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向历史传奇小说的总体倾斜我把我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分为历史小说和历史传奇小说两个系列.历史小说,是在博考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如实演述历史事件的始末和历史人物的行踪为主,以虚构的事件和人物为辅的作品.历史传奇小说则不同.它或仅取历史因由点染铺写,或取材于神话、传说、琐闻、轶事损益扩充,是以虚构的事件为主,史实为次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韩愈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是一位影响极为巨大的散文家和诗人。从中唐以来,历代对他进行研究和评论的学者难以数计,评述论著极为丰富。弄清楚前人对韩愈研究的底细,了解前人对韩愈评论的各种基本观点,会有助于我们对韩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多年以来,我在结合对韩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比较广泛地浏览了历代评论者的诗文集、诗话、笔记、史书和类书,掌握了一些资料。本文拟就历代对韩愈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作一综述,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于“五四”前夕.当时的一班先进人物,高擎民主和科学这两大旗帜,声势赫赫,破旧立新,冲击旧文学的樊笼.白话诗是新文学最早的婴儿,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形成了绚丽灿烂的局面,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和不同类型的诗体.当时,作者们重视进行多方面尝试,往往横跨几个流派,而且流派之间也出现交杂的现象,没有严格的界限;花团锦簇,各呈异彩.这是文学创作勃发、繁荣时期常有的现象,不独“五四”时期的白话诗为然.那末白话诗的这种灿烂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白话诗萌发的历史和前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人们阅读郭沫若“五四”时期的作品,就会为它那种掀狂飚、挟雷电、击黄钟、鸣大吕,振聋发瞶、响彻八垓,纵横捭阖一切时空的峥嵘姿态和磅礴气势所感染、所激动。那么,这个发轫于“五四”的一代文化伟人和文学巨擘,他的这些优秀作品,究竟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呢?这里,我们想就他在辛亥革命前后至“五四”前的思想和作品,对这个问题作一个专门的探讨。我们知道,他在青少年时代,经历了本世纪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动。他有幸乘搭过没落颓败的封建帝国时代的末班车,受过长时期的封建教育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述了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的进展情况。认为五十年来东北方言研究经历了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期的起步阶段、八十年代的初级阶段、九十年代至今的提升阶段,体现出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较全面、研究方法不断提升、研究角度多样化、研究成果颇多等特点,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如何将研究内容引向纵深的问题,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贯穿于东北方言研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建国60周年前后,国史学者们在原有国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史研究。笔者从新观点、新视角、新课题、新领域四个方面对国史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总结,推动共和国国史研究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茅盾在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划分的国民党统治区文艺活动的四个时期,几乎与他自身的经历相重合。茅盾在抗日战争中摸索文艺思想,找到了自我问题意识发展的归宿,即将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定为目标的经历,这成为中国共产党认知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活动的范例。换言之,茅盾根据自身的逻辑形成的文艺思想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追求的"自我改造"相一致。可以说,从中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的茅盾的文艺思想,正是"改造"与"坚持"之间角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党的文艺领导工作存在着“左”的偏向,它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一起,导致了文艺的萧条。1952年5月,党中央开始调整文艺政策,重点是纠正粗暴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次调整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达到高潮。由于未能深刻认识文艺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错误,这次文艺调整在1954年10月为批判俞平伯、批评《文艺报》的运动所打断。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村主义就是一种曾对中国思想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本文介绍了新村主义在"五四"时期流传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并就新村主义思潮的评价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学者。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时期的胡适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提出了新的观点,但是,对于“五四”时期胡适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社会改良主义,研究的还不多。本文拟对“五四”时期胡适的社会改良主义作一介绍和评论,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批评体式。建国后关于中国戏曲序跋体批评的研究主要有单篇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几种形式。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文献整理、戏曲序跋的功用、戏曲序跋的理论价值评判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从中总结出成熟的理论,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由于具体的历史环境、社会任务、个人处境等不同,毛泽东在建国前后采取了不同的调查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同效果。反思利弊得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设,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加强各级领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后接管城市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7至1950年,中共处在逐步占据军事主动权,不断夺取中心城市,并且向全国进军的重要历史阶段。如何平稳接收城市,成为指导形势发展的中心政策环节。中共中央有效地克服了部队的农村习气、放纵与混乱,制定了一整套系统的政策,顺利开始了对城市的管理。这是中共管理新中国的最初一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即将成为执政党前夕,就对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作了清醒的估计,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建国后,在腐败现象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止和清除腐败,使党充满勃勃生机和强大的战斗力,这对于我们党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是极其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边倒”是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来的。毛泽东写道:“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1]这就明确地表示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在战后世界政治中的立场和对外策略(政策)。作为外交策略的“一边倒”(政策)…  相似文献   

17.
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在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和随之而起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中国戏剧开始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从戊戌至“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戏剧形成蕴酿时期,是中国戏剧改革运动潮流中的第一座波峰。对这段时期的戏剧改革运动,乃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些年来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论著,对这段时期的戏剧运动提供了可贵的史实,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然而,由于他们仅从中国话剧形成的背景的角度来研究,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些不足:(1) 忽视对这一时期戏尉改革运动的规律的探索。(2) 有意无意地以贬低中国传统戏曲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是沉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问题,实现对于反传统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时代的封闭半封闭模式,固然与毛泽东的中国观和世界观有关,但从毛泽东的本意来说,在建国前后,是要使新中国对世界开放的,尤其是对美国等西方世界开放。这种开放的战略基点就是他欲使中国“桥梁”于美苏及两大阵营的思想。之所以未能遂“桥梁”之愿而被迫抉择“一边倒”,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战争与革命的历史条件,尤其是美国政府顽固的扶蒋反共政策和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方面致力于从总体逻辑上研究"后马克思主义",大致概括出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围、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性质;另一方面,重视对其代表人物思想的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分析,凸现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