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中国文学学会199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2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广州、汕头、佛山、江门、南海、顺德等地的70多名学者、专家参加会议。20多人递交了学术论文。我校陆一帆教授提交《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论文并在会上作了发言。暨南大学杨嘉教授、毛庆其副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柯汉琳讲师对陆一帆的观点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2.
汉文系七七级同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文选读》课学习了马克思《致拉萨尔信》后,根据马、恩有关悲剧问题的论述,举行了一次“社会主义时期悲剧问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发言踊跃热烈,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深入。重点讨论的问题有:“社会主义时期悲剧创作的美学价值”、“社会主义时期悲剧的成因”、“恩格斯的悲剧论断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社会主义时期悲剧的特点”等。现将讨论要点归纳如下: 一、大家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悲剧产生的范围虽然大大减少了,但产生悲剧的土壤并没有完全消失,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大量悲剧的实际生活就可证明。文艺应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悲剧作品的创作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应予支持。好  相似文献   

3.
由中山大学中文系陆一帆教授主编的《文艺心理学丛书》是一套体系完整、学科齐全的大型系列丛书。1988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笑的心理学》、《观众心理学》,最近将由海南三环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有《民族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探胜》、《艺术情感学》、《音乐心理学》,《喜剧心理学》,《悲剧心理学》、《中国文艺心理学史》、《实验审美心理学》等8部,还有多部以后将陆续出版。由陆一帆教授主编的《美学原理学习参考资料》上、下册最近已由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为配合《美学原理》课的教学而编写的,资料性、工具性强,既便于查  相似文献   

4.
从黑格尔到马、恩、列,中介都是作为事物联系、转化的桥梁或环节来阐释和使用的,普列汉诺夫始将其和社会心理连缀,使之具有了文艺等的直接根源的涵义。陆一帆同志进而更为明确地将中介表述为直接源泉,并且在普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的命题.社会心理中介说的理论建树意义是明显的,但其局限以至混乱也不容忽视.社会生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范围使用.有不同所指,陆一帆同志的论述由于未作区分而显得含混以至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的“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于2001年6月26—27日在石家庄市华药大厦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学者共有36人,收到论文28篇。与会学者围绕“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6年学术讨论会于5月19日在贵阳花溪举行开幕式。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燎荧致开幕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征到会讲了话。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顾问康健、贵州大学校长代表有关单位向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正式代表有60余人,收到论文近30篇。代表们在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中,围绕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论社会主义文艺观念,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于5月20日在遵义结束。这次会议由贵州大学中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遵义师专中文科负责筹备。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从一九五四年范文澜同志提出汉民族形成于秦汉之际以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民族”一词的确切涵义,一九六二年初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民族译名统一问题的讨论会。继而又在《人民日报》上先后发表了章鲁同志的《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翻译情况》和《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两篇文章,明确提出了民族形成于古代的论点,从而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最近连续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古典文学的共鸣问题。参加讨论的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各抒己见,热烈争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讨论逐渐走向深入,各种论点也渐趋一致。《文学评论》1960年第五期上曾发表了柳鸣九同志的《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一文。文中认为只有读者和作  相似文献   

9.
读茅盾写于一九三八年二月的《“抗战文艺展望”之发端》,有点点感想。 《发端》涉及了抗战文艺运动形成的时限问题,其中有这样两句:“抗战以来,我们有抗战文艺作品,然而没有抗战文艺运动!”意思很清楚:在“展望”抗战文艺的当时,抗日战争虽早已全面展开,但抗战文艺运动却还没有形成,抗战文艺作品的出现,并不表明抗战文艺运动的“存在”。 对这一论断,《发端》有所解释。“所谓‘抗战文艺运动’,不是多出些文艺刊物,多发表些作品之谓,而是就现实中看清了何者是中心问题,问题的实际怎样,然后由此而决定文艺工作的方案。有了这样的方案,然后文艺工作者不会在心中浮起了‘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八月,《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复旦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讨论会。来自全国的七十名专家、学者聚集复旦大学,在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和黎澍的主持下,遵循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抱着求异存同、探求真理的态度,就近代中国八十年间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内部结构,政治派别及其活动,历史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八月,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庐山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文艺和政治的关系。这次讨论会是在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总口号之后举行的。到会同志一致拥护党中央提出这一新口号以取代过去的“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旧口号。同时,本着学术问题自由争鸣的精神,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对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意见分歧仍然是明显的,因此,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学术课题,继续研究和探讨力求得到正确的解释,取得统一的认识,这对贯彻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挥文艺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学术讨论会在我校举行5月18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20多位教授、学者会聚我校,隆重举行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8周年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讨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就“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大会历时6天,提交论文39篇。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会、《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有关部门、《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的“海派”文化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八、十九日召开。上海学术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海派”文化的规定性、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志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近现代文化;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5月6月至10日,复旦大学中文系、留学生部、文学研究所、党委宣传部联合发起召开“新时期文学讨论会”,市委宣传部、上海各新闻单位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届校友八十余人出席。会议着重围绕“新时期文学的总体成就”、“新时期小说及其它各种文艺样式的研究”、“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发展”“和西方现代派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回顾了我国“新时期文学”(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发展的历程,讨论了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1月,我刊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丁耀良同志来信。丁耀良同志将我刊1982年第3、4期所载《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一文与有关资料对勘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嘱转《纪略》作者复核。兹将丁耀良同志所提问题和《纪略》作者刘安章、李荣峰两同志的答复摘录发表于下: (一)丁耀良同志提出的问题 1.原文“1940年11月14日”条把《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的出版时间定在当天,而据《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年5月第1辑所载《抗战文艺》总目,则:第7卷第1期出版于1941年1月1日,其中有《三年写作自述》。 2.“1941年5月30日”条:“在《大公报》发表《诗人》……又在《中央日报》发表《论新诗》……还在《国民公报》……发表《怎样学诗》……”这三篇文章是否都在同一天,即1941年5月30日发的?  相似文献   

16.
1988年6月,在我院召开的《太平天国大词典》第二次编委会暨太平天国史学术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论题,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太平天国史学者代表会议上,决定将这个论题作为拟于1989年4、5月间在南京举行的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的主题。为促进和推动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为开拓和深化太平天国史研究,本刊特辟此笔谈专栏。专家、学者们的来稿,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7.
继1983年李劼人学术思想讨论会之后,1987年6月,为纪念李劼人诞生九十六周年及他的三部历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发表五十周年,由成都市文联发起召开“李劼人作品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四川省社科院、省作协和省内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四川省、成都市部份文艺理论工作者、中青年作家共七十多人,其中有黎本初、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出了对人的大脑机能——思维活动及创造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及其它学科对人类语言的起源、形成,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想以此来剖析人的大脑功能,以便最终揭开人类的思维心理机制,为人类的思想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西方国家的语言学家,尤以美国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先天语法机制”论盛行一时,流传甚广。苏联语言学界自1977年始连续数年召开会议,展开辩论,持续至今。我国于1979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思想科学初探》一文前后,语言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19.
为繁荣我国的海洋文学创作,由市作协、《文学报》、上海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行的“上海海洋文学创作座谈会”于五月二十八日在本校文学院召开。到会的二十多位作家,评论工作者就海洋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地位,海洋文学如何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作品如何在艺术上创新,我国的海洋文学创作怎样走向世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获奖小说《阿札与哈利》的作者樊天胜怀着激动的心情回顾了我国海洋文学创作的情况及自己的创作道路,认为“寂寞的海洋不再寂寞了”。著有《选择》、《处女海》等作品的张士敏谈了海洋文学中如何写立体化人物的问题。诗人宁宇就海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提出海洋诗要在改革中完  相似文献   

20.
1981年以来,对《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出现了热烈的讨论景象。截至1990年底,全国召开了有关施耐庵的学术讨论会有十多次,其中主要的有:1983年4月南京“施耐庵文物史料辩证会”、同年9月荷译“第三届《水浒》讨论会”、1984年9月浙江省《水浒》研究会年会、同年10月北京市《水浒》研究会学术讨论会、1985年5月大丰县“施耐庵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讨论会”、同年8月秦皇岛“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