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国以来,对于《诗经·周颂》,论者们不是说它“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就是说它是“一种呆板的说教”;更有说它“内容充满着反动思想和迷信色彩”,“是应该坚决扬弃的糟粕”。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有失于偏颇,不合乎历史辩证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具体地说,就是从西周初年人与神的关系的递嬗、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变革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周颂》实际上是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对于《诗经·周颂》,论者们不是说它“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就是说它是“一种呆板的说教”;更有说它“内容充满着反动思想和迷信色彩”,“是应该坚决扬弃的糟粕”。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有失于偏颇,不合乎历史辩证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具体地说,就是从西周初年人与神的关系的递嬗、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变革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周颂》实际上是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从大爱精神的普遍性来说,大爱精神是整个人类的"类特征",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大爱精神。从大爱精神的特殊性来说,大爱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又是一个有条件的、相对的历史过程,阶级社会的大爱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都是普遍的大爱精神的特殊形式,有着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苏州观前街是国内著名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它以浓郁的苏州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奠定了其在苏州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浙商大批进入观前商圈,观前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地方政府应积极寻找对策,如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经营特色商业街、大力提升文化品位等.以保持观前商圈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评价地区优势,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挖掘其潜力,对于科学地制定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计划,确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所谓地区的优势,是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在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使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与其它地区相比,在该地区发展某一经济生产部门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二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验的积  相似文献   

6.
苏州具有 2 5 0 0多年的历史 ,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为苏州文化强市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苏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 ,构建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努力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7.
营销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营销的文化透视 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人类历史有多长,社会文化的源流就有多长;人类活动的范围有多宽,社会文化的边界就有多广。为时不过百年的市场营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新兴领域,同样也从长度和广度方面反映了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9.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它是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开始的.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转化而来的.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一切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大约从一百七十万年以前起,我国就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他们留下了原始社会的遗迹.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省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和遗物,这些发现,说明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诗是令人起敬的。诗是一种带有神秘性的艺术。它的头上之所以有一层神圣的光环,是因为它真实地揭示了人类的心灵。我认为,与其说诗是生活的反映,不如说诗是人类精神的镜子。自古以来,没有哪一种艺术象诗这样与人的心灵靠得如此之近,并且它本身也无所不在地渗透于人类多姿多彩的心灵。甚至可以说,诗的历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诗歌是人类的心路历程。从《荷马史诗》到波德莱尔,构成西方人心灵发展的历史。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向往、理想、性格和人生信条都在这里生动地体现出来,诗歌简直就是西方人的精神发展的历史。外…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舒适的追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息息相关,某种意义上说,“人欲横流”正是物质文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克罗累(J.E.Crowley)在《美国历史评论》1999年6月号上发表《感知舒适》一文,对近代欧美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意义进行考察。 通过分析18世纪北美殖民地社会的物质文化和政治经济状况,克罗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物质享受欲到底有多自然?据他认为,18世纪北美人生活的舒适标准所以是一个历史问题,正由于他们与18世纪以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舒适标准是何等相似。他发现,物质享受——自我对身体与其贴近的物质环境的关系感到满足——是荚美文化的一个含有革新精神的方面。“舒适”(comfort)一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去年3月,在南京江宁县汤山镇首次发现出土古猿人头盖骨化石,据测定,距今10万余年,对研究古人类在长江流域的活动具有重大价值,在古生物界引起轰动。江苏是中国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建省始于清代初年,至今也有320多年历史,取江宁、苏州府的首字而得名。 江苏省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保存人类文化和智慧结晶的重要场所,那里有纪录着时代历史和人生事业历程,闪烁着晶莹洁白光华的优秀典籍,是人类知识交流的中心,是人们共同使用人类的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中心。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 图书馆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传播革命真理的书刊,启发和引导了成千上万的人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作者的创造活动紧密相联,又不可替代。人类的精神产品生产包含着编辑的独特贡献,编辑劳动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意义。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精神生产的规划、设计,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以及促使精神产品的文化信息增殖,扩大传播的社会效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志光 《源流》2014,(11):10-11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谷地,属国家南岭生态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该县是新丰江上游重要集雨区,肩负东莞、惠州、深圳、香港及广州部分地区共4000多万人用水的重担,是粤北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早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受邀到连平调研时便感叹:连平是一个好地方,生态环境好,应该把它作为珠三角后方的一个花园,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示范区。2012年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献是知识的物化 ,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地方文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前景。一、地方文献的含义所谓地方文献 ,是指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各种资料。换句话说地方文献是文献内容主题涉及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一种信息资料。它与地方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各地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各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无不受本地区历史、民族、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7.
苏州评弹是我国极富盛名的江南地方民间曲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代表性艺术形式.历史上,评弹曾作为民间艺人的安生谋命手段,它虽不具有主流文化的正宗血统,但却始终与文人文化和民间俗文化保持着深厚的渊源和联系,因而它一直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路径.书目文本传承在苏州评弹的文化传承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其形成、演变、创新、发展、延存、保护的重要见证.揭示评弹书目的传统传承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干旱和极度干旱的荒漠区。总面积为2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9.8%,为本省的一个最大自然区。全区364万多人,每平方公里平均13.5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但人口多集中于小片绿洲的灌溉农区,而这里的耕地只有974万亩,因此,许多地方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达500多人。所以,绿洲农业是荒漠地区的精华,它不断地、大量地为我们提供生物产品,是一个人类所需要的、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试析南诏的语言段伶南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权。它在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土语的地区得以巩固和发展,其语言观及语言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问题。以史为鉴,或许对我们认识当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益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南...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化,是长时期内大群集体的公共人生;文化模式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它是和文化、文化模式的概念一脉相承的,人们在对某种文化模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体味、践履中形成了文化自觉。目前,学界从多个层面揭示出文化自觉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理性认识,对文化发展条件和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承担。每个人只有达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从根本上培养起自身的学术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学术品格。一个人良好学术素养的生成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