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同时也是中美关 系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利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抛出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 论”,并支持台湾当局,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台湾至今仍与大陆处于分裂状 态,中国未能统一,美国是负有责任的。李登辉依恃美国霸权主义,鼓吹“两 国论”,公开分裂祖国,阻碍中国统一大业,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谋求祖国统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其思想渊源却要上溯到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设想和探索。新中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曲折历程清楚地展现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其根基深扎于我党斗争的实践之中。考察历史,它的依据可分为如下几个连续的阶段1.“红区”、“白区”两种制度在一国内的共存与对立;2.“边区”、“国统区”两种社会制度在对立中的统一;3.“西藏模式”先进制度的国家内可以容许落后制度在特定地方的暂时存在;4.“一纲四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国内和平共处的最初设想。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国内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针对这些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根于物质生产和民族文化的丰厚沃土;与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的特殊规律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国内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针对这些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根于物质生产和民族文化的丰厚沃土;与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的特殊规律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决非一蹴而就。早在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八字方针”及“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思想;周恩来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五条方针”及“三个不变”的思想、八十年代初,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重要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一构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符合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 ,1997年 7月 1日 ,1999年 12月 2 0日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这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开启了港澳历史的发展的新纪元 ,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是按辩证法办事的典范。“一国两制”构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不仅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从毛泽东的“和平统一”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再到党的十四大和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正式确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的演变历程、时代背景及深远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是解决国际事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最好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问题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为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台湾早日实现,既要借鉴香港、澳门回归的经验,又要充分考虑到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创造出一个适合台湾特点的“一国两制”新模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造成的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必须在没有外来势力干涉条件下独立自主解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核心与基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大陆要有比对香港、澳门更灵活、宽松的条件,实行更加高度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既定方针 ,已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也必将促成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一国两制”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内容提出后 ,“蒋、李时期”台湾当局对之作出了不同反应 ,李登辉最近提出的“两国论”实质是“台独论” ,使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两制”能够同处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两制”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产物。收回香港主权是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唯一出路,是确保香港回归后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是中英两国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两个基本原则。筹委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序幕;首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和临时立法会的成立,标志着对香港行使主权进入了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适时地完成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形成和完善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迈出关键性步伐,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加快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和平发展”时代观与“一国两制”国家统一观的作用与意义。时代主题的演变: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初步成功实践:将为全面实践和多国实践提供可能;“一国两制”的历史考察: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提出并真正实践这一伟大设想;“和平发展”时代观与“一国两制”国家统一观:辩证统一、社会主义中国内外政策的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设计“一国两制”构想时始终注重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变化,提出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辩证设想,为“一国两制”和平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和政策指导,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功实践证明其英明。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施贯穿着社会发展规律性与社会主体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其价值旨趣就在于 :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理性 ,体现历史必然与人民意愿相一致 ;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 ,体现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性价值目标 ,体现国家主权与人民自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产生的背景、基础、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作了简明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是邓小平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个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依据当代历史条件的变化 ,在国家职能与结构形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等三个方面对马列主义国家理论作了重大创新 ,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社会实践。它既为解决国际间类似的问题树立了典范 ,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以来,“一国两制”理论就一直是海外邓小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外学者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一国两制”理论本身的研究及评价;其二,海外学者更关注“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