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环境美学关注的是:人类作为整个环境复合体的一部分,审美地参与到环境中;在环境中,感官的内在体验和直接意义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环境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环境体验,即研究环境认知维度中所包含的直接而内在的价值.环境体验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综合体验活动,它是由"审美融合"这一术语描述得最佳、最清楚、而又最容易理解的经验之一.在体验环境时,审美融合普遍发生,并且出现于艺术语境之外,这一事实必然促使我们将美学理论扩展到艺术领域之外,从而扩展到广泛的环境情境;审美融合也由此对传统的"审美无利害性"、"审美静观"等构成了重新修正和反思.从理论上说,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城市环境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人建环境,城市环境的审美价值要远远大于通常说的"城市美".更进一步说,城市美学也必须考虑消极或负面的审美价值,"消极审美价值"可以启发我们创造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否定美学",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思今天的城市美学.同时,在研究城市美学问题时应将生态学与"融合理论"结合起来,在一个富有人性且功能正常的审美生态系统中,城市景观并非外在环境,在城市规划中认真考虑审美融合,将是城市景观人性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审美活动的主干是审美体验,必须从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相贯通的观点来把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源发于现实的生命体验,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现实的生命体验并不等同于审美体验,需要下一番提炼与纯化的工夫,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这一从生命体验向体验生命的转型,亦即审美体验的生成.生成后的审美体验更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衍化过程,即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而审美活动的总体功能便在体验生命以感发生命之中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审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美学,尤其是艺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是贯穿于创作、欣赏、消费及传播之始终的精神活动。每一种体验都是在生命的连续性中产生,并且共时性地与其自身生命的整体关联。体验的操作具有明显的回溯性和超越性:既是对生命的返回,又是对生命的超越。审美体验在建构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确证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西方当代体验美学,是以批判一切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它要消除主客体的简单对立,确切地说,就是要消除审美客体化的思维.体验美学认为审美对象既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又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利普斯说:"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喜,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我在我的活动里面感到欣喜或幸福."体验美学和体验观念对艺术创作有很大影响.对于动画创作和欣赏来说,体验美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从体验美学考查数字动画这一新兴艺术类型将是一个新的视觉.  相似文献   

5.
论审美体验的性质及其中介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体验的性质与人在体验时总是“身”“心”并用相关,审美体验的中介性意义与任何体验都是这样或那样的体察和验证相关。而审美体验的性质及其中介性意义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体验,就在于审美体验之“设身处地地想”更多地带有想象和联想的成分,而其“感受活动效果”更具有全面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的实现强调媒介与人的紧密关联,"体验"则成为这种关联的重要呈现。全媒体体验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其既是人对于外界事物的直接反应,也是人与事物互动产生的身体和心灵状态。对全媒体的认识可以超越媒介功能,转变为人与全媒体共享时空的整体"生命之流"。全媒体体验从感觉经验出发,开辟了审美实践的新路径,打开了体验者新的生存空间。文章探讨了全媒体体验作为身体体验、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的审美类型,以探索人通过全媒体实现审美的新路径,试图为新技术引发的媒体生存变革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具体的审美体验产生于美的形象的形成过程之中,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也可理解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欣赏,即个体的人站于族类立场上的孤芳自赏。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想象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对象性存在和对象的“生命表现”。而以偷窥为视角,作为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契链点,它们之间的和谐则为之打破。偷窥中的体验冲突是它内在的关系模式,故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则以心灵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一方,以心灵的产物为另一方,二者之间的对立程度的深刻和尖锐使任何消除这种对立的希望都变得沉重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美学表现出明显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特征,就是重视审美活动中的体验.中国古代对体验的重视既表现在审美认知活动中,也表现在审美创作活动中,更表现在审美接受活动中.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说,这种对体验的重视使中国古代审美接受批评缺少理论色彩,具有明显的形象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我国电视剧的艺术研究中,"审美现代性"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其中,现代性体验是审美现代性研究的逻辑起点;"春天中国"是现代性体验的中心幻象;"憧憬型"、"感愤型"、"回瞥型"是现代性体验的三种表现形态。就艺术研究而言,着意于审美现代性的现代性体验研究为分析和阐释"现代"这种审美新质预备了广阔的美学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发生了诸多重要的嬗变,在汉语作品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汉字图像"的出现、彰显甚至僭越。"汉字图像"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即汉字"造景"、多向汉字、字图互文和汉字多媒体,前两者主要侧重于汉字"能指"本身的变化,后两者则代行文字的种种功能,是一种作为文字的图像。这种"汉字图像"的融入不是简单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态的变化,它切切实实地导致了网络文学发生一系列审美嬗变,即审美话语的转换、审美特性的革新和审美体验的嬗变等,也必将对汉语写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艺术视角的解释愉悦与审美愉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中的审美愉悦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原因,但审美愉悦仅仅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一部分,不能用审美愉悦覆盖艺术所提供的精神愉悦整体。审美愉悦之所以会覆盖艺术整体愉悦,原因有二:一是在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关系上,艺术的审美理论成为艺术理论的替代;二是在艺术实践上,用审美经验覆盖艺术经验。艺术鉴赏本身具有理解的性质,在艺术理解过程中更具有精神的满足感,这也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来源之一。在艺术理解中,解释的愉悦和审美的愉悦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对影像的理解是电影艺术研究逐渐由客体影像研究向主体受众研究转变的过程,其对电影受众的窥视审美体验的重视是一种辩证的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将银幕隐喻为“镜子”阐释了电影受众窥视审美体验的发生机制,而其对电影——“梦”的理解更成为电影受众窥视审美体验发生的关键。电影受众窥视审美体验的发生是受众以窥视为心理基础,以认同为心理机制的重要观影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古诗十九首》,它表现了一种哀美的美学风格,原因之一是受当时社会审美风尚的影响。以哀为美,追求哀情的表现,最初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后渐渐渗入到文学艺术中,汉代的风行不衰。原因之二是受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的影响。作者的人生经历中不仅仅只有痛苦哀怨,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却是相同的,这说明作家的审美趣味的指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苏状 《北方论丛》2007,(5):79-82
赏的审美意义在魏晋南北朝已确立,然"闲赏"作为一复合范畴主要出现于唐宋以后的诗文中,尤其在明清系统品赏著作中作为章节命名使用。对"闲赏"范畴"文脉"进行简要梳理,可对照出明清文人所言"闲赏"之独特内涵:一方面,明清"闲赏"对象上的世俗生活性,使"赏"更具"闲"意,另一方面,"闲赏"范式上于感性形式中见雅趣的现代审美性,又使明清"闲赏"有了"以俗为雅"的倾向,遂与当下"日常生活审美"构成一种"形似神异"的映照。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要求创作者必须贯彻自由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审美道德意识生成在创作中具有特殊性,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作者的,而应是创作者内在的生命自由意识向艺术的体验性生成。审美意识的体验性生成,是生命的"敞开状态",道德意识则使创作者处于生命的约束与责任担当状态。所以,从生命本身出发,就可以看到:审美与道德之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生命内在力量的互相激活的关系。只要寻求生命自由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艺术就能展示出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河内竹林的自然发展概况,以及竹子所具有的简劲素雅、刚直有节、临空横展、华贵纯净、凌霜傲雪等特点及其"比德"意义,契合了七贤的道德审美理想,成为他们完善自我人格的一种自觉追求。河内竹林也因此成为"君子林"、"竹子林"和表达隐士心境的特定符号,同时七贤的竹林之游又丰厚了河内竹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式,既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也给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传播导致审美接受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欣赏方式:由书面阅读转向读屏方式;二、接受模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互动接受;三、接受心理:由沉静感悟转向沉浸体验。网络传播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仍是一个需要关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审美文化呈现出商品化、感性化、全球化、图像化的新特征。诞生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电影,凭着它与生俱来的商业娱乐性、再现现实的逼真性,成为当代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一方面它受到当代审美文化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它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审美经验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自由表达观点、平等交换意见的社会场所,一个时代的"公共领域"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起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经验"的形成。在古希腊城邦制度中,以广场为核心的"公共领域"起着集合公民意见、统一城邦意志的作用,这种政治上的民主博弈与当时悲剧和雕塑艺术中个人与群体、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是一致的。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文化环境下,以教堂为中心的"公共领域"受到了严重的异化和扭曲,这种信仰上的约束、钳制与当时音乐和建筑艺术中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情绪是一致的。在现代民主社会的环境下,以议会为核心的"公共领域"起着平衡左右政党、稳定社会局势的作用,这种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相互制衡与当时文学艺术上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互对峙是一致的。在后现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公共领域"也出现了多层、多样、多元的复杂局面,这种无中心、无边界的状态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