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VV着格式的影响下,AA着、XX着、ABAB着、AABB着等重叠形式相继产生,形成了一个ΔΔ着语法框架。AA着、XX着之类格式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都与VV着格式相似。最近几年,由于因特网的日益普及,ΔΔ着格式有蔓延之势。本研究表明,语法的发展演变也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在“VV着”格式的影响下,“AA着”、“XX着”、“ABAB着”、“AABB着”等重叠形式相继产生。形成了一个“△△着”语法框架。“AA着”、“XX着”之类格式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都与“VV着”格式相似。最近几年,由于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着”格式有蔓延之势。本研究表明,语法的发展演变也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4.
百纳 《今日南国》2008,(9):66-68
奢侈品品牌对外形包装的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的讲究,已经达到了万般挑剔的地步。它不依赖于常规的媒体广告,甚至不太依赖于公关、事件行销,它对非常规的赛事活动有着独特偏好,也对零售终端的生动化情有独钟,它相信“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并且从不让盈利的欲望左右自己的选择,因为坚持会让品牌更“奢侈”。数年前,一个来自荷兰的超级跑车刚刚登陆中国,便开始迫不及待地作秀了。它有一个与法拉利同样高贵的中国名字——世爵。2004年6月8日下午,一辆底盘号为018的世爵C8 Spyder从北京德胜门沿二环路开往前门。这辆跑车由著名的华裔荷籍赛车手董荷斌驾驶,副座乘坐的是世爵CEO维克多·穆勒先生。在警车的引领下,与媒体和贵宾的车辆一同抵达庆祝酒会现场前门。随后的北京车展,世爵向中国车迷展出了全部四款车型,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群中有一部分车迷突然记起,在1997年前,世爵就是在前门出发,途经德胜门,然后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北京-巴黎拉力赛。光阴一瞬,这个产自荷兰的“奢侈”座驾几经岁月蹉跎,终于放心地着陆在中国。它的CEO维克多·穆勒先生前不久对媒体说,世爵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好几个车主。能够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中国车主的青睐,并不惜付出“奢侈”的高价,世爵在中国的品牌运作,自然是有一套。  相似文献   

5.
在 1920 年代早期中国史学界的变革中, 清华学校国文教授陆懋德利用其收藏经营古董的经验, 对中国上古历史进行梳理, 提出了与北京大学疑古健将胡适、 顾颉刚截然不同的观点, 并为东南大学学衡派 的学者引为同道。 尽管在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的过程中, 陆懋德被迫离职, 其在学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但他的经历显示出, “信古” “疑古” 与 “考古” 三者之间的关系决非层层更迭。  相似文献   

6.
“着”表持续义 ,把“着”的意义概括为“进行”不恰当 ;“着”的“持续”义有动态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之分 ,在许多场合它们是对立的 ;“着”的“持续”义在语用中主要体现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 ,“着1”和“着2 ”分别有各自的描写功能  相似文献   

7.
元散曲中保留了不少当时社会的活口语,是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对元散曲中的虚字"着"进行归纳、分析,可以看出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奢侈     
从民国时期达官贵人手中的洋玩意儿到70年代末法国人皮尔·卡丹为中国美学开放走的第一场秀,可以说中国内地历经近30年的奢侈品消费空当期。然而在之后30年,全球的奢侈品牌洪水般汹涌袭来。近日公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奢侈品销售增长率高达30%,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奢侈时代。同时,人们对奢侈品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摒弃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盲目消费,开始提倡在可消费得起的前提下追求更好的品质与品位。奢侈,这一原本带有贬义的词汇,如今焕发出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定量的语料分析基础上,考察“奔”和“奔着”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追溯“奔”“奔着”的语法化历程和机制。研究发现,“奔”和“奔着”在句法语义上有差异,它们的语法化过程也不相同。介词“奔”是由表示“逃亡”意义的动词“奔”虚化而来,在“奔着”的介词用法出现之前开始虚化。“奔着”出现在明清之际,由动词“奔”加体助词虚化而来。在现代汉语中,“奔着”的介词用法随着使用频率和句法结构的作用逐渐固定,有进一步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阳方言中被动标记着的表现形式进行描述,以及对着表被动进行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分析,有利于揭示被动标记着的发展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动词持续体重叠式“V着V着”不具有句法独立性,通常出现在由三个语块——“先行状况”语块V1P、“持续”语块V1着V1着、“变化”语块V2P组成的构式中。该构式是一个主观性构式,突显三个方面的意义:“持续”状况的短时性;“变化”的非预期性;“变化”与“持续”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盐城方言助词"着"与普通话助词"着"的用法大体一致,但也有差别。"着"在盐城方言中有两类用法,一类是动态助词;一类是语气助词。盐城方言中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也有"持续义""存续义""伴随义"三种,与普通话助词"着"的不同之处在于存现句中"着"的意义的细微之处、语音节律要求以及"着""了"的并列使用。盐城方言中语气助词"着"表示祈使语气、先时语气,此外还有一种反问语气用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从时间指向关系上对体标记“着”和“下去”进行分析。认为虽然二者都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但是在时间指向上仍有细微差别,正是这些差别导致了二者在具体使用中的差异和互补。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耆夜》既不是所谓西周史官严肃的"记言记事",也不是战国儒士对于古文献的"编纂整理",而是一篇具备古小说文体特征及其要素的战国时期古小说。在清华简《耆夜》文体属性得到确定的前提下,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就可以解决史学界、古典文献学界对其产生的诸如真伪、写作年代等一些争议。同时,清华简《耆夜》中古小说家"拟古诗"的发现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既揭示了古小说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用诗"辅助叙事的文学现象,也填补了战国散文时代诸子在"诗"创作方面存在的空白,还表明了在官学时代"诗"的生产方式结束之后私学时代"诗"的个人自由创作方式的开启。  相似文献   

15.
淮滨方言语气助词“唻”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和“着唻”一起用,在某种意义上,它相当于普通话的“了”。本文从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句类分布,以及与普通话“了”的比较等方面分析语气助词“唻”和“着唻”的用法,以期对了解淮滨方言特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武夷”、“若菌”古越语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武夷山”的“武夷”二字跟《淮南子》中“若菌”的“菌”字是来自古越语的音译词,前者的意思是“水中之山”,后者指“人”。  相似文献   

17.
“着”的结构自足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的结构自足功能主要是指“着”具有构词功能、足语功能、完句功能。这些功能会因句子语气、句子结构、搭配关系、文章体裁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从结构自足的角度考察“着”,便发现“着”具有不同的语法形式及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对孙立新《陕西户县方言的助词“着”》未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1.户县方言的“着”字读作[.tsv]的时候可以表示将要进行时态。2.户县方言的“着呢”也可以用在动词谓语句末:肯定式动词谓语句末的“着呢”表示已然,否定式动词谓语句末的“着呢”表示未然。3.户县方言的“着”和“着儿”可以充当表方式的指示代词的标志。4.户县方言的“着[tsau^31]”字可充当使令标记、被动标记,还相当于“在、到”或“像”。5.户县方言的“着[tsau^35]”字还常常用作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19.
全美见红!     
你得承认.有些车天生适合刷红漆。保守地区的中老年人士认为.一辆涂成大红的汽车实在不叫个事.开着出席葬礼肯定得叫死者家属打回来.相比之下还是黑色和银灰这种万金油保险。但美国例外。据统计.美国车是全世界最喜欢见红的.既可爱又喜欢犯二的美国人就是不吝这套!  相似文献   

20.
汉语动词体标记"着、了、过"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的用法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由动词虚化为体标记的过程在不同方言中也并不同步。以清代淄博白话作品《聊斋俚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中"着"和"过"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些意义和用法,并结合现代淄博方言对其演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