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回归是1997年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地理、人口、历史三个角度阐述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论述英国通过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和“租借”香港地区的史实,以及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政府为收复香港而进行的努力和斗争,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完成收复香港、统一祖国的历史重任,“一国两制”是实现香港回归、统一祖国的最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国强占香港到中国收复香港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回顾,说明落后要挨打、强国无外交的真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才能实现香港回归。同时提醒人们,毋忘屈辱历史,努力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3.
悠悠岁月,百年期盼。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的国耻。香港回归祖国,迈出了以“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神圣一步。澳门也将回到祖国怀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香港被英国掠走之后,中国人就开始了让香港回归祖国的种种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暂时维持现状不变”、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当收复香港的条件渐趋成熟的时候,邓小平“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首先付诸于收复香港之实践。在与英方交涉的过程中,邓小平、中国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对于香港的主权意识,终于促成了香港回归的起步。  相似文献   

5.
国民政府顺应民意也曾为收复香港作过努力,但两次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其教训是深刻的。在香港回归之时,记取历史的屈辱与教训,是为了更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和平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历史赋予当代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地挑起了这一历史重任。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现已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台湾问题也一定能够圆满解决。中国人民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任何分裂祖国、逆祖国统一潮流而动的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和民族的败类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本世纪末举国欢腾、全球瞩目的历史盛事。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迈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在英国强占香港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历届政府曾多次试图收复香港,但都因为中国贫穷衰弱,而未能如愿。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科学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才顺利回归。香港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虽有不同之处,但两者有很大的共性,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统一,目前两者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完全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因此,香港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共时性和时代性特征,这是它可以传承和创新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执政目标和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可以担当起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把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高潮。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也促使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与中共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的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使毛泽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思想,并引导中国人民最终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证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百年历史经验提出的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指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内涵丰富,蕴涵了党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历史大势的精准把握、历史主体的自觉尊重、历史挑战的勇敢应对、历史重任的自觉承担等内在特质,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把握其内在结构。新时期,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1.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于1841年1月25日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占该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军于1860年强行占领九龙。同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制占了九龙。1898年6月,在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背景下,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条约,租借了“新界”,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收复香港是中国人民的宿愿。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旧中国的统治者们也都做过收复香港的尝试,但皆未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今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一日,福建省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本校举行。会上,一百多名中外学者就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郑成功的抗清活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与会同志高度评价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的伟大业绩。有的同志强调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有利于日本、朝鲜等国的发展,对华侨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因而对亚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有的外国学者指出,郑成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也是十七世纪世界上的人物,他在发展世界海上贸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19世纪中后期香港割让给英帝国主义的经过,以及自香港沦丧之日起的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及政府为了收复香港而进行的种种努力乃至流血牺牲。重点论述了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实现了香港的平稳过渡,百年梦想,终于成真。本文强调:香港的顺利回归,中国的强大是其基础,而“一国两制”的构想,则是其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基于美国的战后世界战略目标,曾多次以不同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迫其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敦促英国战后将香港归还中国,并要求蒋介石政府收回香港后宣布其为世界自由港。但日本宣布投降后,继任的杜鲁门政府却一改美国支持中国收复香港的既定政策,转而支持英国恢复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国乘胜收复香港的计划功败垂成。其客现原因在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主现原因在于美国政府欲保持与英国的合作,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势力以及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的重新抉择。  相似文献   

15.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来自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踏上新的历史征程的时候,回顾中国共产党风雨60年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的主要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启示,是理论界当前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应对充满机遇与希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21世纪,肩负起民族振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6.
自1841年1月25日英军占领香港岛,到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历史转过了整整156圈年轮。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围绕香港的沦落与收复,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各个历史时期几度较量,历尽坎坷曲折,终于洗雪了中华民族蒙受的历史屈辱,这段特殊的外交历程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铭记、深思。一、前半个世纪:从昏庸无能到迫于无奈1841年卫月25日,当英军根据非法的《穿鼻草约严在香港岛赤柱登陆时,清朝政府并不准备对英国割让土地。道光帝命荷善与英人谈判,并惩办林则徐、邓廷板的初衷是免生“波澜”,“以节糜费”o,他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在此后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致方针和具体政策不断充实和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共两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人为的及历史的原因,台湾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中国共产党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呢?十五大报告指出: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中国由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种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由于是小生产者,受着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也看不清革命发展的前途,不可能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一定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但由于他们在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能完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割断关系,没有发动群众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所以,也担当不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那末,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仅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而且始终站在民族民主革命的最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艰  相似文献   

19.
李捷 《中华魂》2012,(4):60-60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重任,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的同时,便把荡涤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战略进攻以后,我军收复了大批城市,如何去接收这些城市,保护现有的生产力免遭破坏,迅速恢复城市秩序,这是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以农村工作为重心的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新问题。东北地区对全国来讲是解放比较早的地区,当时东北局在接管城市的工作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对其他战略区我军接收城市工作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1948年6月10日,鉴于辽沈战役即将开始,东北所有城市将被我军收复,为了保证接收城市工作顺利进行,中共东北中央局颁布了《关于保护新收复城市的指示》。东北局在该指示中总结了东北野战军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