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 ;其次 ,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 ;再次 ,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 ;最后强调指出 ,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先进文化建设要确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先进文化的内在品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品格和思想作风,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精神文明建设归结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在讨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诸如伪科学、反科学、封建迷信、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立问题,认为所以产生这一分立既有我们在追寻现代化过程中忽略传统文化的人文意蕴的历史逻辑,也有我们在教育中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价值培养的现实原因,最后还讨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对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并为协调这两种精神状态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国祥 《学术论坛》2005,42(1):155-15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作了界定,然后从科学发展引发的危机上说明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和渗透,再从两种精神内在的一致性和时代发展潮流上说明两种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然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近百年来,两种精神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论证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并对其表现和意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医学是科学,也是人学,医学的发展是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过程,医学教育要克服传统医学模式中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的现象,积极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途径,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弘扬科学精神对科学文化的培育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作用;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事业;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因而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与人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由于它们的哲学立足的基础是片面的,导致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根本克服传统哲学的弊端。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是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内在统一,能够根本超越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始终是人文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话题。科学精神的张力和总体水平,能反映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民的科学精神仍显不足,“法轮功”现象就是一个明证。因此,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种种表现,并提出,要重建当代科学精神就必须从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思想观念以及庸俗的功利观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现代教育的必然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军  于海臣 《阴山学刊》2005,18(3):110-112
人文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一度丧失,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走向了异化。学校教育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来乐趣,成为一个个考试的"机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何让人文精神回归其本来的家园,培养具有更加丰富个性和人性的个体,这是现代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和大众文化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两个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孕育了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的产生对人文精神产生了威胁,于是社会上有了"人文精神重建"的呼声。实质上,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大众文化的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人文学者应该趋利避害,通过有效地控制大众文化生产,进而实现其重建人文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谐家庭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把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置于弘扬大爱精神的视阈下来探索和研究,就是要通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和谐家庭文化建设寻求一条科学化、合理化和时代化的思维进路,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质化研究兴起的社会科学背景、哲学基础和它的研究取向来看,质化研究表现出不同于量化研究的人文精神。质化研究的科学精神并非指科学主义所崇尚的以传统自然科学模式为楷模追求量化、精确、客观化的精神,而是在质化研究逻辑性基础上对研究规范性、策略性和信效度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