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居安与韩胄以及与史弥远的斗争 ,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清正刚直的官员与贪贿腐败、专权祸国的权臣之间的斗争。本文对王居安关于开禧北伐的几篇具有远见卓识的奏疏及他对韩胄、史弥远的政治态度进行了评述 ,肯定他以国事民生为重的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一“诗外有事”与“诗中有人”大家都知道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问题在于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是停留在爱国诗句方面,而没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我们从什么具体事实,来证明这一点呢?我们必须了解这一个问题,然后对于陆游的作品,纔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因为一位空口呼号的诗人,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没有思想基础的作品,也必然成为“枵响”,在价值上蒙到不利的影响。陆游本人对于这点是有深刻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3.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就任总统宣言》中,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坏障碍,促成统一,巩  相似文献   

4.
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第一军和胡景翼领导的国民军第二军在北方抗击、牵制着近50万奉、直、晋、鲁各系军阀势力,通过南口大战、西安解围、甘肃平乱,继而挥师东进,与南方国民革命军遥相呼应,会师中原,为铲除北洋军阀,完成北伐大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民军所以能目标明确地策应北伐,并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是与李大钊自始至终的艰苦努力分不开的。 一、确立“联合国民军,打倒段奉”的正确策略 随着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国民军和奉系张作霖的不共戴天之敌——直系军阀倒台,国奉双方暂时维系着表面“合作”的局面。当时冯玉祥请段祺瑞出山维持政局,段却与张作霖暗通款曲,排挤冯玉祥。奉系15万大军三次进逼京畿,其武力称雄、席卷全国的野  相似文献   

5.
姚雨平,字宇龙,号立人,广东平远县人,因此人们亲切地称他“姚平远”.青少年时就初具爱国思想,1905年考人黄埔陆军中学,一面学习军事,一面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加入同盟会,任主盟人及军事联络员,1911年3月,参与领导黄花岗之役.起义失败后,赴南洋募捐革命经费,发展同盟会员,动员爱国华侨回国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北伐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由于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了以人谋智计安天下的路线,替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蓝图,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得以实现.诸葛亮被目为智慧的化身,认为他的“权智英略,有逾管晏”.但后来诸葛亮北伐,手握重兵,却未建奇功,在当世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吴国大鸿胪张俨所作《默记》,在《述佐篇》中就提  相似文献   

7.
8.
辛弃疾的赋闲与诗意栖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一生4次赋闲,总计达23年之久.在赋闲期间,他失去了为国家在一线施展才华奋力拼搏的机会,这是历史造成的个人悲剧.然而,赋闲时期又是辛弃疾词创作的高峰时期,他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舞台上.辛弃疾的词作有一大半创作于赋闲时期.赋闲时期的辛词,既有婉约的作品,又有豪放的篇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辛弃疾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9.
朱熹与辛弃疾相知甚深,交往甚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交游事迹、思想碰撞、情感体现进行系统的述考,有利于朱、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1924国民党改组之后,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国民党领导人,对民众运动作用的认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在北伐之前即开始大力从事民众运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时期,国民党开展的民众运动已具有一定声势,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方面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相对而言可说成效最为显著,青年运动也不乏影响,其缺陷主要是呈现出分裂现象,妇女运动则处于萌芽时期,商民运动的发展最为薄弱,主要仅限于广东一地.尽管如此,国民党致力于开展民众运动的举措,对于促进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北伐目的论析李兴斌,温玉川北伐曹魏是诸葛亮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活动之一。然而,关于北伐的动机与目的,却迄无定论。传统的观点认为,诸葛亮所以连年动众,屡伐曹魏,其真正的目的是"以攻为守"。近年,有的学者又提出,北伐的目的乃是"蚕食雍凉,广拓境土"...  相似文献   

12.
论辛弃疾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不仅以其全部心力投注于词之写作,而且其志意与理念在作品中得到了本体之呈现。辛词中之感发,原是由两种互相冲击的力量结合而成的:一种力量是作者内在的“感物之心”,另一种力量是外在环境的“感心之物”。辛词之感发的本质,虽以英雄失志的悲慨为主,然而辛词在风格与内容方面却又表现出多种不同样式与不同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雍熙北伐,是宋辽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北伐之后,宋辽长期对峙。歧沟之战,是战争史上的重要战役。本文重点探讨北伐失败的原因与后果,战争的性质与必要性。所及论点,多与前人及流行看法相异,以求探索。 一 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经过多年准备之后,决定倾全国之力,大规模北伐辽国。北伐之前,“初议兴兵,独与枢密院计,中书不予闻。”这样的军国大事,不与掌管国家行政的中书研究通气,怎能协调同心,一致对外?所以,战后田锡就曾上奏,批评宋太宗:“岂有议边陲、发师旅,而宰相不与闻!”所谓“独与枢密院计,”也是走过场。这样,在北伐之前,就已种下了败根。之后,宋太宗又擅自决定兵分三路:宋军大部由曹彬出雄州,取涿州,攻幽州,由潘美出雁门,取山西北部,由田重进出飞狐,为中路;三路兵马会师幽州(今北京市,辽为南京)。行前,“太宗谓曹彬曰:‘联令潘美出雁门,先取灵、应,卿以大军声  相似文献   

14.
孙柏楠  ;吴东升 《理论界》2014,(5):125-127
本论文主要论述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之比较,系统地从三个方面分析: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不同之处;造成其词不同的原因;李清照与辛弃疾词相同之处。从而更进一步领会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特点,让我们认识词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两种迥异的风格,力求对我们更好地领会和鉴赏宋词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与朱熹的交游关系对辛弃疾思想人格有深刻的影响。研究辛、朱的交游关系可为揭示辛弃疾中年后的心态、思想 ,特别是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人格特征的成熟及揭橥南宋中后期上饶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思潮 ,提供一个特定角度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过是南宋有济世之志的诗人,与同时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有直接交往。《宋史》因刘过始终未官而没有他的传,辛弃疾传里也无一字涉及刘过。刘辛关系如何?历来说法不一。本文试在这方面加以探讨。 一、两人交游实况 刘过与辛弃疾在何时何地开始直接接触,基本上有三种说法: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12):184-190
北伐后秦,是刘裕代晋建宋的最后准备,除却建构取信朝野的疆场功勋以外,刘裕在文化层面上也为禅代做了诸多准备。研究者多从军事与政治的层面加以关注,而对于其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则鲜有论及。历经北伐后秦,士族文人逐渐由门阀政治的操控者演变成了皇权政治的臣服者,同时也由文化的主导者转变成了皇权体制下的御用文人,士风与文风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士族文人是晋宋之际文化发展的主要代表,其士风与文风的转变体现了晋宋政治文化变革的基本规律,也预示了刘宋乃至整个文人士大夫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七年五月,武汉政府继续北伐。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陕东进,配合作战。直吴,奉张北洋军,在国民革命军的夹击下,不足二十天,相继溃败。奉军退守豫北,吴佩孚亡命入川,北伐军与冯军会师中原。但是,犹如前期北伐的结局一样,仗打胜了,革命失败了,革命军变成了反革命军,北伐嘎然而止,卷旗撤兵。 北伐军何以能够速胜?胜利之师为何又突然中止北伐?本文试作回答。 一 武汉政府北伐,战场在河南,中原形势的利弊,与北伐军的进退成败,息息相关。 一九二六年九月,北伐军进占武胜关,战场推进到了鄂豫边界。退至河南的吴佩孚,虽仍有兵马二十万,但已是强驽之末了。内部四分五裂,乃至火并内讧。 穷途末日的直吴军,这时约有十派: 一、靳云鹗部。四个师,二万五千人,主力驻信阳。靳非吴氏嫡系,只是在北京政变直系跨台之后,他仍在河南保有一师人马,才被吴佩孚所重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出现一个具有诡论意味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人因为对政府甚至政治的整体失望,转而探索“文化”方面的深层变革;另一方面,学生运动又使前此大受青睐的“个人”开始淡出,思想和行动都转而朝着强调群体的方向发展,不少知识精英关注的重心开始由文化向政治转移。到五卅运动之后,此前处于竞争中的各倾向基本有了结果:群体压倒了个人,政治压倒了文化,行动压倒了言论,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其间文化与政治的关联互动,应结合起来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就在北伐正式出师的前两天,即1926年7月7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出了陈独秀的一篇文章《论国民政府之北伐》①。此文一出,各界哗然,国共两党内部更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主席张静江书面指责共产党是破坏北伐,蒋介石在公众集会上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声言一定要制裁中共,并禁止购买《向导》报,所以这篇文章在当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史学的研究领域,台湾学者认为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是反对北伐的,其文章挑拨人民与国民政府间的感情,破坏国民革命。国内史学界也以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