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房道国 《东岳论丛》2003,24(2):88-93
冀鲁豫地区的桑蚕丝织业的历史 ,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即已产生桑蚕业 ;商代有了进步 ;到了周代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 ,其种桑、养蚕和丝织业 ,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生产出齐纨、鲁缟、刺绣、锦等著名丝织品 ,成为当时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2.
略论宋代丝织生产的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河北学刊》2001,21(2):15-18
宋代部分桑蚕丝织生产已脱离农业生产,作为独立的家庭手工业已趋于专业化、商品化。而桑蚕丝织生产的商品化又促进了其内部桑、蚕、线、织生产过程的加工;“机户”的出现,标志着家庭丝织业向手工业作坊的转变,表明了宋代丝织业商品性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它又带动了丝织贸易的发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了各地区部门间互相依赖的网络性市场的萌芽与形成。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植桑、养蚕、织丝的国家,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独居和领先地位。而古代的山东曾是我国蚕织业重心所在,是著名的丝织品产地之一。但随着沧桑的变迁,山东蚕织业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时期。本文拟将隋唐以前山东蚕织业的发展情况作一初步探讨。一我国植桑育蚕可溯源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到殷商,蚕织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但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的嘉湖地区,水利和桑蚕业首先兴起于山区与平原之间;大圩分化、河网细分化的同时,平原地区的桑树趋于低矮化;在湖州的湖溇圩田区,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圩岸土壤肥沃,蚕桑业则因植桑利于圩岸巩固而得到推广;随着水网与市镇的发展,丝织业兴盛起来,从而推动了桑基农业的扩展.正是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嘉湖地区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楚国的丝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织业生产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主要部门之一,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证明,远在四千几百年以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用蚕丝织造丝织物了。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丝织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以至出现了很多丝织生产中心。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栽桑育蚕织丝向称发达,如齐、鲁地区就享有“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在长江流域,作为当时诸侯列国中经济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各地域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浙北地区相当活跃,对以蚕桑丝织业为代表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外地商人在浙北地区经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浙北地区与周边、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交流,推动了浙北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和巩固了浙北地区的全国丝业经济中心地位。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招商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搞好招商引资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市场基础,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王翔 《浙江社会科学》2005,45(3):152-158
丝织业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种手工行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本文以浙江丝织业为考察对象,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丝织业在近代史上的转型过程:(一)鸦片战争前的浙江丝绸生产;(二)海外市场与浙江丝织业的发展;(三)国际竞争与传统丝织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雷华  李恬 《天府新论》1997,(6):81-85
我国的茧丝神话,由于茧丝业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在整个神话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一页。茧丝业开始时间久远,所涉及地域广阔,自古凡是此业发达的地区,几乎都有关于它的神话与传说。四)Ij茧丝神话是我,国茧丝神话的一大流派,数量多且体系完整,它是四川发达的丝品织造业的历史见证。研究这些神话,可为学术界在饲蚕、丝织业方面至今尚无定论的不少问题提供寻绎证据。吕神:中国饲蚕业起源于何地中国茧丝业的源头,由于近半个多世纪来与蚕、丝关系密切的几批文物的出土,学术界一般认为其起源地在中原或长江中、下游一带。眼见为实,…  相似文献   

9.
清代光绪年间兰州机器织呢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机器织呢局是清代西北地区第一个近代民用企业,又是中国机器毛纺织业的鼻祖,在洋务运动的研究中,应当说具有重要地位。可是由于有关的资料缺乏且非常零散,与其他一些中国近代民用企业研究(如轮船招商局等)相比较,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显然都相差很远。本文试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就织呢局——这个官办民用企业的创办背景,经营过程、失败原因,以及某些性质、特点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宋代私人养马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民间私人养马和官员私人养马。由于受自然条件、传统养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私人养马业呈现如下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私人养马一般集中在河东、河北、陕西、京东、京西和西南的巴蜀地区,无论马匹数量还是质量,北方和北宋都占绝对优势;品种众多,宋代私人养马达十几个品种;私人养马还受战争、国家政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私人牧马业比较兴盛。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并吸收了现代畜牧学、家畜生态学、气候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以期深入、系统地对宋代私人养马业进行探讨,为全面研究宋代牧马业及其军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广州丝织业的实况问题,据1957年8月广东省文史馆向广州市的丝织业老工人调查,他们众口一词地说:广州的机行,是在雍正年间开始的,是由江浙来的师傅传授的。然而我们翻遍本省志书,并无关于丝织业的记述。至今仅存的老工人,对于百年前丝织业的实况,仅凭记忆,故传说不一。兹根据广东省文史馆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的蚕织历史,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安阳商墓中考古发现有粘在铜戈上的丝绢残片,表明早在三千年前在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带,就已经有了蚕桑织生产。《尚书·禹贡》指出:兖州“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是说在大水过后,人们从丘陵上搬下来,居住在平地上可以种桑养蚕了。由於这里蚕业发达,所以向天子进贡的是漆、丝以及用筐子盛着的锦绮等织品。兖州是当今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平原,这一带从殷商到战国,一直是蚕桑丝织的重要产地,秦汉以后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丝织品。据《西京杂记》载,汉昭帝时,大司马将军霍光的妻子赠给皇后乳医淳于衍散花绫二十五匹,这些“匹值万钱”的散花绫,就是出自“钜鹿陈宝光家”(钜鹿郡治,在今河北平乡县境)。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重商思想,代表和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奇怪的是,作为工商业者利益代表的司马迁,和重农抑商论者一样,承认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靠经商致富是末富。一些研究古代经济思想的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农本工商末最早由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提出,一褒一贬,褒农贬商。到了汉代,人们普遍承认本末为代表一定内容的概念,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14.
论两汉时期的河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民生 《中州学刊》2005,(1):147-152
两汉时期河南的农业、丝织业、冶铁业、官营杂项手工业以及精密仪器制造、商业城市数量等,均繁荣昌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或先进行列.我国文献中最早有关煤炭开采和用于冶炼的记载也始于河南.到西汉中后期,河南经济的整体实力已不亚于政治中心所在的关中地区.西汉后期和东汉的人口数量,河南也均位居全国第一,表明河南已经恢复了经济重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从《李秀成自述》来看,李秀成投降变节的事实是很清楚的,大多数论者也承认这种事实。但是,在承认这一事实的论者中间,对李秀成的评价却极不一致。有两种对立的意見:一些论者认为,李秀成是变节者,是叛徒。另一些论者认为,李秀成被俘后动搖变节,这只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对李秀成一生的评价,应该是“伟大的革命英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发明的丝织技术以及所开创的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从古代直至中世纪交往日盛、绵延不绝.直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丝织业异军突起,它改变了传统的丝绸贸易方式,以极富效率的生产、融合的风格样式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为特征,并伴随着早期殖民拓展,将意大利的丝织品销往世界各地.本文拟对意大利丝织业崛起的背景和过程做初步的探析,以启学林.  相似文献   

17.
刘志斌 《理论界》2011,(6):102-103
还原论在生物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在大卫.霍尔(David Hul)l对还原论的分类的基础上,讨论分支论者和自主论者对还原论的争论的问题,以及分支论和自主论在互补性基础上的共存、统一。  相似文献   

18.
甘肃毛纺织业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毛纺织业,源远流长,自古衣被斯工,在甘肃人民的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一蓬勃兴旺的工业门类,所以也是西北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颇能引人兴味的领域。本文仅就建国前甘肃毛纺织业状况钩沉董理,粗述其要,是图贡献于今日有志推进甘肃毛纺织业现代化的人们。一稽古溯源,论者多称甘肃毛纺织业起自秦汉。“拈毛成线,织褐为衣”之说(皋兰县志),概括了古时纺与织的两个方面,唯惜语焉不详。新唐志记:“凉州贡毯”;“灵州贡吉莫、靴鞟、叠毛”,(甘肃通志);《重修靖远县志》载:“古会州,唐时贡驼毛、褐”。说明唐时甘肃毛纺织已引起宫廷  相似文献   

19.
多边主义正再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许多研究却采用唯理论的认识方法──把目光集中在联合国系统的改革上,并且把现行的多边结构当做既定的模式。本文对唯理论学派的维持现状论者、渐进改革论者以及适应性改革论者的著作作了考察,并将其与解散论者和后继论者较为极端的观点相对比。后两者的研究途径虽然也是唯理论的,但反对联合国系统永远不可改变这样一种说法。解散论者的倾向是"把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掉",而后继论者总的说来则承认,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联合国系统那种脱胎换骨性的变革,在该组织目前的章程框架内大多难以实现,即使尚非绝无可能。直到最近我们才看到研究多边演变的反映论方法的出现。可称为这种研究途径的最佳体现的罗伯特·考克斯和"多边主义和联合国系统"学派的著作,反映着由传统的唯理论方法向较为批判的方法的转变。这种方法超脱于对该问题的流行观点之外,以求勾勒出我们在迈向21世纪时多边演变的潜在轨迹。  相似文献   

20.
北方会议与河北高蠡游击战争·李德芳·高蠡游击战争①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河北省委与保属特委在平、津、保三角重地组织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这次斗争虽然仅坚持了短短的4天,但在河北党内影响很大,评价极高。如认为它“给了右倾分子北方落后论者以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