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后,不仅标志着地区经济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也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进入重要的转型期。本文遴选了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的浙江、江苏、广东以及福建等省份,对其经济结构演进的动态特征及一般性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发达省份人均GDP过3000美元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规律以及对欠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两个十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这一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国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随着其人均GDP增长呈现先加速下降而后减速下降的趋势,分界点就是刘易斯转折点。跨国平行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在人均GDP为3000美元至4000美元(购买力平价2000年国际美元)之间出现。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越了这一水平,但农业劳动力比重远高于该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很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资料信息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多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国际上一般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作为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2004年湖南省人均GDP达到911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102美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1]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另一种是经济发展缓慢、波动甚至停滞。国际上既有美、日、法、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也有巴西、阿根廷等国失败的例子。他们中的成功源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视,以及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护,使大部分人享受到了改革及经济成长…  相似文献   

6.
由于土地分配状况的极端不平等、城镇创造就业能力有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完善等因素,拉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收入持续不平等、社会问题突出与经济发展缓慢的城镇化陷阱。贵州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的经济社会矛盾多发阶段,应该以拉美国家城镇化为借鉴,以提高城乡居民劳动收入为关键节点,尝试开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建设,并加快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使用体制改革,从而实现城镇化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达  相似文献   

8.
一、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所经历的社会福利体系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当经济发展的水平超越了人均国民产值6000美元的阶段之后,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将会逐渐加大,并开始构建起各自的福利国家体系.在英国,其人均GDP在上世纪40年代已达到6000美元之上(以国际元即G-KD美元作为衡量单位),而正是在这个时候,贝弗里奇提出了"福利国家"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在一个特别发展阶段,这就是人均GDP由4000美元转向10 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矛盾多发期、凸显期,是一个非常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复杂的是,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处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重大的社会变革之中,因此,如何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更加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许多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已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要成功跨越这一阶段,就必须十分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日益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为参照系,分析了我国中等城市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新一轮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的"去蔽"与艺术的"出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12.
孙春伟 《北方论丛》2004,11(6):124-126
权利能力起源于古罗马的"人格".古罗马由于存在着对人的等级划分,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人格"就是以事实上存在的人与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在立法上对人的不平等规定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不平等为基础的"人格"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使用源于"人格"的权利能力概念来划分人并在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显然不合时宜的了.  相似文献   

13.
一种已经形成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与世界的现实状态是否一致。而被传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既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精神。现实世界不同事物在“一与多和多与一”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统一规律,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真正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14.
饶睿颖 《学术探索》2013,(7):101-106
孟高棉语民族,比傣泰民族更早地迁人了东南亚地区,在泰北的清迈一南奔盆地一带地区,很早就有孟高棉语族群中的分支——拉瓦人及孟人居住,他们对泰北核心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盂人,他们是最早接受印度佛教的群体,并通过商贸往来及领土扩张的形式将佛教以叠加式的模式源源不断地传人了泰北清迈一南奔地区,并建立了在泰北强盛一时的女王国。拉瓦人与孟人在女王国的兴衰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制度变迁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成为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目标.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进而影响了转型期的秩序治理与社会经济绩效.转型国家的制度结构与治理形态已大致分化为三种典型模式,但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转型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视角来研究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拓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对未来的转型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价值”概念像一只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鼓起来的麻袋,许多内容都只是后来才被装进去的。价值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价值问题,由此形成了当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三种分支方向或表现形态,它们都只是“价值哲学”而非“价值科学”。价值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是科学问题,光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下的科学层面的研究。作为人类理性智慧把握价值问题的不同方式,这两种研究各有其适用范围,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齐头并进及彼此互补,将是价值研究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有关Being的讨论是近年来西方哲学尤其是希腊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遗憾的是学者们多只讨论古典希腊的Being问题 ,极少涉猎晚期希腊和早期基督教交错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晚期希腊哲学中Being与hypostasis关系的演变 ,论述了Being语义学走向及其与晚期希腊、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既是一个结果 ,又是一个过程。当它是一个结果时 ,它是一个名词 ,需要分析其概念 ;当它是一个过程时 ,它是一个动词 ,需分析其主语。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四大类概念和六大部分主语的分析 ,以期对其进行系统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朱凤英 《阴山学刊》2002,15(2):84-85
丁尼生的名诗《鹰》中 ,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从音韵节奏、词汇选取 ,及至标点符号 ,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读者的视听感官得到调动 ,诗的象征意义也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20.
魏强 《学术探索》2012,(5):16-20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部里程碑性的历史文献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深远的价值,科学批判精神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先进思想内容。《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批判精神主要体现为科学理论的自我批判精神、共产党人的勇于批判精神、对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批判和对伪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深入挖掘《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批判精神,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质和理论品格,同时有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