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平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和谭嗣同影响了湖南维新运动.同时,皮锡瑞上承王闿运今文经学,并通过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和廖平的公羊学影响,又通过主讲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促使江西学风的转变.这使他不仅成为湖南今文经学最后一位大师,而且成为清末以湖南为中心的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术播迁反映了咸同以来士绅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对湖南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思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3-16
<公羊传>"子以其指"一句含义如何,学界素有争论.或附会以天地五行之数,或坐实为残指、骈指、小指.然揆之以理,皆有未惬.邾人此言,实与立嗣原则密切相关,读者宜从屈指而数以计长幼的层面上去理解.唯有如此,邾人答辞方称结构对称、语义明朗,<公羊>纪事方称自守法度、与<左>无违. 相似文献
3.
张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晚清今文学复兴及由此引发的经今古文学之争,乃近代知识与制度变迁中的重要环节,以经今文学为大宗的"蜀学"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中心之一.民国初年成立的四川国学院,名师云集,今古文大师廖平与刘师培角力于此,更是近代学术史上少见的文化现象.抽绎出廖平与刘师培这段民初经今古文碰撞的学术线索,有助于明晰近代"蜀学"的走向以及刘师培学术转变的实情,进而勾勒经今古文学在民初的渊源流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师承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出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朗,但真正解决仍需时日.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术主体的思想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廖平的经学思想,我们对廖平的经学思想的认识才会更为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5.
廖平以礼制治《春秋》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6-129
廖平经学的最大贡献是经学一变时期以礼制“平分今古”文经学,认为经学的今古之争的根本在于所说礼制的不同。他认为孔子删定《六经》,以《春秋》为首,是对四代礼制的“改制”,是为后世立法的新的典章制度,而这些“新制”又主要存于孔子手定的《王制》一书。廖平治《春秋》的主旨,就在于参以《王制》,发掘《春秋》所包含的孔子“新制”。 相似文献
6.
王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4-72
一度活跃在江东、浙西地方,被称为“苗、僚”军队的杨完者部武装,曾因其相继参预了扬州防御、嘉兴守卫、杭州收复等战役以及金华处州兵变,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进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章旨在以时间的先、后连贯记载,从而勾勒出该支武装的历史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聊斋志异》的经典形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1):80-83
"以传奇法,而以志怪"并不足以解释《聊斋志异》的经典性。通过晚清以降产生的两种"聊斋体"———图像的"聊斋体"和文字的"聊斋体",来探究其经典确立的独特逻辑,并期望借此沟通一种新的文本理解方式———图与文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董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29-32
本文以郝敬的《诗经》学研究为例,揭示其经学思想在晚明及清初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的原因。并同时指出,郝敬之所以要求回归经典,尤其是回归《论语》之中,这里实包涵了其匡正宋明儒学中空疏、玄虚等弊病,而主张通经致用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中国政府极为重视中日关系。廖承志作为中国政府对日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坚持“两个区分”(即把帝国主义的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民区别开来;把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和一般官员区别开来)的方针,把协助日侨回归作为突破口,开启了中日友好之门,为恢复、改善和发展中日友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季平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十多年 ,对学报的复刊和发展卓有贡献。他既是优秀编辑 ,又是宋史研究的学者。季平是从特定条件下研读《资治通鉴》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发表学术论文 17篇 ,出版专著《司马光新论》。他有感于对司马光的不公正评价而提出一系列不同看法 ,在宋史学界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明显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2):61-65
《聊斋志异》于金银变化母题的新创表现在:讽刺相信梦兆者自取祸,渲染可变金银的灵物,提出长辈给小辈遗产的时机问题,以及磨难、侠义所激发的青年发奋立业问题。同前后若干同类型故事相比,蒲松龄借助佛经故事的母题河床,却赋予了众多同类作品没有、或阐发不足的可贵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善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6)
作为燕云地区的土著,张氏家族大约兴起于辽代中期.该家族主要通过占有土地和经营土地致富,其家产经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传统.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张氏家族不忘谋求政治地位的提升.由辽入金,张氏家族不但从普通富室上升为官户,而且入仕人员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张氏家族还依靠在当地的婚姻关系、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对各种地方事务的积极参与,积极营造地方社会势力,并在当地具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燕云地区在辽金时期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区域,该区域豪族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方民族统治下汉人地区社会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