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聚焦 《山西老年》2013,(10):30-32
他说:"我最大的信仰,是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最大的爱好,是演唱香港成龙的《男儿当自强》;最大的追求,是秉承‘忠、信、义、勇'的理念,传承和弘扬晋商文化、晋商精神;最大的梦想,是做大做强企业,为振兴民族经济和回报社会而奋斗。"他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新晋商钱小虎。  相似文献   

2.
趣品虎文化     
2010年为农历寅年,又称虎年。在我国深厚的文化中,有不少与"虎"有关的文化,在虎年到来之际,品赏一下虎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虎名虎为百兽之王,古时人们给虎取了不少别名或代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产能上均居主导地位,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河北"绿色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限制,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在对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转型升级态势及面临的问题,从绿色制造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多元化及特色经营、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近13年来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钢铁企业及其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序,着重探讨了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JFE、浦项、宝钢、克鲁斯、神户和美钢联等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系统地分析了它们的8项成功秘诀,指出世界500强钢铁企业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能适时地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动态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组织创新的思考与决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创新的理论来看,组织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活力的源泉与根本.所谓组织创新,就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组织的新组合,以提高运行效率.组织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观念、体制、机制、文化、技术等多个层次;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适时地调整削减层级、防止分工过度过细、重视创新观念教育与企业文化培育等决策性措施,以应对各种挑战,使企业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汪玢玲先生开创中国虎文化学的基础上,评鉴了她的新书《东北虎文化》。指出《东北虎文化》与中国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和发展,对龙腾虎跃、虎虎有生气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深刻的阐释与播扬;提示了虎文化的精髓,探索了自然中的人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部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对未来自然生命合理保护都会产生重大作用的书;对东北文化,特别是长白山议论旨一个历史性的贡献;从美学和哲学的高度,赞美、评价东北虎,充分进行了虎文化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全球化是使课程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改革趋势。由于世界各国在全球教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所持的课程变革的哲学基础也大相径庭。概括而言,课程全球化变革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四类,即新全球主义课程观、新自由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反全球主义课程观。走出课程全球化哲学丛林的唯一选择就是"文化自觉"、"平等对话"和"文化互竞"。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创新是全面的和系统的。如果说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新成果蕴涵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社会发展进步规律的理性思考和深层揭示;是引导社会前进的旗帜和航标;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实践开拓、理论创新成果的升华与结晶。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著名企业家托马斯·沃森强调:"任何伟大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都会湮灭,只有‘精神'才是不灭的光芒。"这里所说的"精神",其实就是"文化"。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虎年,我们有了一个谈虎的话题。借机做一点关于虎的文章,谈一谈老虎精神,也算是为今年的天下"虎变"助助"虎威"吧。世人常以"龙的传人"自谓,且将自己的文化称之为"龙文化"。但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新左翼思想家将二战后形成的帝国主义称为新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用"援助"和跨国公司取代旧帝国主义的直接剥削,政治上以间接操纵代替直接统治,文化上以消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殖民。新帝国主义"援助"的本质是保证前殖民地区的新兴国家始终保持在新帝国主义国家为其设定的轨道和路线内,使其企业和投资利益在这些国家得以保障,从而更好地攫取利益。新帝国主义用"不发达"理论来为战后的新殖民主义提供借口,但"不发达"本身就是被殖民剥削的结果。新帝国主义与冷战相互依存,在冷战框架内新帝国主义得以发展壮大,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则保障了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冷战期间的发展。在冷战格局和新帝国主义框架内,新兴民族国家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跳出原来的旧框架,建立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2.
崇拜老虎的传统源自古代游猎族群的精神文化中。华南拜虎传统的分布范围从武陵到罗霄,或许亦到达武夷山脉;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野猪和虎的崇拜曾互相结合,后来虎作为崇拜对象普遍取代了对野猪的崇拜。山岭拜虎族群影响了所谓“后石家河”文化的形成,殷周时期在长江中游之江南地区以湖南、江西为主要分布范围,存在着一个拜虎的古国网络体系,其在商周甲骨金文中被称为“虎方”。  相似文献   

13.
从汉冶萍公司看旧中国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一八九四年),在汉水之滨崛起了一座新式的钢铁厂——汉阳铁厂.它是中国也是远东最早的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出现引起了欧洲人士的震动,招来了东邻日本的觊觎.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个被张之洞称为"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的汉冶萍公司终于以失败告终了.比汉冶萍公司迟办两年的日本八幡制铁所主要依靠汉冶萍供应矿石与生铁,却发展成日本第一流的钢铁企业.从一八九六年到一九三三年,八幡制铁所的钢产量占日本钢产总量的一半左右,生铁产量则占将近60%的比重.直到今天它作为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本制铁会社"的一个组成部分,继续在发挥作用.汉冶萍是失败了,但是它所经历的坎坷曲折的道路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人们总结和深思.  相似文献   

14.
企业动态     
<正>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荣获中国企业界文化建没的最高奖项"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田志平在人民大会上受奖。  相似文献   

15.
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价值的重要方法和指标。文章首先简要评述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竞争力评价方法、主要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几种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钢铁企业的特征及钢铁企业评价方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设计了一个适合于我国钢铁企业特征的竞争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的兴起,助推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基础理论的创新和转型。中共十八大一个重要"新提法"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表述为"五位一体",而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已经涉及这一思路:如果说"五位一体"涉及的是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关系"的话,那么,《决定》所强调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  相似文献   

17.
新启蒙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左"翼文化人士在北平、上海等地开展的一场新思想运动。学术界对该运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新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内容性质、终结原因、历史地位以及与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由于该项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仍需加强相关史料的挖掘与考证,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深刻领会当下的现实语境,切近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清晰它的"中国特色"以及与国际惯例的"错位"。依托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文化"的相互促进下,以创意引领实现(跨界)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在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中培育了新动能,提升了追求文化精品的自觉,使文化产业发展超越了地域和行业壁垒,强化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存在,以文化创意为轴心的分化与竞合运动,重构了中国文化发展地形图,提升了中华文明的质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体现在企业经营中,文化的改革和创新就是研究如何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行之有效的、"落地"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对一个企业真正"有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一、"原创力"是什么 "原创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贯穿人类发展历史,引领着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当前,经济界正在围绕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寻找培养企业原创力的路径;文化界在围绕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文化原创力及其拓展模式;科技发展本身就是"原创力"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