示了隐喻研究的多维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国内外文化隐喻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文化隐喻的使用频率高,范围广,但各学科中文化隐喻概念的内涵并不统一,概念比较混乱。文章指出有必要规范文化隐喻的使用范围,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使用范围作出界定,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以实例阐述别解定义的基础上,用修辞学和文化学相关理论阐明了别解的主要文化特征: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方位思考、多角度体察的审美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诙谐幽默、风趣乐观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认知的视角谈隐喻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隐喻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学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文章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解读隐喻,把隐喻分成共有隐喻和特殊隐喻两大类,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隐喻翻译的不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译文的文化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探讨了隐喻的认知本质 ,并论述了隐喻是一种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把握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比喻辞格的译学观来对英汉中最常用的明喻、隐喻等辞格加以比较,提出汉语文本和英语文本英汉、汉英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以一言概括之,中西方学者在隐喻翻译方面的见解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既然翻译的初衷是交流不同文化中本来存在的东西,那么在隐喻翻译中还是提倡采用外国化的处理方式保留它本来文化中的内涵。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概念隐喻理论和一些从文化视角进行隐喻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愤怒隐喻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具体隐喻表达式下的深层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9.
《午夜之子》中有多种殖民文化意象无不与当时印度所处的历史与文化,经济与政治,民族与宗教等境况息息相关。拉什迪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午夜之子》中各种殖民文化意象隐喻的运用也体现了他希望世界各个民族和平共处,各种文化之间能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