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当虚拟世界的强大力量汹涌澎湃地呈现在现实中时,一些领导干部似乎还有些懵然无知,似乎还有些猝不及防。然而,网络监督并不会刻意地给他们以反应的时间,让他们像对待很多事情那样在研究研究之后再说。在网络风暴的裹挟下,泥沙俱下,一个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松 《决策探索》2006,(4):44-45
一、人才是企业的立业之本 现在,打开当地的报纸,或者浏览一些网站,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招聘广告.特别是每当节假日过后,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便充斥了报纸或网站的角角落落,似乎到处都缺人,到处都有等待人去应聘的岗位.有些企业,习惯在报纸上做经常性的招聘广告,似乎还把招聘广告当作企业向外界展示形象的一种手段.但是,聪明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些经常在报纸上做招聘广告的企业大都存在"留不住人"的问题,这些企业虽然在使用人才方面招了一批又一批,但由于其不具备留住人才的环境,不得不反复地进行招聘,其中有些企业还被迫成为给其他企业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3.
构建网络监督与组织监督合力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勇 《领导科学》2012,(34):9-11
近年来,网络监督表现出强大的舆论态势,有力地促进、配合了组织监督,对遏制公权滥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表哥"、"房叔"等问题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令人深思。普通网民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常使得被曝光的往往是一些级别不高、修养较差的问题官员;网络信息的分散性使得大量的网络监督信息未能引起重视;网络信息处置的不规范性,使得大量网络监督信息被屏蔽过滤掉,甚至被  相似文献   

4.
刘敏 《决策探索》2008,(23):15-15
<百家讲坛>的两位"说客",阎崇年被掌掴,于丹被骚扰.有人为他们鸣不平,但我知道在网络与现实中,更多人是在"起哄",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在阎、于二人的窘境中,他们体会到精英被撂倒、文化霸权被冲击的某种快感.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有些地方党委调整干部频率比较高,甚至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动一次干部,被群众戏称为干部"多动症",亟须对症下药,及早防治。每年多动几次干部,只要不违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似乎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妥,其实不然,对隐藏的问题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多动一次干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美国总统一直是好莱坞乐此不疲的表现对象,他们或英武,或怯懦,或悲壮,或猥琐,或机智,或愚蠢;他们被欺骗,被仰慕,被追逐,被勒索,被绑架,被拷打……单把好莱坞塑造的美国总统形象串联起来,几乎可以贯穿美国电影史.白宫里的这位主人,堪称好莱坞的头牌"影帝".真实生活中的美国总统必须忍气吞声地面对自己在银幕上的形象,即使被恶搞或抹黑.这似乎成为了总统工作所必须承担的一部分——取悦大众.  相似文献   

7.
<正>我发现,身边有太多人完全不问事情的起因缘由,就自顾自地站到看上去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去,然后给别人套上"你应该善良点儿"的枷锁。其实这些见别人被抢劫、被欺骗、被背叛、被压榨,还号称仍旧应该宽容的人,往往是当自己利益被触犯的时候跳脚最快的那些人。他们有些是希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据理力争,这样,等他们想要不讲道理的时候就没人反  相似文献   

8.
小马是地道的干部子弟,老爸是市直一家单位的副处级调研员,外出也是被别人"局长"长"局长"短地叫着,挺牛气的,因而小马也有一股衙内的脾气. 小马所在的科室连他只有三个人,一个科长和一个比科长还厉害的老科员.科长特有官瘾,特爱摆谱,可是原来没有条件,憋闷了许多年,现在总算等来了小马这个下级,于是就铆足了劲要好好地"领导"小马.扫地打水跑腿这类事情自不在话下,科长还规定每天早晚都要到他办公室开一次例会,上午请示工作安排,下午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更可气的是,科长似乎总是有意地在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候给小马交代工作,要求连夜完成,并且要在晚上八点半左右给小马的办公室打电话,一方面是检查小马是不是在办公室,另一方面此时科长都在酒桌上,在紧张的应酬之余还打电话指导下级的工作,不仅显得自己的部门工作重要、任务繁重,而且显得自己特有领导身份.  相似文献   

9.
<正>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了一个"处长问题"——"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是完全颠倒了吗?"总理对一些改革措施迟迟不"落地"反问道:"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结果各种手续再走一年,这不是闹笑话吗?""处长问题"被人们诟病,由来已久。但受总理批评似乎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表明,"处长问题"不仅颇有一点"普遍性",而且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3,(Z1):10
1月中旬到2月初,地方两会顺利召开,伴随着地方两会新风,网络反腐、炒作式反腐、房产曝光和情色反腐风潮此起彼伏,网络监督虽是反腐利剑,却不应成为"被使用"的手段和工具,网络监督还需制度保障。1月17日,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19日经济观察报发出重磅文章"房子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在反腐败问题上,公众为一种"无解"的悲观情绪所笼罩,虽然常有高官落马,常有窝案现形,高层在反腐问题上也从未懈怠,却遏制不住前"腐"后继。让公众焦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反腐败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个怪圈,纪委监督官员,可谁来监督纪委?当纪委官员自身不正时,如何有监督的底气和能力?在官本位的体系中,监督常被视为一种权力。其实,监督很多时候不是一种权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中国的政坛上,有一部分中高级政府官员,他们或敢于直言官场陋习,或大胆整肃吏治,或勇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施政套路,取得了一般官员所没有的政绩.相对于那些四平八稳的普通官员而言,他们个性张扬,作风强势,因其鲜明的施政风格引起社会各界的聚焦,被称为"政治强人".他们非同寻常的施政风格给中国政坛吹来了一缕新风.然而,他们的施政道路并非总伴随着鲜花和掌声,争议和诟病也时刻围绕着他们.人们既希望出现更多的"政治强人"为百姓谋福祉,又担心他们恃强违法乱纪,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如何激发他们的正能量为民做实事好事,又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其负效应,是我们应当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运气的秘密     
正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比另外一些人幸运?这似乎是一个很神秘的问题。但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数千次的访谈和数百次的实验之后发现:运气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神秘和不可控。他征集了400多个自认为幸运的人和自认为倒霉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最年轻的18岁,最老的84岁。实验是这样的:他给了他们同样的一张报纸,让他们数里面有多少张照片。那些自认倒霉的人往往要花两分钟,而自认为好运的人只用了几秒钟。为什么?因为第二页的报纸上有这样一条信息:"不必再数了,一共45张照片。"这条信息用很大的字体印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召开的安徽省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副省长黄海嵩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安徽省经贸投资集团公司,表扬他们在资金很少的情况下,所投资的项目个个成功;称赞他们积极发挥资金的带动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潘文富 《经理人》2005,(6):25-25
稍稍回顾一下那些曾经辉煌,现在却销声匿迹或早已被历史抛弃和遗忘的企业,我们就不难明白: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如果高度集权,甚至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企业的命运就会很危险。高度集权易致决策失误当年珠海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广州太阳神集团的怀汉新、中山爱多的胡志标,到新近的三水健力宝集团的李经伟和张海,这几位集团企业的“一哥”个个大权独揽。他们曾经把所控制的企业带到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同样是他们,将企业带到破产或被收购的境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企业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中,他们的权力既没有适度分享,也没有有效约束和监督,因而,当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时,企业很快就垮掉了。  相似文献   

16.
伍文蒂 《科学咨询》2008,(9):60-60,82
所谓<等效法>就是对问题中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接利用相似性利用某一规律进行分析而得相等效果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已经接触不少"等效法"的实例:如化曲为直的等效;引入平均速度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地作为匀速直线运动来进行研究;把几个对物体的作用等效为一个"合力"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与几个分运动等效等等…….但对这些学生接触到的"等效概念" 还未提高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高度来认识,也未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受"等效"概念,建立"等效"模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把它作为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理解"等效"的内涵,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应用<等效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对学生学习和研究问题都将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信息不畅,农副产品即使丰收了,也常常销不出去或者被客商压价收购.现在西部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通过网络查行情、寻买家,"上网"为他们生产致富帮了忙.  相似文献   

18.
近年,从"华南虎照"当事人被判刑到"史上最牛房管局长"被"双开",从深圳海事局官员猥亵女童被曝光到广东干部出国考察清单被公布,网络监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畅达民意、鞭挞腐败迅捷而有效的手段,也使各级领导十部成为网络临督的焦点.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网络监督,避免被"网"所伤.  相似文献   

19.
从几年前被网络曝光抽天价烟的南京市某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到近期被网络讽为"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以及被称为"房叔"的深圳某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一批抽名烟、戴名表、住豪房的"高调"官员纷纷被查落马.这在充分彰显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功能的同时,也使得"低调为官"很快成为一些官员的自勉和彼此间的忠告."低调为官"当真是网络舆论监督下的为官之道吗?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等日益成为大众谈论的话题,而"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媒体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性看待新媒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府官员和政府治理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等,日益成为理论界和传媒界研讨的问题.那么,新媒体在大众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上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