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迁移到中国的越境民族。朝鲜族教育是在特定的、多元文化,尤其是在汉文化的激励、推动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朝鲜族教育史》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朝鲜族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部专著。这一部专著,《在中国朝鲜族教育史》编写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朴奎灿任文编,权宁河任副主编,许青善、姜永德负责统稿,延边大学民族教育研究室、东北朝鲜族教育科研所和东北三省部分同志合写,于1991年由东北朝鲜族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朝鲜移民向中国东北地区的迁移史,分析了从清朝末年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朝鲜移民潮,总结了朝鲜移民潮初始期、难民期和移民期的特点,根据建国后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了朝鲜族人口数量及分布变化;中韩建交后伴随着韩国对华投资的增长,越多来越多的韩国迁移者出现在中国大陆,进而形成被称为“韩国城”的族群飞地;从迁移时间、居民身份、流入区域、居留比率、迁移动机、迁移类型以及对移入地经济的影响七个方面比较了朝鲜移民与韩国迁移者的迁移特点。讨论了韩国人“身份”认同对其社会网络的影响及韩国人与朝鲜族的互动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朝鲜族的革命斗争史上,曾经有过两次“民族自治”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由东北朝鲜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反日团体领导的第一次“民族自治”运动,由于严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加上由于反日团体的阶级局限性,很快遭到了失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
50年代前半期中国朝鲜族小说的审美特征及其影响玄东彦著德铭译一50年代前半期,是中国朝鲜族小说文学的鼎盛时期。当然,中国朝鲜族小说创作,并非始自解放后。解放前,由朝鲜入境的许多朝鲜人小说家也曾从事过小说创作。他们曾创作出了诸如《绿满大地》(小说集)等...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东北朝鲜族的国籍演变过程,是清政府、奉系军阀、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对朝鲜族人民进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血泪史.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才能使东北朝鲜族人民同全国少数民族一样,获得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6.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朝鲜族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研究中国朝鲜族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自我意识、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朝鲜族是在朝汉双语双文化基础上学习英语,因此在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朝鲜语和汉语的双重迁移。朝汉双语人完全有条件调动已掌握的两种语言的知识系统,进行英朝、英汉双重对比分析,从而引导双重正迁移,努力减少负迁移,有效地促进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论伪满时期日本对无籍朝鲜人的就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日本宣布在伪满洲国"撤销"治外法权,给东北朝鲜族社会,特别是给占有很大比例的所谓无籍朝鲜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日本为了稳定东北的社会治安,让无籍朝鲜人就籍,而其效果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国民党“政治土匪”利用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对东北朝鲜族人民加以迫害,使他们流离失所。相反,中国共产党自六大以来一直把东北朝鲜族作为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他们加以保护,歼灭了在朝鲜族地区胡作非为的“匪帮”,进行土地革命,让朝鲜族人民分得土地,提高了朝鲜族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了我党传统的民族平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这期原文刊登“并肩征战五万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朝鲜族”一文,这篇文章,证实了朝鲜族人民在解放全东北以至全国的战斗历程中的卓越贡献。我们刊登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让全国人民了解中国朝鲜族的确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在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应当有它的光荣地位。  相似文献   

11.
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就开始在朝鲜半岛传播和发展,对朝鲜民族居住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从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陆续有朝鲜族人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聚居,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意识,风水观念持续顽强地发挥作用,指导他们进行居住环境的选择设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因此,探讨风水观念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环境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对今后更好地进行朝鲜族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朝鲜族人群为调查客体,从基督教信仰的视阈出发,以朝鲜族的身份认同对象所涉及的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朝鲜半岛的同源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三个层次为内容,阐述朝鲜族认同的现状,分析朝鲜族认同背后的因由,总结基督教对于朝鲜族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沈阳市朝鲜族群体基于共同的族源、血缘、语言等因素,在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向等层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了把在东北的原朝共党员接纳为中共党员,确认在东北的朝鲜人民为中国公民两个重要决策,这对东北地区朝鲜族人民的命运前途,对东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去哈尔滨之前,对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几乎一无所知。当然,对有相当的朝鲜族住在东北,这一点还不清楚的。在以前模糊的印象中,朝鲜族和西南各族不同,具有和汉民族相似的民族文化,逐渐向汉族社会同化,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矛  相似文献   

15.
1907年8月,日本在东北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龙井设立“统监府间岛派出所”之后,便开始进行对朝鲜族的教育渗透,以便最大限度地“怀柔”和利用朝鲜族扩大对东北的侵略。20世纪初,日本对朝鲜族的教育侵略,主要是通过殖民主义教育机关及补助学堂的设立、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的推行、对朝鲜族民族主义教育机关的控制与取缔等途径来进行的,而且其教育宗旨始终未离“忠良臣民之养成”的殖民主义教育之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族迁入史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个阶段略述了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关于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朝鲜人;弛禁时期朝鲜人的迁入和中国朝鲜族早期历史的开端(19世纪40年代─1880年);开禁时期朝鲜人的迁入(1881年─1931年8月)。  相似文献   

17.
我校纪念朝鲜、韩国中国朝鲜族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中国朝鲜族研究中心于1995年1月10日召开了成立五周年纪念座谈会。校内外教授、专家、学者60多位参加了会议。在会上,研究中心主任郑判龙教授做了工作报告,校领导充分肯定了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朝鲜族是历史悠久、勤劳勇敢、重视教育、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他们在旧社会历代反动统治的民族歧视压迫下坚持斗争保存了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他们同兄弟民族一道用血汗开发了东北黑山白水。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1932年坚强的东满游击队和1933年强大的盘石游击队、珠河游击队、密山游击队、汤原游击队、饶河游击队都是由朝鲜族同志和革命的朝鲜族群众创建起来的。后来发展成为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六、七军,就在第五军里也有不少优秀的朝鲜族同志”(周保中)。九、三抗战胜利后整个民族站到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朝鲜族既是“跨境民族”,又是“迁移民族”。从“跨境民族”中可以看出它的分布空间及其与相邻国家之间的往来;从“迁移民族”中也可把握它形成的历史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沈一鸣 《社区》2004,(6):22-22
近年来,一支由8位朝鲜族老妈妈组成的舞蹈队活跃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长白山下的金达莱》成为她们的保留节目,倾倒了无数观众。这些老妈妈都是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馨泰花苑的住户,老家在东北延边、通化、白山等地,近年来随子女移居苏州。据舞蹈队队长金春花介绍,朝鲜年轻人大多精通汉语和韩语,如果有较高的学历,在韩资企业往往能如鱼得水,成为高级管理人员,苏州的韩资企业吸引了众多东北来的朝鲜族青年,也有一部分朝鲜族青年看好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自己创业,在苏州经商、办企业。金春花的大儿子就在苏州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