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庆历同年党"事件是宋仁宗庆历初的宰相吕夷简为排击政敌宋庠等人而精心策划的一起"莫须有"的朋党事件.吕夷简利用了宋庠等人密切的同年关系及仁宗对朋党行为的忌讳心理,将宋庠与几位同年的私交关系指为朋比结党,从而以同年结党的名义将他们逐出朝廷.  相似文献   

2.
陈凯 《人力资源管理》2010,(11):108-108
<正>从业近十年来,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作为一个职业人,养成一个反馈之工作习惯非常重要。什么叫反馈之工作习惯?当你接受一个任务,老板问你要多长时间完成,你说"一个礼拜可不可以"?如果老板觉得一个礼拜太长,你就跟他约定一个时间,事先知道老板希望给你多长时间,然后你要想办法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并及时反馈给老  相似文献   

3.
宋庠并非理学家,但宋庠的部分诗作中却表现出鲜明的理学思致.他的《落花》诗以理结撰、举事用典无不紧紧围绕崇德之意,呈现出异物互通的理性思考;《再到小园见落花有感》、《郡圃观春物有感》等则鲜明地表现出"即物观理"的人生思考和理学倾向;而宋庠的为人,更是表现出恬淡守分的人生情怀和理学修为.  相似文献   

4.
宋庠执政8年,政绩平平,但是没有触犯法律.包拯下决心弹劾这位宰相,不让他"胶固其位".实际上是为"庆历新政"鸣不平.动摇执政大臣,包拯要担当很大风险,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场弹劾,再一次震动了朝野.  相似文献   

5.
鸡蛋与人生     
晓寒 《百姓生活》2013,(8):20-20
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与人生的论述,极其精彩。他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用小小的鸡蛋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初看只觉得颇为新奇,但细思之后却觉得其中余味隽永。  相似文献   

6.
一、乡里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的乡里学校,最早出现于夏朝,“夏后氏之学在上庠”①,“序,夏后氏之序也”②。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学校也分为“大学”和“庠”两级。到西周时期,为了加强乡里教化,“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③。《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杜预注曰:乡校即“乡之学校”。《文献通考·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皆乡学也。”这说明,我国的乡里教育在夏、殷已初具端倪,到西周春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乡里教育制度。春秋战国之际,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夺取和巩固  相似文献   

7.
记不清是哪位先生说的:"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你肯定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你肯定  相似文献   

8.
余告退上庠之江湖,返归人境之自然,自题陋室双桐荫馆一联云:"秋访名山春临丽水,冬勘异史夏赏逸诗".今秋溽暑,忽忆明岁乃诸葛"隆中对策"1800周年之期,乃比勘史传,撰此拙文,非所谓研究,欲表仰止景行之微意耳.  相似文献   

9.
"新生活运动"之倡导与发动是与蒋介石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密不可分的。蒋介石认为,要救国,要复兴民族,一定要从组织国民与教育国民两件事着手,而新生活运动是组织与教育的最佳形式,实为救亡图存复兴民族之基本的革命运动。新生活运动本质是通过强化民众的日常行为,使之符合所谓的礼义廉耻,以达到铲除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目的。这注定了新生活运动是有很大历史局限性,甚至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10.
有趣,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生活与工作中发挥着隐形的力量。 公司要裁员,在A和B之间公司最后选择了留下A。这让很多人无比吃惊,论业务能力及业绩,B在A之上。可是,“民间”调研的结果,大家觉得如果注定要有一个人离开的话,他们当然希望留下的是,A——她是个特别懂生活的人,大家桌子上的那些小盆栽都是她亲手培植送给大家的。每日短短半个小时的下午茶时间是她提议的。  相似文献   

11.
<九月寓言>是张炜最为厚重的一部小说.文章从小说中"工区"与"小村"、"奔跑"与"停吧"、"地瓜"与"大地"等意象切入,阐释文本的内蕴,揭示作家选择的困境.在他面前横亘着一个巨大的矛盾:"现代文明"与"人文关怀"的二元对立.这注定了他要在"寻根"与"无根"的旅途上跋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对现代社会的堕落,虚伪和冷酷厌恶之极,觉得自己与周围社会格格不入从而无处可归,因此他渴望探寻一个恒久的纯真的儿童世界,并且渴望寻找自我。但他的探寻一个违背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另一个又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所以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3.
宋庠、宋祁兄弟是北宋前期政坛和文坛卓有建树的人物.宋庠(996-106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初名郊,后仁宗改名为庠,字公序.祖籍安陆(今属湖北),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好俭约,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误.与兄祁俱有文名,时称“二宋”,“大宋、小宋”.二人同于天圣初(公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中,有的子女会过分在意父母到底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他们在做很多事情之前,都会把父母的喜、怒、哀、乐扛在自己身上。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这种感觉叫作"愧疚"。如果今天父母不快乐了,我会觉得愧疚,所以我要让他们快乐;如果今天父母过得不好,我会觉得愧疚,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过得  相似文献   

15.
神都洛阳     
如果要给洛阳这座城市加个称号,可选的范围实在是不小。洛阳被称作世界"四大圣城",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曾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当然,它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顶着这么多的名字,洛阳注定是一个不简单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作为人生哲学,注定与人性具有特殊关联.而人性既不体现为单纯的自然性,也不体现为单纯的精神性,而是处于自然性与精神性(或者说物性与神性)之间.这是人性的张力结构.如果人性仅仅等同于物性,伦理学就是多余的;如果人性仅仅等同于神性,伦理学也是多余的.正是因为人性是具有物性与神性的复合结构,伦理学的诞生就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GIS的奥秘     
肖爽 《调研世界》2013,(1):61-62
如果跟你说GIS,你一定觉得很陌生,单纯用文字解释起这个术语你可能也会一头雾水,那么就让我们借助人口普查这个视角,为你解读GIS的奥秘. 在2010年度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开展了建筑物核查工作,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一次所谓的建筑物"小普查"呢?其与人口普查数据又有何联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GIS的世界,你将看到由统计数据描绘的一幅幅生动的写实画背后,现代科技给统计数字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冠军族     
2004年的8月,奥运的激情在全球蔓延,它使这个8月注定了是一个属于体育的季节,属于冠军的季节,就连空气里都似乎弥漫着运动的味道。在这个时候,我们把视线对准了北京中学里一群年少的冠军。如果你觉得他们是金榜题名的各科状元,那么你错了,因为他们学习并非如此优异;如果你认为他们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运动员,那么我错了,因为我觉得他们和无数同龄的孩子一样简单可爱。在我眼里,上百分的高考加分并不是他们身上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他们头顶的冠军光环也并非我们话题的焦点。我们感兴趣的是,年少得志,一朝成名,幸福的云端该是何种风景;荣耀背后,又要经历着怎样的成长;光环之下,在学校里不得不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而特殊的经历使年轻的他们对生活是不是有着更为丰富的体味?  相似文献   

19.
“因各地兴起了一些新兴势力 ,他们需要各种人才为自己鸣锣开道 ,就要到处搜罗人才 ,培养人才。旧、新势力相继需要人才 ,于是官府的‘痒序’之外 ,便兴起了私学。与孔子同时的郑国人邓析、鲁国人王骀等就办过私学。”以上所引 ,见骆承烈和楷木编著《孔子论学》一书 ,新华出版社 1992年 6月第一版第 1页《前言》。这里的“痒序” ,应是“庠序”。庠 ,音xi偄ng。《礼记·学记》 :“古之教育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塾、庠、序是地方学校。清毛奇龄认为 :“术”是“州”字之误。地方学校自乡以下有四学 :乡校、州序、党庠、…  相似文献   

20.
权力下的生存--解读《青草在歌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草在歌唱>以深深的笔调描写了社会群体中权力网的作用,以及在这个网中个体的挣扎与生存.小说中的人物,或因追逐权力而疯狂,或用消极对抗以虚无自我从而粉碎权力可操纵的对象,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因为社会群体中的权力网是人的异己力量,这注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必然是其牺牲品.小说借用荒原的意象告诫人类,克制对权力的贪欲,领悟"丧钟为每个人而鸣"的生命存在,珍惜生命,走向怜惜、同情与关爱,乃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