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棕色的头发、深邃的眼神、高高的个子,这是个典型的德国男人。他向往自由与空间,喜欢骑自行车,喜欢穿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伞兵军装裤,喜欢自由地做艺术。他能说流利的中文,他还有一个特别的中文名字——飞苹果。在办公室里,大家亲切地称呼他"苹果";在私下里,大家说他是"哈利·波特",用电脑玩着"魔法"。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6,(1)
或许是眼镜惹的祸,初见品冠感觉他斯文有礼、深情忧郁,一派温柔男人样。可真应了那句"不了解事实,就没有发言权",原来生活中他是个喜欢性感火爆女生、喜欢"掌控"感情的大男子主义者,遇到心情郁闷跟人较劲时甚至有暴打对方的冲动,演戏时最想演"斯文败类"。当他笑着说自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时,我们才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品冠。记者所见到的艺人签名多种多样,但像品冠这样有创意的签名还是第一次见到。知道我们是《可乐》杂志,他很认真地画了一个杯子,笑着说:"品冠加可乐,可乐是你们的,里面装的是我。"  相似文献   

3.
正一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  相似文献   

4.
他做过特种导游,开过中国餐馆并自任厨师,还办过户外俱乐部,最终他选择了开酒吧,因为他喜欢喝酒。他更爱老北京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所以他的酒吧就开在了一个四合院里。他就是绰号叫"牙签"的一个北京小伙子。(人们叫他牙签非指他人长得纤细,据说这个绰号与一则笑话有关,细节不得而知。)他朋友众多,人们评价他说:"这哥们就是一个轴心眼儿,做轴人!喝轴酒!办轴事儿。"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想念的,不是这些人,而是当年的自己。这些人,装点了当年的回忆,让当年的自己更加快乐更加值得回忆。那天和一个男生聊天。他说,"特别喜欢《那些年》那首歌,刚开始时每次听都想哭。"我说:"你心目中有一个沈  相似文献   

6.
南雪 《可乐》2011,(6):67-67
17岁时,我刚念大学,喜欢我的男生千里迢迢从另一所学校来看我,却发现我心有所属,很伤心。19岁时,还是那个男生,知道我和同校的男生分手,如今是一个人,又来找我。我让他走,说:"你怎么这么死缠烂打呢?"他红着眼,说因为喜欢我。我说:"喜欢又有什么用呢?我喜欢的可不是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我让他走:  相似文献   

7.
他模仿,他搞怪,他嘻哈,他却总在不自信地说:"我很怕自己会不红哎!"他喜欢大家叫他"小猪",傻傻的,快乐的。这都是罗志祥。一个集天才小鼓手、舞者、偶像歌手、综艺节目主持人各种头衔于一身的全能艺人。  相似文献   

8.
在近日一个慈善论坛上。“中国首善”南京商人陈光标面对60个北京各界普通百姓做起了现场调查:对中国富人印象好的请举牌。结果是所有人保持静默。只有一个老太说:我们喜欢你,但不喜欢中国富人。陈光标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他接茬说:在我们企业对1000人做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还有90人左右表示喜欢中国富人呢。  相似文献   

9.
正赵闯的职业听来很是炫酷: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重建师。通俗的说就是用一支画笔闯进远古世界,复原亿万年前的恐龙形象。目前全世界的从业者仅有十几人,而他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当人们投来惊羡的眼神时,他却淡然地说:"我只不过是个爱上恐龙的痴人罢了。"1985年,赵闯出生在辽宁省建昌县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从小就喜欢画画。6岁那年,他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恐龙特急克塞号》,那些张牙舞爪的  相似文献   

10.
正辞了工作,他揣着从小打工攒下的5万美元来中国创业。他不仅想做最地道的美式比萨,还要做出北京最大的比萨。在中国的第一个家成为他永远的家庄小龙第一次来中国是上高中时作为交换生,当时他寄住在官园胡同里的一户姓庄的人家里,还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因为喜欢中国的李小龙,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庄小龙"。庄小龙性格活泼,喜欢玩,每天放了学就在胡同里四处串,看老  相似文献   

11.
春水 《华人时刊》2008,(1):36-37
和李宽信一起共事的人都会发觉他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喜欢把每件关键的事情当作小事来做,把每件小事当作重大的事做。他喜欢将一件事情放到一个整体中去理解,譬如在台协会里,李宽信一直认为不能因为一件小事毁坏昆山台商的整体形象。他把人的一生当作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他说金钱在历史进程面前,轻如鸿毛。  相似文献   

12.
正所有人都喜欢你的男朋友,他很可能只是一个烂好人;有那么几个人不喜欢他,于你而言才是珍贵的,真实的。有些事情,只有结婚后才能明白,比如站在像刘德华那样一位好男人的背后,女人有多么落寞。当然,朱丽倩是决不会站出来说的,只有心直口快的刘嘉玲,在某个频奖礼上说,我觉得你最应该感谢的那个人,是她。  相似文献   

13.
肯为一个人去假装自己,也许是细微的爱和牺牲,笑中有泪,而泪很快就会满面,那些不安分的真切的情感也随着活跃起来了。ONE如果不是因为周期,我不会有机会认识林小仇。周期是我的男朋友,所有的人都说他是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可是,我就是喜欢他,喜欢他嘴角的小胡子,喜欢他那一身酷酷的行头,还有他酷毙了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我教二年级时,班里转来这样一个孩子: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桌,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也不认真听,而且总喜欢招惹其他同学.特别是上手工课时,我时常听到他周围的同学说:"你走开!不要过来!好讨厌!""老师,他又不带材料!""老师,他一直来烦我们!"……可他仍旧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偏要站在别的同学那儿.他总是说:"我忘记带了,我想看他们做."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形,我都很生气,就严厉地批评了他,责令他回到座位上,其他学生因此才"安宁",开心地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一向以幽默风趣著称的梁实秋不但文章写得好,对下棋也颇感兴趣,并不乏奇谈妙论。首先他说:"我最不喜欢和一种人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无味。"所以,他主张"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13,(1):42
人有两种表情,一是面部表情,二是言语"表情"。通过言语风格和速度能看透他人的真实内心。一般来讲,嗓门大的人性格开朗、有一说一,想让他把话憋在心里很难。他们看似莽撞,却是知心朋友的不错人选。喜欢凑到耳边  相似文献   

17.
人,每天都要说话;有些人经常要写文章。生活离不开语言。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成文,是书面语言。无论是说还是写,人们都喜欢听到,看到干净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说话让人爱听,有些人说话令人讨厌。后者说的是套话。"校长讲的话,往往趋向公文化,也就是跟着上级说,上级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普通中小学教师讲的话,往往趋向于专家化,跟着专家走,专家怎么说,他也怎么说……专家空对空,中小学教师也有许多空对空"。  相似文献   

18.
伊文 《社区》2009,(18)
一位女性来咨询,她说,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女人回答:"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  相似文献   

19.
李水生 《老友》2014,(6):43-43
正我有一个小孙子,小名亮亮,今年6岁。每天他从幼儿园放学回家都要缠着我陪他玩游戏。他喜欢玩的游戏有奥特曼打怪兽、猫抓老鼠、植物大战僵尸。每次看他玩得那么开心,我也很高兴。去年冬季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里与人下象棋,他在旁边看,后来便缠着要我教他下象棋。我说下象棋很难学,要他学点别的,他说只要教他,他就能学会。看他那么坚决,我决定"收他为徒",但向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专心致志;二是持之以恒。他点头同意。从此,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他再也不让我陪他玩游戏,而是专心跟我学下象棋。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人都以为普京总统是个不挑食的人,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他的前妻柳德米拉的否认。她在《弗拉基米尔·普京:通向权力之路》一书中披露,普京在饮食方面十分挑剔,如果盘中的菜肴不对他的胃口,他就拒绝吃。此外,普京喜欢吃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可以说,他的健康秘诀就在他的"绿色膳食"配方上。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普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