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图通过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找出川渝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结构方面的差异,感受重庆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感悟重庆经济发展对四川工作的启示,思考川渝携手共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和重庆毗邻,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省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水平基本一致,人口发展状况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进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从1997年川渝分家以后,重庆市的城镇化进程非常快,与四川的差距从分开时的高2.1个百分点到2004年高12.4个百分点。为了寻找差距,探究个中原由,我们对川渝城镇化水平作一些比较与分析。川渝城镇化进程的比较与分析在2000年以前,城镇化水平主要以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1996年,四川和重庆分家的时候,四川非农比为16.8%,…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我国柠檬主产区的四川安岳、重庆潼南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重庆、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交会带,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80%以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川渝打造安岳、潼南柠檬产区,高质量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渝地区柠檬产业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陈智 《四川省情》2004,(7):23-25
“曾是一家人,现为亲兄弟”。四川、重庆山水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民俗相同,巴山蜀水,情深意长。几十年的川渝情结,并非重庆直辖后而淡忘和改变,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使两地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1年,当重庆成立直辖市5周年之时,为了探寻重庆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对四川经济工作有所启示,我们专程到重庆进行调研,并用详实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川渝合作示范区是广安和重庆两个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突破与发展的基点,合作示范区关键在于两地人文相通、经济相融、资源互补。  相似文献   

6.
曾长东 《四川省情》2010,(3):60-60,59
邻水古称邻州,隶属伟人故里——广安市。幅员面积1919平方公里,辖45个乡镇522个村(社区),人口102万,地处川东门户,与重庆渝北等3个区县接壤,是四川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是全省“一极一轴一区块”中的区块最前沿。近年来,邻水紧紧嗣绕省委“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把做实重庆文章、借力重庆推进邻水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加快”精神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遵循区域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7.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8,(8):36-36
川渝联办地震百日就业援助招聘会8月20日,四川和重庆就业服务机构联手举办了"技能托起希望、就业重建家园"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招聘会。在招聘会上,川渝两地的30余家企业为培训合格的灾区学员提供了1000多个工作岗位,供他们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利利 《四川省情》2018,(11):37-38
浙江和四川同为全国经济大省,2017年经济总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6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增长持续较快、结构转变较大等相近亮点,也存在人均水平、创新能力等显著差异。从经济区位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四川和浙江分处长江经济带的上、下游,浙江是东部经济强省,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浙江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四川的1/5;2017年经济总量为51768.3亿元,是四川的1.4倍;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批准成都市、重庆市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2007年4月川渝两地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协议包括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0.
王智 《四川统计》2014,(4):16-17
长江经济带在四川主要涵盖宜宾、泸州、攀枝花和成都四市,常住人口241875人,幅员面积达4.5J5平方公里。尽管长江经济带四市在经济基础、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其经济发展在全省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具有构筑四川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统计教育》2008,(9):30-35
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认清重庆市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五项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力求客观地评价重庆市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重庆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经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强烈的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内需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何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以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份额。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较城镇居民更具潜力,应通过构建和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通过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预测,最后根据模型测算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统计核算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瑶  陆昕 《统计研究》2008,25(3):75-78
创意产业是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与科技文化有机结合为特征的创意产业,近年来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重庆市实际情况,对创意产业定义进行了明确,将创意产业分成了六大类,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创意产业统计调查。本文对重庆市开展创意产业的调查方法、经验、结果和下一步研究思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对国内开展创意产业统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使经济增长受能源约束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对生产函数一般性设定的基础上,推导了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测算公式;通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实证检验重庆市1978—2011年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发现:在C-D和CES生产函数中,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系数分别高达5.06%和4.53%,阻尼效应非常显著,证实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强依赖性。为此,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与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说明广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鉴此,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对广西在东、中、西部这三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水平和人口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重心空间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和比较,探寻广西分别在三种区域划分视角下核心战略实施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广西在区位选择上应该划入中部地区,才是目前广西核心化的最佳选择.各项经济社会重要指标改进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齐头并进,才是广西跟上中部地区实现核心化目标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78--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人均GDP数据,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四川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段上,四川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一分异一趋同的过程;在1978--1990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趋同且趋同速度较快,但在1990--2005年期间,区域经济增长分异的趋势较强。趋同的趋势不甚明显;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四川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五大经济区有“俱乐部”趋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王卫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7,24(3):62-67
 摘  要: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采用基于人口特征的收入群体分解和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来源分解二种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居民的各种人口特征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差异是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间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上巨大的机会不平等将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总体水平从0.2088提升为0.6116,提升了0.4028,在四种细分模式中,先进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四个省份中,四川省、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云南省、贵州省则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土地流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因素因为模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汪燕敏 《统计研究》2013,30(1):105-110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了社会的机会平等与经济公正程度,为收入分配研究提供了动态视角,主要由代际收入弹性来度量。对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主流方法都是建立在变量误差模型基础上的。随着新数据集的使用,研究者对收入动态方程假设进行了修正,从而推动了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反过来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促进了代际收入弹性的一致性估计。  相似文献   

20.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代敏  宋艳 《统计研究》2005,38(10):43-7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主体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种类不断增加,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由此产生了有关居民金融资产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居民金融资产的形成有何特点,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居民家庭之间金融资产总量与结构有何差异,市场上的金融产品是否满足居民的金融投资需求,国家税收、金融产业优惠等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居民金融资产会对居民收入、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在宏观经济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剖析这些问题,不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