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但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土地产权清晰,能够自由交易,且交易成本较小;农民有意愿出让土地;农民愿意购置土地,并有能力进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金融部门与政府的支持,等等.这些条件在当前的我国,尚不完备.为了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政府必须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使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易或流转的同时,改革户籍制度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育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并在在融资、保险、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7-19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必然要促进土地流转经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原因,指出现实中土地流转经营存在着土地流转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乡村组织行为不当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规模化经营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裕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77-81
当前 ,农村经济已面临同当初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制时一样严峻的考验 ,要获得发展和突破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企业加农户等经营模式的出现 ,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生机 ,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则提供了企业和农户衔接的范例。当前应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企业的自身建设 ,全方位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 ,充分利用农业园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5.
戴晓鹂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8
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概念界定为起点,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和实证数据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两方面对河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通过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方面的规模化经营;通过促进农业一体化经营、建立健全利益机制、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壮大龙头企业规模等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农村土地生产方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以往的农村土地制度只解决了“耕者有其田”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土地尽其力”的问题。土地流转的“革命性”具体表现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是通向城乡一体化的桥梁。文章在全面论述农村土地流转变革性意义的基础上,对流转下的土地确权问题、土地制度的立法问题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其不仅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等重大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政府的高额补贴等导致大农场生产率较高,出现了正向关系;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要素市场完善程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资源禀赋等各因素不同,同时出现了正向、负向、“U”型和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先“U”型后倒“U”型的结论;因此我国应该把阶段性研究扩展到长期研究上,把农地规模分为更精确的区间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玉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37-43
从生态环境角度考察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外部性的冲击:减少生物多样性,割裂封闭的物能循环,从而对化学合成品产生高度依赖,引起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规模化经营在提高私人收益的同时,增加了社会成本.在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传统农业逐渐萎缩,生态价值服务供给不足,而规模化农业过度发展,污染程度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从农业的历史实践来看,美国等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收益,但是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而其经济制度和要素禀赋特点使之很难摆脱这一困境.我国应当重视农业的外部性价值,探索将农业外部性价值内部化的政策工具,实现农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农业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3):18-20
安徽耕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本文利用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以及相关农业统计资料,对安徽省耕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安徽耕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存在着:人多地少,二三产业欠发达,农户经营观念陈旧及兼业化等一些不利条件;但同时也有不少有利条件:政府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社会服务化体系健全,等等。本文还就安徽省耕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外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进行分析,寻找我国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的不 足,进而提出通过林工贸一体化实现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人工用材林由分户经营向规模 化经营的转变,将成为我国人工用材林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同时文章在对林工贸一体化 实现规模化 经营内在机理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林工贸一体 化经营是我国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孔陆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
我国最成功的改革在农村,成功在于对土地集体所有制范围内农民个人所有权的确认,它是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想的实现:集体的所有权由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行使,体现为公有制;具体占有、使用或消费时,所有权平等地落实到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人身上,体现为个人所有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已变得不适宜分散经营,应当坚持土地公有制,同时将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还给农民集体,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一切商业用地都不应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土地财政"实际是对农民土地财产和稳定收益的掠夺,必须立即停止。要接受和认同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坚持农村土地公共所有与个人所有的统一,确认农民个人真实的土地所有权,允许他们以抵押、出租或入股的方式,参与土地的规模经营或高效开发利用,以分享收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个人所有权的基础上严格执法,适时调整土地权属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瑞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1-1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农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源也应该接受市场配置。随着河南省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作为农村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要处理好"质"与"度"的关系问题。要坚持从省情出发,把河南省的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全省农业经营效益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联系起来,为河南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道路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16.
周国祥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4-66
与世界掀起的"汉语热"相比,汉语在国内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英语是强势的,汉语在全球化条件下仍处于弱势。只有意识到语言是主权、语言无优劣、语言需规范等问题,汉语才可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的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慧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8-22
乡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规模化经营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走出低层次竞争的困境,向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需求与供给的数量性与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途径。本文根据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经营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的途径.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加快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企业“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76-82
农业企业通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村设立种植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以此获取超额经济效益。但是,农业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与加工制造型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如土地规模庞大、种植季节性、非全职农户、开放式生产等因素都会阻碍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进程。因此,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农村情境进行适应性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摆脱"公司+农户"的运行困境。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业企业对已流转土地实施"再承包"的模式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防止其"搭便车"行为,提高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增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集体林区林改以后,林地细碎化问题进一步凸显,森林资源经营主体产生了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从经济学视角、制度学视角和集体林区特点出发,对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资源属性和制度两个方面探究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林地规模化经营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林改后林地规模化经营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贯昌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6-28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立足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立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加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亟需现代化思路加以诠释。文章以我国农业大省之一——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对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条件、优势资本的剖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寻求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