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其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0,(2)
《酉阳杂俎》,《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子录小说家类,为唐人段成式所撰。《越绝书》,《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经籍志》皆列入杂史类,题子贡撰。据明人考定,其作者为东汉人袁康、吴平。《酉阳杂俎》,近有方南生先生的点校本,以明万历年间赵琦美等的校勘本(世称脉望馆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多种本子。是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于1981年。《越绝书》,近有乐祖谋先生的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江安傅氏双(钅监)楼藏 相似文献
2.
《酉阳杂俎》中的五个俗字“[革卯]”、“[牛孛]”、“ ”、“蛙”、“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均有收录,但存在处理未当的问题,“[革卯]”、“[牛孛]”二字注音有误;“ ”字未标注音义;“蛙”下失收读作“蝰”的用法;“义”下失收读作“叉”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杨序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28-31,46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黥篇》以"黥"为篇名,集中、系统、大量地介绍了唐代社会中文身、文面及点面等内容。通过对"黥"篇中有关唐代文身习俗的记载进行系统的分类,不难看出唐代汉族文身(黥)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和民族文化,不仅体现了人类一种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还是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方式,甚至黥面、黥体除了作为美饰和成人礼、民族尊严的象征外,也作为一种刑罚和妒妇对奴婢的一种惩罚手段。另外,从文身在中原汉族中的流行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和唐文化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4.
梁浩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2-93
《酉阳杂俎》大量收录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传入的非佛教外来词,具有省略节音、均为名词、以音义加类别为主要构词方式和印度传入的外来词最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缵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由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的《酉阳杂俎》前集十五《诺皋记下》594条有下面一段话: 郓州阚司仓者,家在荆州。其女乳母钮氏,有一子,妻爱之,与其子均焉,衣物饮食悉等。忽一日,妻偶得林檎一蒂,戏与己子,乳母乃怒曰:‘小娘子成长,忘我矣。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相似文献
6.
李晓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84-186
针对唐代的一部志怪、传奇小说集《酉阳杂俎》中的鬼文化进行分析,从对鬼的记载和描述出发,对鬼及其相关的事物、鬼与人、鬼与神的关系等进行一些细微的探讨,从而管窥鬼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到鬼文化的社会、文献、思想、文化价值不可小觑,鬼文化以其最底层、最原始的思想源流身份,在历史舞台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朝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唐代史料笔记《酉阳杂俎》记载了许多基层军事组织的佛教信仰情况,如《金刚经》信仰、天王信仰,反映了唐代军事组织主流的佛教信仰的同时,弥补了正史所缺乏的一些下层信仰情况。是书对唐代很重要的弥勒、观音信仰没有反映,也透露着唐代军事组织佛教信仰各支力量存在样态的各自命运和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晚唐笔记《酉阳杂俎》中合欢、过恶、信宿、经宿、伤折、赞叹、别人、极色、暴发、呵辟等语词考释并未完全解决。考释这些词语可补《汉语大词典》词条失收、义项漏收、书证较晚等不足。另外,方南生先生对《酉阳杂俎》一书的校勘、考证贡献巨大。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书中还有未尽美之处需进行补校。 相似文献
9.
丁福林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4,(2)
点校本《宋书》标点质疑丁福林一、卷十六·礼志三明帝大和三年六月,又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人吴氏日高皇后,并在邺庙庙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曾祖高皇、祖太皇帝共一庙。(第443页)[1]按:“并在邺庙庙所祠”,于文义窒碍难解。考之《三国志·魏志·武帝... 相似文献
10.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6,(2)
《蜀中名胜记》,明曹学全撰,曾单独刊行于世,后辑入曹氏所著《蜀中广记》。《四库全书总目》称:《蜀中广记》“搜采宏富……谈蜀中掌故者,终以《全蜀艺文志》及是书为取材之渊薮也。”点校这部古籍,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四川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民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蜀中名胜记》(以下称点校本),为这项工作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李俊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司马光所著简明通史《稽古录》,近由美国王亦令先生点校,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王先生对《稽古录》“传世的各种版本,相互参订,不主一家而博取众说,详注各本异同”,使读者“一编在手,而各本的异同瞭然”,为进一步研究司马光这一著作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对其“前言”中关于《稽古录》第二部分《历年图》和第三部分《国朝百官公卿表大事记》的某些论述,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王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2.
13.
蔡景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谢肇进士及第非万历三十年(1602年)而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杂俎》付梓时间在万历雨辰(1616年)。该书主张妇女“亦可择夫”,并提出“虚实相半”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张徽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45-48
《宋书》,梁沈约撰,为现存唯一较完整记载刘宋朝历史的史籍。此书现有中华书局于1974年出版的标点本,是本广参有关文献,博采前人校勘成果,为迄今最为通行的本子。但其中某些标点、校勘仍有可以讨论之处,自出版以后,已有许多学者作过补苴,然仍未能尽善,本文试再作璧补。 相似文献
15.
周作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5):72-75
《真诰》是研究早期道教发展及魏晋南北朝社会的重要典籍,但其流传中文本多有舛误。日本学者先对该书作出整理,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的《真诰》赵益点校本则为国内整理该书的最新成果。赵校《真诰》为学界提供了方便可靠的研究底本,但由于《真诰》编纂本身较为复杂,加上道经检索利用不便,故在整理时很难尽善。如在旁参俞本或据文意改动文字时个别地方尚可斟酌、点校中偶有漏校之处、标点或加专名符号尚可再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喻遂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4)
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是目前最通行的《尚书》版本 ,但其中错误很多。不仅阮刻本存在着不少漏校、误校、校记选录不当、刊刻新出错讹等问题 ,用唐石经等 11种本子作参校 ,发现《四部备要》翻印本、世界书局及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等 ,也有一些新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杨继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2):94-98
《万历野获编》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代史料笔记,收入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的点校本存在数量较多的字、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因此很有对其再进行一番校勘的必要。该文运用陈垣归纳的四种校勘方法,对《万历野获编》因不明语法或不明词义、或不明典库制度,或不明古书文例造成的错误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19.
谢政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35-138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仍然存在一些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对其进一步考订补正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20.
崔海东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5-51
中华书局《胡宏集》2009年重印本在标点、校勘方面存在可以进一步推敲的地方。这对正确理解胡宏本旨构成一定障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辨误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