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在余华早期创作中,《难逃劫数》所包含的阴谋、死亡与宿命等暴力叙事手法在令读者心惊的同时代表着余华一个创作时期的成熟。而由作品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承担起的对话者形象将作品中弥漫的逃无可逃的宿命感解读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性的真实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余华作为当代作家,其创作不论是80年代的先锋小说,还是后来转为民间语境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前期作品以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内容,后期作品以充满温情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本文试从人物、叙事等角度来探讨余华小说的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者将郭沫若的抒情小说定义为"通过虚构且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来抒发作者内心潜在的情感",并且归纳出两项特点:第一,作者在小说中抒发感情的部分往往具有压倒一切其他内容的重要意义。第二,作者总是在作品中向读者揭示自己更为隐秘的内心世界。若进一步以拉康·雅克的"欲望理论"来考察郭沫若的抒情小说,则可发现作者企图藉其创作告知读者欲望的属性,而小说角色表现的欲望可说是进入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根据拉康的理论,人们总是因为将他者的欲望视为自己的欲望,而陷入执着的状态,郭沫若小说里的男女主角也是如此,在某种程度上小说人物的特性也象征作者本身的投射。  相似文献   

4.
胡学文是当代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其作品主要关照乡村及草根人物的命运.本文就主要围绕胡学文小说中的草根人物展开.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胡学文作品及其主要特色.其次,重点探讨了小说中草根人物的整体形象,即变幻无常的人生境遇,突出草根人物的无力感;进而探讨在艰难生活中的草根人物的人性美;最后点明了草根人物不甘心命运,在屈辱中抗争.结论部分则简要概括了胡学文的文学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5.
刘恒的小说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意识,他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概括为无法逃脱的生存困境,人为了生存不断的挣扎,却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欲望中的挣扎、孤独的存在和宿命的死亡是刘恒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命题.刘恒的宿命意识隐含了80年代末期现代性焦虑的时代特征,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个性化理性自觉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从余华小说的叙述循环结构切入,分析余华小说中的物命运模式--人物是不可解脱的循环怪圈中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探讨此模式后所隐藏的作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等深层语义,并研究小说本形式是如何将前两完美地传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在其作品中为我们构建了许多殖民主义语境下的被东方化了的东方男性人物形象。分析其作品中的殖民话语,发现康拉德的作品中存在复调结构,在康拉德的小说中并不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形成作者与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语境,两者的语言具有同等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华早期创作中显示出先锋叙事、启蒙叙事的话语模式,并大都具有陌生化的语言、重视形式技巧的营造。余华在《兄弟》中完成了对"两个时代"的否定,同时否定了由浮躁纵欲而颠覆的传统伦理规范。《兄弟》以欲望作为故事线索展开叙述,事件发生过程中欲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欲望是文中的潜流并且控制与制约着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作者用近乎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兄弟》中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众生万象。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人生命运问题的执著思考。思考的结果,是发现受客观存在的超人力量支配的命运具有诸多不可思议的特性。如:“残酷”性、不合理性;偶然性、随机性;荒诞性、不可预测性等等。对此,作者感到深邃、神秘、敬畏,正是这种澄明悠远的敬畏感、静穆感,构成了史铁生小说的宗教性意蕴。面对“命运”,作者的基本态度,一是坦然接受,敢于直面生存的真相;二是勇敢抗争,在抗争中赢得人的尊严和价值,取得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部小说的背景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往往具有隐喻象征性,与小说中的人物构成一种对拉关系,使作品获得了表层情节之外的深层意蕴,《包法利夫人》中的“雾气”意象暗含了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相处时的迷惘困惑,不安焦躁,“阴影”意象是主人公心这阴影的外化,是命运神秘的象征;“瞎子乞丐”是人在与命运抗争中的盲目性的隐喻,借着这一组组意象作家福楼拜隐身于小说之中,与读者进行着“秘密交流”。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可以从多角度探讨作品中人物的悲剧成因。文章认为,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宿命的操控与个人自由意志的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主人公在自由意志的指引下与宿命抗衡的努力,彰显了人性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2.
扎西达娃在小说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象征藏民族生命轨迹的梦,作品里的所有的人物也都在追寻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梦想。达瓦次仁最终获得新生,显示出作者的美好愿望和民族自信。小说随人物的意识流动转换时空,将过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作为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它真实地反映了藏民族的历史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13.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兄弟>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新高峰.体现了余华创作风格的新突破,尤其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创造方面.余华突破了以往小说中对人性暴力的偏爱,而更多关注暴力下人性的温暖与温情,使小说充满了人性回归和张扬的快乐.本文通过分析<兄弟>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特点,阐释余华小说在创作上的发展,以及他赋予人物的时代寓意,即对时代的深深思索和对人性未采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普遍的观点认为余华的转型以《活着》为标志。但其实余华的转型要早得多,标志着这种转型的两个关键性文本是《夏季台风》和《在细雨中呼喊》,这是余华创作中的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们甚至是开启余华之门的两把金钥匙。其中前者是余华先锋时期"绝望与美"的集大成之作。这一部作品展示了两种确信在余华世界中的堕落。它表明余华在即将迈入"以美克服暴力"的拯救之门前抽身而去。而后者则是世界意义在余华世界里失落后,自大地上发出的第一声呼喊。这一声呼喊则直接源自于"坚韧活着"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细雨中呼喊》才是余华转型后的开辟之作。  相似文献   

15.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这是关于叙事形式的社会学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余华90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其小说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其中共有的“祖父———父亲———儿子”的父系人物结构模式突显了父亲的中心地位,呈现了父法由颠覆到重构的嬗变过程,表达了对人性善的呼唤与礼赞,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余华对秩序和人性的深沉思考,此模式也就成为传达余华小说创作轨迹变迁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17.
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中,乔峰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英雄”,是“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朋的身影”。乔峰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相似,是命运悲剧。为复杀父之仇既毁灭了他又成全了他,英雄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加拿大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中的《男孩们与女孩们》在她系列作品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它是艾丽丝·门罗所有作品的一个“楔子”或“所有作品的雏形”。通过这篇微型小说,可以“一斑窥全豹”,对这位女作家所有作品中男性人物的命运走向、女性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及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娴熟的叙事技巧,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9.
余华小说致力于剖析人物的精神状态,以揭示出人的真实需求;同时从爱的艺术出发,尝试对其进行救赎。充分了解余华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世界、人格状况,把握其在意识形态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人格分裂、人性异化等特征,能有效地跳出语言、地域、文化制约等因素,清晰透彻地解读余华作品。  相似文献   

20.
《亲合力》是歌德晚年讨论社会婚姻问题、探询人生自然真知的小说,也是歌德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创作背景、小说人物设置与塑造的角度,试图解读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歌德在小说中展现的是一个充满自然魔力的世界,讨论的是人类婚姻宿命悲剧的根源。他既肯定了中庸之道、勇于舍弃的婚姻态度,又颂扬了浪漫主义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