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民族素有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的传统.历史上,形成于不同年代、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犹太人社区出于犹太民族传统相互间建立起联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来华的犹太人之间也不例外.本文介绍的两封与中国开封犹太人有关的中文信函就是犹太民族这一传统的见证.一封由上海犹太人发出的信件清楚地表明犹太人之间的亲情以及对传统的执着和固守,而另一封由开封犹太人发出的信件则表达了当时开封犹太人对犹太民族传统信仰的感情和切盼能获得外界帮助的心情.鉴于这两封用中文撰写的信函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布,对于人们了解与之有关的历史,特别是开封犹太人当时的状况和要求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清代山西驼帮的对俄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山西的内外贸易很活跃。俟至清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时,巨商大贾辈出,商业资本雄厚,活动区域广阔,曾应时产生了两支势力颇大的商品转运集团,统称两大帮:一为载运各省货物至海口及日本贸易的“船帮”;一为懋迁各种货品至蒙古地区及对俄贸易的“驼帮”。其中尤以驼帮贸易为盛,其主力投入在恰克图的对俄贸易近两个世纪。本文仅就驼帮的对俄贸易史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俄黑龙江地区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个相邻的大国,有二百多年经济贸易交往的历史.茶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近 二百年间曾对中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黑龙江地区个出产茶叶,但通过该地区出口或转口的茶叶,无论在中俄黑龙江地区的贸易,还中在整个中俄贸易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力图反映由于自然条件和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区特定时期的社会基本状况和本质特点的时候,如何避免理论上的教条化(包括系统论等新方法)和只抓具体问题的琐碎研究这两个极端?  相似文献   

5.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 ,叶利钦时代 (1991~ 1999年 )双方在新型国家关系基础上发展了政治、经贸、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关系。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视角考察了这一时期中俄经贸关系诸问题。首先阐述了中俄政治关系状况及其对经贸关系的影响 ,着重说明这两种关系的辩证互动作用。其次分析了中俄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再次探讨了中俄经贸关系中几个主要的取得明显成效的形式。最后利用贸易额这一重要标志 ,并结合对前苏联时期中苏贸易状况及中俄贸易在俄罗斯的主要贸易对象国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的综合考察 ,肯定叶利钦时代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健康稳定的 ,不存在“滞后”问题 ,同时指出了中俄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清代台湾内山原住民地区最早的移民是前往此地贸易的商人,当时人称其为番割。他们学习原住民语言,携带盐布茶等货物与内山原住民进行贸易,并逐渐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内山原住民地区最早的移民。部分番割在贸易活动的同时也从事土地开垦活动,有时也带原住民出山参与汉族间的械斗。作为跨越语言鸿沟,将汉族与原住民两个族群文化联结在一起的中间人,满足了内山原住民对汉族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受到原住民的欢迎和尊重。他们在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叉点上,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官府的汉番交往模式,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7.
民族贸易,实质上就是在少数民族当中进行的贸易。它是在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生产形式、不同产品、不同生活习惯之间的贸易。它有国际贸易的性质,但不是正常的国际贸易;有一般商业的共性,但又有别于一般商业。用历史的眼光看民族贸易,它是一个特殊性的贸易形态。对于这一个特殊性的贸易形态,应有一个特殊性的贸易机构专司其事,并采取特殊的经营方式,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贸易活动。 本文试图借鉴历史上旅蒙贸易业的经营方式和方法,探讨现行的民族贸易体制如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研究回族和藏族——这两个在地缘结构上渗透、宗教信仰不同、经济上又存在互补关系的民族之间的贸易体系,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会为现实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回藏贸易交往过程中的认主仪式和保约,可揭示回藏贸易交往得以进行的社会基础,并对交往的结构和观念作出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毛皮贸易是北美历史上一种独特的边疆模式,美国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美十三殖民地与英国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在沉重打击了本地毛皮贸易的同时,却意外地给了魁北克毛皮商人机会,导致加拿大毛皮贸易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扩张。而在1783年《巴黎条约》签订后,美国和加拿大围绕毛皮贸易的争端直到1812年战争后,以加拿大商人最终退出五大湖以南地区而落幕。  相似文献   

10.
古丝绸之路在促进各国文化贸易交流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充分发掘好、利用好这个宝贵遗产,让"新丝路"、新亚欧大陆桥在推动世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做出更大贡献。这将使沿线国家和地区都从中受益,并对沿线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中朝传统贸易规模较大、贸易关系发展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朝贡、使行、边市、海上四种贸易形态,构成了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基本结构.其中朝贡贸易是主导的贸易形态,边市贸易和海上民间贸易自由度较高,海上民间贸易在晚清时期取代朝贡贸易成为中朝贸易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发展,有政治上求稳定与经济上求利益的双重动力因素,推动着中朝贸易在宗藩封贡体制下缓慢发展.明清时期的中朝贸易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保守倾向,但它维护了双方各自的政治地位和领土安全,有利于中朝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推动两国经贸交流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极其丰富的词汇中,“信息”与“情报”两词早已有之,它们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使用范围也不相同。由于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很少使用,因而没有引起人们对它们的特别关注和研讨。自从50~6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对这两个词的使用热潮,并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用得相当混乱,常在某些书报杂志中出现对同一类事物、对象分别用“信息”和“情报”两概念描述的情况。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也不利于国内外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学术交流,因而,尽快结束这种混乱状况,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造…  相似文献   

13.
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的,而这一状况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 ,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活动所承担的商业税收 ,包括国内征收与海外征收两大部分。国内部分 ,明清时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正常关税 ,或有从量税性质 ,按照海船容积载重量等作为计征标准 ,或有从价税性质 ,按不同商品价值价格征收不同的关税 ;一类为特殊关税 ,主要是地方政权及有关官员 ,巧立名目 ,征收各种特殊的商品附加税。总的发展方向是从过去的实物抽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货币征收为主。而海外征收的商业税 ,不同国家地区 ,不同时期 ,则有不同的税制 ,主要实行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两类 ,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税率不断提高。明清时期粤闽海商的外贸商业税收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粤闽海商在中国与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华商网络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通商贸易  在古代,中国、西亚、中亚、中东地区与地中海地区之间陆路与海路进行的贸易,在中国人与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不同民族之间盛行。这种超越国境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是世界上民族移动与宗教传播的一种“动力泉源”,也是华商网络的形成以及中国人向海外移动的起点。1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丝绸之路”是指以中国为始点,经由西亚与中亚而到达地中海东岸的通商道路。公元前60年,中国汉朝使者张骞最早开拓了以丝绸贸易为中心的向西方的通商道路。其后,这条通商道路发展为丝绸之路。实…  相似文献   

16.
豫北是商族早期活动的历史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商族的起源和商族早期活动的历史(这是史学界一直非常关注的两个问题,也是商史研究上的两个重大课题,而这两个课题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商族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史学界诸家向有争议,有北方说,山东说,关中说等等;对于商族早期活动的地区,史学界同样也存在着不少歧说。在此,本文重点拟就后一课题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湖广填四川"与美国"西进运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广填四川"和美国"西进运动"分别是中、美两国历史上对西部地区的移民活动和经济开发活动,政府在整个活动中通过实行优惠的政策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或支持、规范了移民的行为,保证了移民运动的成功.但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这两次移民运动的不同之处更多一些,它们对各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很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试析茶马互市对川滇藏边城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藏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成了血肉联系。两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即是相互交流的一方面,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上汉藏经济交流和繁荣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使一些城镇在川、滇、藏边兴起和繁荣起来。汉藏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在清代以后,两民族间的贸易扩大到了茶马以外的其它土特产品,无论是在贸易的规模上,还是在交换的种类上,都已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程度。早在唐朝以…  相似文献   

19.
高天琼 《晋阳学刊》2003,11(5):57-6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独立宣言》在制定的民族时代背景、精神内涵和理论渊源上具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历史命运大相径庭。从不同的理论酝酿历程、不同的理论宣传效果以及历史传统的因素等方面,可以论证两个民族对于两部文献的价值认同存在根本的区别,而这一区别也是导致两者不同历史命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中泰两国源远流长的往来历史中,两国间长期频繁而活跃的经贸关系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泰华经济的发展壮大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泰贸易在泰华资本最初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历史上带动过泰华许多行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泰华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与中泰贸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特别是新时期的中泰经贸关系对推动泰华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