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史雜     
董成家 《中华魂》2014,(4):50-51
茶是什么?最初的茶就是药。《神农本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摘下茶树的枝叶,嚼以解毒。”可见远古时期的人是将茶树的叶子直接放入口中含嚼,汲取茶汁,用于解毒。  相似文献   

2.
茶史趣谈     
正茶是什么?最初的茶就是药。《神农本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摘下茶树的枝叶,嚼以解毒。"可见远古时期的人是将茶树的叶子直接放入口中含嚼,汲取茶汁,用于解毒。宋代大文豪苏轼便是以茶当药的典型。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他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去拜访惠勤禅师。老和尚知  相似文献   

3.
唐陆羽《茶经》详细论述了种茶、制茶、品茶、饮茶之法,“于是茶道大行”。关于茶道和荆楚茶叶生产以另文讨论,本文仅就《茶经》与方志所载荆楚饮茶文化作些探讨。 一 中华民族素以炎黄子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炎帝即神农氏,又称烈山氏、厉山氏。在湖北随州市有烈、厉二山,其上有神农洞、神农井、炎帝庙、炎帝神农氏碑等古迹。炎帝部落在荆楚大地蕃衍生息,由于瘟疫流行,炎帝神农氏带领部落迁徙到鄂西北原始森林即神农架,采药治病。汉《神农本草经》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一)近代九江茶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九江是中国近代闻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九江茶叶贸易市场的形成和繁荣,有其历史的、地理的和社会经济的背景原因。 茶树的发现、栽培和茶叶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载,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秦汉以降,饮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随着进入交换领域而成为商品。唐以后,茶树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达十多个省区。茶叶逐渐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历代王朝对茶叶贸易极为重视,制定茶法,谓之“榷茶”。据《清史稿·食货志》载:“明时茶法有三:曰官茶,储边易  相似文献   

5.
黄一 《山西老年》2008,(6):44-45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饮茶记载,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它的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在我国,各类名茶不胜枚举。其中,又以名扬华夏的十二大名茶为最。  相似文献   

6.
茶与心境     
心怡 《社区》2011,(26):49-50
每种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从神农用茶解毒到大红袍救状元,古往今来.茶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长期喜茶,便慢慢地在品茶过程中悟出一些道理。慢慢发现茶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可品饮不同的茶。  相似文献   

7.
陈宏德 《老友》2009,(4):60-60
茶从人类认识起,就被人们视为一种药物。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说法。唐代被誉为"茶圣"、"茶仙"的陆羽,写出世界上第一部  相似文献   

8.
茶,被称为中国的“国饮”。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华阳国志》中也有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关于炎帝神农氏,论者多以为起源于陕西宝鸡.检索先秦文献却发现,有关神农氏活动的记载皆集中于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而“宝鸡说”却找不到任何根据.“宝鸡说”所据以立论的“姜水”,据《山海经》言则在太行山中.汉唐以降文献披露了相同的信息.而在太行山地区至今仍存有大量与神农氏相关的祭拜建筑、传说遗迹以及习俗活动.同时据考古所得,最早的粟作农业遗址,也集中在太行山地区.文章以古典文献为依据,结合方志碑刻、地方传说、民俗信仰、生态环境、考古发现,对神农氏与太行山地区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的发祥地,也是神农氏活动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茶与茶料理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的《白山茶花》中指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但他也同时指出,日本本土也有野生茶树,“从关东到九州南端,只要你到山里看一看,就会发现到处都有茶树。只是分布如此之广的茶树竟是从生长在背振山、尾山等地的、为数很少的野生茶树那里繁衍而来的。如今已成为饮料的茶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未被我们的祖先发现而已。”有关茶的来源问题,一直是日本学者争论的热点问题。松下智在他的《茶的起源与传来》中写到:在中国大陆的茶种传入日本以前,日本就有茶树了,一般称它为“山茶”。这种山茶生长在九州、四国、…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一部鸿篇巨著,可谓"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其中,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的药用功能,经唐兴品茗代表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至今日位列"开门七件事"之序、尊为"国饮",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说的兴起又为茶文化之内涵及功能的延伸增添了新的一章。本文将着重对杨译与霍译两个《红楼梦》全译本中茶文化翻译与人物形象塑造之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各自策略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城步苗族同胞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油茶”这一饮食形式。所谓“油茶”,它既不是油茶树上结出的油茶种籽,也不是人们平常饮用的清茶,而是一种以茶汁和杂粮食品配制成咸、辛、苦、甘、香五味俱全的“油茶”汤。城步苗族同胞不但自己常年受用这种美味,而且把它当成招待亲朋的佳品。可见“油茶”是城步苗族的民族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故对“油茶”试作初浅的分析。 城步苗族喝“油茶”的风俗习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据传古时神农氏尝百草,误食毒虫,被毒  相似文献   

13.
神农或者神农氏,一般认为是汉族神话传说中农耕技术的发明者,关于他的所有传说,都围绕其对农耕技术的发明而衍生。神农的核心身份为农业神,“神农”一词的本义与另一农业神形象“后稷”之名等效,都是指对农业的发明和引出,并含有诸侯、首领之义。对神农祖先神身份的认同主要源于神农神话与炎帝神话的合流,这一合流始于西汉,成熟于晋代。战国时期,崇古思潮盛极一时,神农在这一历史浪潮中被推出,这一形象据农生民,以农教民,对农耕文明生态中道德伦理的成立具有极其关键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 ,对古文献记载中的神农、炎帝、少昊、蚩尤、黄帝等传说分别进行对比考证 ,认为 :一、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及其地域 ;二、炎帝与神农系同一氏族 ,即炎帝出自神农氏 ;三、少昊是与炎帝神农氏族不同的另一氏族 ,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时代及其地域 ;四、蚩尤是炎帝神农氏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 ,正是蚩尤的故地 ;五、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山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及其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并进一步认识食物。据《淮南子&#183;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里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药物和毒物的天然品,“七十”则是泛指许多品种。  相似文献   

16.
黄力 《山西老年》2008,(3):45-45
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关于黄连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位姓陶的医生。他家有个园子专种药草,他用这些药草给人治病。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陶医生出门的时候多,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6,(8)
茶行茶叶贯穿华人历史在马来西亚时,曾有一位马来西亚老茶人向我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茶始于公元前2737年。当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皇帝神农氏,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有一天,他在一棵树下憩息。这时一阵风拂过树枝,几片树叶随风掉落在正在烹煮的开水。  相似文献   

18.
论茶诗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以前,中原地区享有2 000年的温暖期,茶树是不会独缺的。这就是《诗经》中“荼”诗句得以出现的物质条件。从“萘”诗句整体形态分析,“荼”中有茶。两汉,由于此前经历了第一次寒冷期,平原上茶树消失,“荼”的概念自然也从普通百姓观念里消退;入晋,茶汤的华彩被发掘,使茶本体上升为审美对象,因此出现《赋>这样的茶诗;中唐,陆羽《茶经》一出,茶饮的高雅品位被肯定,茶饮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事入诗也就顺理成章,终于造成了美仑美奂的茶诗繁英。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期望健康长寿的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灵丹妙药的寻求。据传统医学记载和现代医学研究科学证明,人的寿命应在100-150岁,但能活到这样大年龄的人都很罕见,探其原因,早衰早死竟占大多数,疾病过早地夺去了许多人的宝贵生命。自从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以来。有多少杏林医家为治疗危害人体健康的百病而奋斗终身。他们治病救死的业绩为历代人们所称颂。今天,中国浙江省临安县东方中医药科研中心著  相似文献   

20.
陕西茶文化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茶文化发展的每个历史节点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传说中的神农氏在陕西开创了五千年"茗饮之风";陕西形成了最早的吃茶习俗;陕西不仅把"茗饮之事"推广至大江南北,还将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陕西创制了中华第一茯茶。陕西茶文化不仅是中华茶文化的源头之一,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