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笔者的亲身经历,即对一个小孩使用的不文明语言,揭示目前社会上对汉语语言使用的不纯正性,以唤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此现象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好的养成学习并使用规范汉语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3.
<正>提起千里送鹅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下一句礼轻情意重,可是故事之初,是谁如此执著千里迢迢送根鹅毛?送的是曲颈向天歌的大白鹅的绒毛?还是癞蛤蟆想吃的美丽的白天鹅的羽毛  相似文献   

4.
曾经作为编辑在出版社实习,工作内容以文字校对为主,虽然工作量挺大,但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也不失为一份快乐。带教老师是位资深编辑,对旧书情有独钟。有次她在旧书店里淘到一本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初印本。书虽有些破旧,虫蛀得也比较厉害,但老师依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希望修复后能影印几册作为样品,即便市场价值不高,也还有收藏之用。于是我接手了《建国方略》的影印本  相似文献   

5.
陈染 《社区》2012,(8):61-61
我们中国人难有隐私权.也不提倡个人空间,这已众所周知。所谓隐私权或个人空间,是针对那些熟人、密友、家人或亲戚而言的。真正的陌生人,倒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是你的熟人、家人或亲戚,你内心的隐秘、你的时间、你的空间,就必须得对大家四敞大开.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2009,(2):6-6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工作,可以长期熬夜,可以节假日不休息,可以放弃娱乐和与亲友的团聚。他们爱岗敬业得有些‘疯狂’——就像一颗‘疯狂的螺丝钉’”。这是中国青年报给“疯狂螺丝钉”下的定义。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和腾讯网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6.7%的人表示自己有过“疯狂螺丝钉”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     
对于“我”(self)这个概念,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现代西方人的自我观基本上把”我”定义为一个有物理界限、独立存在、有认知能力并根据理性活动着的宇宙。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这个概念的解释却受到了挑战,安德逊(W.T.Anderson)在美国《未来》杂志1999年第10期上发表的《全球化社会中的“我”》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你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只要我的“民主”需要就是可靠情报“你与本·拉登有联系”只要我的“自由”需要就得赶快制造面对全世界的质问脸不红,心不跳仗着美元和舰炮伙伴窝边设秘牢飞机来去呼又啸反正我听不着人人自危遭窃听悄悄话儿也不放过话儿悄悄就不得了这个“邪恶”,那个“无赖”你还是撒泡尿把自己来照照到底谁是“无赖”@张天  相似文献   

9.
蒋平 《社区》2003,(23)
这天夜半,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将我从梦中惊醒,拿起话筒一听,是何副局长的声音:“小蒋呀,还没睡?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恐怕你今晚睡不着喽,刚刚散场的局党组会议决定,由你担任局办公室主任。我可是第一个推荐你的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至次年1月间,某省报曾就社会上出现的“仇富”心态展开讨论,意在沟通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然而有些言论实在偏颇,根本站不住脚。例如,有篇《“妒富”有三个病源》的文章,所论就难以令人信服。文章说,“病源”之一是封建社会豪强欺压百姓、为富不仁所造成的“妒富、仇富心理”,影响到今天的人们,使人们认为“大凡富人都不是好东西”。意思是说,并非富人可憎,而是来自历史惯性。仇恨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在那个时候是具有革命性的思想。然而,任何时候,欺压行为总要播种仇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首先富起来的人一概仇视(这种人…  相似文献   

11.
<正>五一节临近,我原打算写一篇歌颂劳动者的文章,但在搜集素材时与一些工人的交流,让我感慨万千,改成了这个题目。我问一个筑路的工人:"五一劳动节你们怎么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带来颠覆性变化,许多新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些一时的负面事象,比如“仇富”、“仇官”、“问题少年”、“医患关系”、“二代”类等等,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浑象”.从修辞批评的视角来看,这种“浑象”是因为语言标签化、语言对心理认知的导向性造成的.由此,我们必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澄清事象的本质,还原事实真实,倡导并培养积极健康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朱军:“屹立不倒”18年2015年春晚的8人主持人方阵算得上近年来主持人最“庞大”的一届了.但这在春晚历史上实在不算什么——主持人最多的一年是2000年,当年共有赵忠祥、倪萍、赵薇、温兆伦、王思懿、濮存昕、牛群、冯巩、杨澜、姜昆、周涛、朱军、白岩松、文清、赵琳、曹颖、李小萌、崔永元、文兴宇、鞠萍共20位主持人.而历届春晚中主持人最少的时候只用了1位主持人——1990年的央视春晚,只有赵忠祥一人主持.  相似文献   

14.
刘勰是我国最早标举“性灵”的文论家。他的《文心雕龙》不仅在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提出了本乎“性灵”而归于“自然”的文学观, 而且在操作层面上发挥了《周易》的“立象尽意”说, 创立了“综述性灵”与“敷写器象”相济相成的意象说; 发挥了儒道两派的“虚静”说, 提出了在“蓄素以弓朋中”的基础上“虚静养气”、“率情入兴”的灵感论。因此研究“性灵”说, 不宜忽略其开源发流之功  相似文献   

15.
"商",是一个简单而又玄乎的字眼,有一层"认知自我、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标准含义。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一个孩童从小就要被数番测量的、代表智慧程度的"智商"(IQ);几乎每一位老板始终反复提及的、控制情绪的"情商"(EQ);  相似文献   

16.
受日本3·11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故影响,在中国部分地区一度引发抢盐风潮。风潮平息之后,我们发现它竟是源于一则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传言,传言里说,吃碘盐可以防辐射,而核泄漏污染了海水,以后产的盐也不能吃了。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发生的抢盐风潮,不能不让每一个国人反思:为什么我们愿意听信谣言?同时,我们也要发问:谣言制造者到底是谁?他只是某个或某几个人吗?考诸一百多年来谣言在中国的传播史,在每一场大谣言的背后,不是简单的荒诞无知在作祟,更是一种集体心理的表达。而对待这种集体心理表达,则成为摆在当政者面前的双刃剑,处理得当,则成为社会重建的契机,而稍有不慎,又常常会引起社会崩塌,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7.
象世界大多数执政者一样,日本首相也有这种传统,即身边总有一些专门的顾问或顾问小组作为“智囊”,以便随时咨询。日本首相要把自己的意图变为具体的政策和计划,并不特别困难。这是因为日本拥有许多才华出众、知识渊博的官员,以及由此而组成的强有力的行政系统。但是即使如此,首相还是希望有私人顾问。其原因是,他们时常需要一些未经通常官场渠道过滤而富有创见的设想。换句话说,首相往往不得不对在野人士同官方人士两者的观点加以斟酌取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在临终前写过一组《挽歌诗》,他设想自己死后的凄凉境况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里问:陶渊明的“亲戚”是谁?“亲戚”指哪个范围里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78年版)说:“亲戚——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陶渊明诗中“或余悲”的首先应该是他的家人,不是“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人。现代汉语的概念套不进古代诗里去。  相似文献   

19.
史玉柱的巨人网络上市了,今后会需要多种题材以增强投资人的市场信心。目前,盛大陈天桥的做法是.找来传统广告人陈念端,深度开发网络游戏内置广告业务  相似文献   

20.
"乃父"究竟是指谁的父亲,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它既可能是指"你(们)的父亲",也可能是指"他(们)的父亲"或"她(们)的父亲",还有可能是指"我(们)的父亲"。因为"乃"作人称代词时,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还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而"乃"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常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