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小所先生在(修辞学习》95年第4期发表了(“立象以尽意”和修辞》一文(以下简称(立象》,接着又在同刘95年第5期发表了批喻的运思:“神’怕什B通》一文(以下简称(运思》。两篇文章借鉴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些论述,探讨比喻的运思很有新意。但是其中以文学作品语言中的比喻  相似文献   

2.
在含有精神性、思想性的文本写作中,比喻按照作用标准分为两类:词喻和例喻。其中词喻只揭示一个概念的意蕴,例喻则揭示一种思想的意蕴。如果说词喻是法律修辞中的一个景点,那么例喻就是法律修辞中的一个景区,相比较词喻,法律修辞中的例喻研究具有以下学术价值:展现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更符合思想的抽象性表达;更能确保言语交流的有效性。"例喻"修辞方法具有语用学性质,喻体与本体在语境上有高度相似性,语境成了连接喻体与本体的桥梁,在现在的并不熟悉、清晰、明细的具体情境中类比过去的熟悉、清晰、明细的具体情境。运用"例喻"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符合逻辑的规则;符合修辞的规范;符合事实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对“象”或由”象”构成的结构,从修辞角度来解释,人们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是比喻,“象”是比喻词。而从语法角度来解释,有的语法书不涉及,有的既使涉及了,也只讲“象”是什么词,以及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讲由“象”构成的结构。近年来,有的同志明确提出,由“象”构成的结构,叫“比况结构”。现在有些语法书,也采用了这种说法。也有把这种结构叫“似的结构”的。看来,对这种结构看法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壹、小引 《易》曰:“修辞立其诚”。 遍观所有修辞之手段,唯有“盟誓”一法,最能体现“立其诚”之精神了。然而,我们浏览一下解放前后出版的一些修辞著作,似乎还没有人重视这一修辞方法。人们好象只把它当作一种行为来对待,而没有去认真研究它的修辞价值。本文想就盟誓修辞的古往今来、发生发展以及构成方式和社会效用,勾画一个梗概,请教了当今的专家学者,以求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A加B”短语“A加B”短语是指“小米加步枪”、“胡萝卜加大棒”这类只带有一个“加”字的凝固性结构.在表意方面,这种短语大都是利用借代或借喻的手法,形象而又概括地指明事物的某种突出的性质或特征,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形式简短,意义显豁,适用范围比较广,在多种文体的著作和文章中都可以看到,有的已经在口语中流行,象“苦干加巧干”、“天才加勤奋”、“时间加汗水”等都是人们所熟悉的.  相似文献   

6.
《关雎》中“流”、“采”、“芼”,通常的注释是:流,求取;采,采摘;芼,择取。但“流”、“芼”的释义与它们的本义相差较远,这其间有一个多重引申的过程,而这种引申源于《关雎》本身是一个多层象喻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不但要表达得清楚明白,还应该表达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收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这就是修辞问题。 什么是修辞呢? 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景,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作(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修辞活动,只是有的人不觉得罢了。如售货员对顾客的挑剔不满时会说,“烦死了”,在挤公共汽车时,人们会说:“挤死了”,天气热时会说,“热死了”,死了没有呢?没有。这不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就是运用了修辞的手段。当然,作为一门学问,并不是会说“烦死了”、“挤死了”、“热死了”就等于学会修辞了,就象你会读A、B、C,却不等于你就会英语一样。  相似文献   

8.
说“反喻”     
反喻是比喻辞格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一般的比喻是从正面用肯定语气说明本体、“象(是)什么”,本体、喻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产生联系的纽带是二者的相似点,我们可以把这种比喻叫“正喻”。而反喻则是正喻的否定式,其基本格式是“甲不象(不是)乙”,如果甲、乙分别代表反喻的本体、喻体的话,那么本体与喻体产生联系的纽带不是它们二者的相似点,而恰恰是相反点或相异点,甲不具备乙的某一特点,甲与乙是相异的。例如:  相似文献   

9.
英语隐喻论     
隐喻(metaphor)是相对于明喻(simile)而言的,运用隐喻这一修辞方法,一般在句中不明确告诉读者A象B或B象A,而是简捷地说A是B或B就是A。 Goong教授在他著的Rhetoric in Practice一书中用对比手法将明喻与隐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汉语“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可接受性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修辞受体的心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大因素。修辞主体在“言外之意”的不同表现形式中,调动了修辞受体不同的心理因素:通过“凸现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注意心理;“关涉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的联想心理;“逻辑伏笔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的判断、推理过程。当然。这些心理因素并不只是在相应的语言形式中才起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言外之意”的接受都是这些心理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运用《易经》中的取象思维方式对比喻修辞进行剖析,将比喻按修辞效果分为效果具体明确的比喻和效果抽象含蓄的比喻两类,分析说明取象思维是比喻的内在机制,从而证明比喻的思维支点即是取象思维。并且同中求异,进一步分析二者在所属范畴、所选物象、运用方式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所有的修辞格当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比喻了。比喻的运用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很多比喻。诸子散文,已广泛运用比喻;直到今天,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比喻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其独特功能。虽然以前的修辞书往往把比喻作为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但大多都侧重于比喻的分类,而对比喻的“二柄”与“多边”涉及得很少,对这两种重要的修辞现象研究得更少。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力作《管锥编》中精辟地揭示和阐发了这两种独特的修辞现象。这不能不说是钱先生在比喻辞格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本文拟就“喻之二柄”与“喻之多边”这两种修辞现象,谈谈它们的含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思维中,人们通常按照以下的意义来使用类比:根据A、B两对象在R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S属性上也是相同的,而且其中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不会大于或小于另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  相似文献   

14.
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但是,为了满足一定的交际需要,说写者故意对特定语境里某一词语做出特殊的理解或解释,从而收到一种特有的语言艺术效果,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曲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曲词就已经为人们所运用,今天在中外口语和各种体裁文艺作品里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修辞方式。但是对这种修辞方式,过去人们注意得不够,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汉语词汇宝库中,有一种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但却深受人们喜爱的词汇成分——“七A八B”式短语。本文想对这类短语做些初步探讨。全篇共分三节:一、这类短语的生成能力;二、这类短语的构造规律;三、这类短语的语用效果。 一、这类短语的生成能力 汉语的这种“七A八B”式短语,早在近代汉语中就已出现,例如: (1)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头鬼怪,各执枪棒。(《西游记》第九十一回)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一A—B”式成语,如“一言一行、一张一弛、一琴一鹤”等;主要是对“一A一B”格式成语的构成、语义组合类型以及格式的修辞特色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格式构成1、从语法性质上来看.构成A和B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方位词等.如:一手一足 一心一意 一龙一蛇 一板一眼 一朝一夕 一模一样 一薰一莸一丘一壑 一草一木 一字一珠 一步一鬼 一板一眼 一饮一啄 一唱一和一言一行 一问一答 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 一吟一咏 一步一趋 一张一弛一长一短 一悲一喜 一死一生 一上一下 一东一西 一前一后 一五一十一点一滴 一年一度从出现的频率上看,由名词构成的格式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再是数量词、方位词.  相似文献   

17.
“排偶”是既古老、常用而又陌生的辞格。说它古老是因为这种语言现象古已有之,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说它陌生是因为至今仍未被人们所公认,修辞学著作内未谈及这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革”言语对修辞“四个世界”的负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革”时期人们的言语现象也是修辞现象 ,它们也理应接受“四个世界”———语言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制约或适应这“四个世界”。但是 ,“文革”言语在许多方面却背离了“四个世界” ,导致了修辞效果的负偏离 ,造成了语言污染、人际关系恶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带来颠覆性变化,许多新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些一时的负面事象,比如“仇富”、“仇官”、“问题少年”、“医患关系”、“二代”类等等,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浑象”.从修辞批评的视角来看,这种“浑象”是因为语言标签化、语言对心理认知的导向性造成的.由此,我们必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澄清事象的本质,还原事实真实,倡导并培养积极健康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20.
《周易》以“意-象-言”这种方式展开易道,它体现着古人展开道论的根本方式,也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这种展开道论的方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诠释古人的思想,即所谓“意象诠释”。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在《老子》中表现为“道-象-物”这样的道论结构。老子“自然”的观念,贯通老子道论的各层面。在这一结构中,“道”为体、为微;“物”为用、为显;“象”乃道之流行展开、显微之间。道体自然,流行亦自然,展开而实显为万物自然。道体自然,其义只能称“无”;流行自然,其义“无而有象、象而无形”,恍惚、窈冥;万物自然,即方圆万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