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良 《科学咨询》2007,(22):25-26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口语训练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敏性,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呢?……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遵循语文规律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 遵循语文规律 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科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学习仅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领会语文学习的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乔新生 《决策》2006,(3):63
曾经有一篇&lt;230万巨款买村官&gt;的新闻,报道的是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在村委会主任的选举中却有人开出天价的新闻.不久前,据&lt;新世纪周刊&gt;报道:山西大学一位大学生经过深入调查,认为这是“民主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基层民主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民主不到位应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怡绿 《科学咨询》2005,(1):4-5,7
2004年12月11日,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科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美国&lt;科学&gt;杂志发表.这一振奋人心的成果实现了三个“零“的突破:一是重庆市科技工作者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lt;科学&gt;发表论文“零“的突破;二是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在&lt;科学&gt;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零“的突破;三是我国近100年来在&lt;科学&gt;发表家蚕研究论文“零“的突破.为此,重庆市政府在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大会,同时,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发来贺信.以我国蚕桑界著名科学家向仲怀院士为首的项目研究组被授予“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当今,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被人们喻为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利用电脑这一现代化的智能工具,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是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煞了风景,影响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赵小平 《科学咨询》2007,(22):54-55
&lt;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gt;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lt;液压与气压传动&gt;是研究液压与气动技术一般规律和具体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机械类及有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且是一门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lt;液压与气压传动&gt;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将为有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和以后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现就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一、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lt;中国历史&gt;(川教版)设有一辅助栏目“学习活动“和主题活动,共列出了制作,故事会,朗诵,欣赏,参观,考察,知识竞赛,讨论,辩论,演讲等20多种活动形式.充分重视并完成历史活动,有助于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和1O月,全球知名咨询顾问公司凯捷集团,联合美林集团,先后发布了&lt;2007 全球财富报告&gt;和&lt;2007亚太区财富报告&gt;.   &lt;管理与财富&gt;记者借“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专访了凯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金融行业咨询业务的曲向军先生,他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中国富豪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和重复使用,让其价值无限扩大。  相似文献   

15.
刘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98-19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的应用领域,应该是开放而且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今社会语音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化和发展.一句话,语文课程应该是有活力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却使很多教师大伤脑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必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先生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张志公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搞好。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理解语言内容,更要学习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一句话,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力。语用,当是语文教学的“本然”,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专属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紧扣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研究文本的表达方法,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倡导的"习",就是要反复训练,不断实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在教学第一线,包括一些观摩研究课,常有一味追求所谓人文性,偏离语文习学规律,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训练的现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实践,对于在校学生仍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语文训练活动.要通过语文课程把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