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著作,文史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其上海古籍标点版则是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最多的版本。但其标点存在许多讹误,影响读者使用。为正视听,就其集部标点的问题,举正34则。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著作,文史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其上海古籍标点版则是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最多的版本.但其标点存在许多讹误,影响读者使用.为正视听,就其集部标点的问题,举正34则.  相似文献   

3.
句子语气是致句实体,在语法分析中有区别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在书面语中,句末标点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成句性质,同时又可以标示语言片断的语气类型,有时句末标点在书面语中标示语气的作用甚至可以超越语调。语法分析中用例的句末标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在研究中“句”的观念,而语法学家对抽象格式句末标点的有意无意的使用则更加明显地揭示了研究者的研究视点。句末标点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气标示手段使用在抽象格式中,有它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庄存与作为清代常州学和公羊学的开山人物,其《春秋正辞》直接开启了晚清百余年的公羊学思潮,对清代后期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但庄氏素称魁儒,文风奥衍,其著作向以艰晦难读著称。现有对《春秋正辞》的标点,仅体现在两类文献中:一是现有研究该书的论文、论著,常会征引部分原文,并施以标点;二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4年推出该书的点校整理本,是该书的第一个标点本。可惜的是,这两类对《春秋正辞》的标点,皆存在不少疑误,有待核正。  相似文献   

5.
古籍整理,一般说就是对古籍进行标点、校勘、注释和翻译。而这几项工作都离不开训诂。训诂学作为一门指导古籍整理实践的科学,已经显示其重要作用。经验证明,古籍整理离开训诂则寸步难行,甚至犯错误。现仅就这四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训诂与标点标点,对于理解古籍至关重要,句读准确,可以指人以迷津;句读有误,则引人以歧途。句读准确与否,取决于对文言文句意的理解,而对文言字句的理解水平,则取决于训诂。可见,通训诂是使一部古籍标点准确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6.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反诘句后的标点使用很不一致,这类的标点问题在教材中不仅数量多,而且颇具共性,在其他古代汉语教材和古籍出版物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对此类问题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造成标点错误的原因——对标点的目的认识不清,其深层原因是标注者误把句子的口气当成了语气。  相似文献   

7.
写作,常常要用到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引号内的文字,有的是摹写人物的言语,有的则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语,有的是对需要突出的某些部分加以必要的强调,如此等等。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但它的末尾总要触及到标点有无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引号内的文字末尾有标点,什么情况下没有标点,何种标点该用,何种标点不该用,这些问题,有些是大家看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作者关于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1982年第2版)的读书札记,共11则,指出了该书在校勘及标点方面的若干失误。  相似文献   

9.
近年因工作之需,经常翻检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1982年7月第2版)。就总的情况而言,新版《三国志》的标点质量相当不错。不过,在标点体例的统一和具体文句的标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个人意见分类整理如次,供读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参考。 一,指代人之官名标点体例不纯之例。古人称呼他人时,为表示尊敬,常以官爵指代其名字。对这类官名之标点,通常的处理是:当官名前冠以姓氏时,如“曹丞相”、“杜工部”之类,整个词语加一专名号;当官名前未冠姓氏时,则不加专名号。本书标点此类官名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这样处理的,如六三四页曹操问御史中丞陈群:“御史中丞能申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化教育源远流长 ,但著书立说中普遍使用标点符号仅是上一世纪的事 :1 91 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标点符号 ,结束了无标点的文化史。然而这几十年来 ,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 ,还是中小学生的学 ,似乎对微不足道的标点都不那么重视 ,以致于有的学生作文、作业中不用或滥用标点 ,闹出一些笑话。作为语文教师 ,有责任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的好习惯。为此 ,笔者拟从修辞学的角度 ,谈谈标点的语法以外的功能 ,以供中小学师生参考。标点的基本作用是标明句读、语气和语词的性质等等 ,特殊的标点还可独立运用作为传递信息起取代文…  相似文献   

11.
比勘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蜀书>的异文,并纠正标点本的一些文字讹误.  相似文献   

12.
古籍标点之正确与否,对读者影响甚大,标点正确,则能便利阅读,帮助理解,反之,则会设置障碍,增加疑惑。近读孙安邦点校本《云自在庵随笔》,觉得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有必要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举书中十例,并试为改正。  相似文献   

13.
无标点文字是西方意识流小说中常用的表达手段,用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连续性。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这种手段已不限于表现意识的流动,而是扩展到表现人物的活动、对话或情景展现等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本文仅从形式、作用等方面对无标点文字加以探讨。一、无标点文字的形式无标点文字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为达到一定表达效果而在句中停顿处不使用标点的话语片断。无标点文字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是和有标点文字相对而言的,这种修辞手段的运  相似文献   

14.
上博简《诗论》“《小旻多疑》”论其意旨的两句话似须重加标点,作为重文的“(?)”字当读若疑,并且其一字为句,其下之语是对于它的说明。这样句读的理由在于《小旻》一诗所涉及的“疑”有多种意蕴,并且“疑”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用法,所以《诗论》作者将其意义限定而予以特指,以准确说明《小旻》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其发展特点,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宜分成萌芽期、发展期、现代标点体系形成期、现代标点体系成熟期、和当代标点体系时期五个阶段。7世纪至15世纪,包含发展期和现代标点符号形成时期两个阶段,前者又可分为爱尔兰标点体系、大不列颠标点体系和查理曼标点体系三个次阶段。7世纪至15世纪是英语标点符号演变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演变的系统性的特征最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白兆麟先生对吴生所撰<左传微>的标点和注释,既继承前人有关<左传>的研究成果,更注重创新,其标点无论与前人同否,皆能出自己意,且多有高出他人之处;其注释则精炼、准确,浅显易懂,最见功力;尤其是白先生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审视古代典籍,对原文词语的语法定性和句法结构的语法语义分析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史记·周本纪》标点献疑一则阿桂《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有这样一段文字,照录如下: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样标点,自然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并非“最佳方案”,先说前一句...  相似文献   

18.
英语标点元话语的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元话语,指的是标点、括号和下划线等体现元话语特征的标记。文章首先对标点元话语功能探析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分别阐释各标点如何实现其元话语功能,认为标点元话语作为元话语的一部分,在人们书面语交际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一古书一般都不加标点,但有些句首句末语助词起到了标点的作用。如“也”“矣”用于句末,则“也”“矣”成为断句的标志。“乎”“邪”为疑词,则“乎”“邪”成为疑问句的标志。“夫”为句首发语词,则“夫”字前当断句。所以研究这类语助词的用法特点,对解决古书句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出版物在标点用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常见于引文、括号注释、省略符兮、序点等处。编辑应对标点使用的混乱现象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