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中国传统弓箭,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古老的弓箭,见到的机会都很少,如今还有制作它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正如人们所预料,目前在国内,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中国弓箭的,就只有一个人了。在位于北京市水务局宿舍内的“聚元号弓箭铺”,我见到了“聚元号”今天的掌门人杨福喜先生。每当谈到弓箭,他都显出兴奋的神情。  相似文献   

2.
含苞待放     
寅山 《百姓生活》2014,(7):68-6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近几年来,每年初夏,当我在武汉东湖或北京莲花池公园拍摄荷花,总会想起古人对荷花的这些赞美诗句。古诗中的“尖尖角”,  相似文献   

3.
我叫诺基亚,别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手机,瞧,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您都可以用我随心所欲地打电话,拍摄相片,还可以用我将短信发送给亲朋好友。我来自北京,我有许多兄弟姐妹,他们“毕业”后,分别去往全国各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户口本说:胡博,男,汉族,出生某年某月某日,住北京海淀区某小区某号楼某单元某某号。 爸爸说:“你怎么这么慢!”估计这句话说了几千回了。有一天,他为我的卧室题名“蜗牛居”。妈妈说:“胡博整体上还不错,虽说平时慢点,可学习时并不慢。”。  相似文献   

5.
弓箭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远射兵器。如今,弓箭虽已退出了兵器的历史舞台,但其制作工艺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北京,有着300年历史的弓箭铺——老字号"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杨福喜,是中国目前唯一用传统工艺制作弓箭的手艺人,他也是弓箭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聚元号"起伏300年"聚元号"制弓的历史久远,但最初并不叫"聚元号",只是在弓上印着掌柜印戳。因其所制弓箭装饰精美,专供宫廷使用。当年乾隆皇帝在行围射猎时用了他们的弓箭,颇为赞赏,还专门为"聚元号"题写了一副对联。于是弓箭铺的掌门人取对联每句第一个字,也就是"聚"和"元"作为弓箭铺的名号。  相似文献   

6.
《女人世界》2007,(5):46-47
2007年3月22日,北京-国际铂金协会“我的铂金07绽放”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国际巨星章子怡小姐首次以国际铂金协会大中国区新形象代言人的身份隆重亮相。在全新拍摄的电视广告中佩带07“绽放”铂金饰品的章子怡小姐由外至内散发的优雅气质与铂金丰富的内涵相得益彰,完美诠释铂金凝白多彩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我是活实!”——一这是翁偶虹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翁先生生前对我说过何止千句万句,但在他去世後逐一回忆,还是这句话首先“跳”了出来。在我调进中国京剧院的时候,翁先生已经退休,他的关系早就放在街道上了。他从不来剧院,因为这时他已经不写剧本,而专。O写回忆京剧的文字了。但是,我对翁先生一宜是心仪的,从SO年代看他的《响马传入到80年代初看他的《锁麟囊入我都一宣猜想:这位编剧翁偶虹,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读过他不少谈创作的文章,其中讲过他编剧的一些方法,诸如“草蛇灰线法”、“背面敷粉法”、“费匣弓箭…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句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我20世纪70年代曾三次去长城,都是去居庸关。2005年9月,我第四次去长城,为的是拍摄金山岭长城、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这三处长城都是明代修筑的,相距不远,位于密云县北部,距北京120公里。为方便拍摄,我住在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段先生饭店”,这间饭店集食住行导(导拍)于一体,是中国民俗摄影家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应当选择“弓箭式”,即以前起北海、北到大连的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为弓背,以京广线和焦技、枝柳城组成弦,以长江沿线为箭,构成一把“自箭式“,同时把海南作为这把弓的执手点.“弓箭式”战略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而且是一种动态战略,有别于其它经济战略理论,在实践中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  相似文献   

11.
见到阿龙时,他正在铃铛胡同那个老北京物件儿博物馆接待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聊起他的老北京物件儿收藏,阿龙说:“打小我就喜欢北京城老辈子留下的东西,上小学时,看见一个同学拿来两枚铜钱就喜欢得了不得,最后竟是用舍不得吃的两个苹果把铜钱换到手。”有了这份儿心气儿,阿龙收藏北京老物件儿已经几十年,博物馆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开。用阿龙的话说:“我是用实物传承老百姓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原以为“农民工”短视,没想到在“退保”这个大问题上,我们都一样的“鼠目寸光”!我原来在广东东莞工作,因公司不景气,我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趁着在新单位上班之前,我回到东莞,准备把我自己的养老等社会保险转到北京来。  相似文献   

13.
看了《山西老年》今年第六期刊登的《“幸福号”专列》一文,我很是感动。主人公彭长水用自己的双手为母亲打造了“幸福号”专列,并经常骑着“幸福号”带母亲外出散心,他们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  相似文献   

14.
从《双面胶》中的胡丽娟。到眼下热播的《王贵与安娜》中的安娜,以及正在北京拍摄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不知不觉间。海青成了“媳妇专业户”,也成了电视台的收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时会冒出这样一个身影: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背着印有“感恩中国”字样的摄影包,用一部过时的数码相机,拍摄街道上的流浪者、乞讨者,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他就是“感恩中国”网站的站长——张人杰,一个25岁的普通男孩。  相似文献   

16.
文哲 《百姓生活》2011,(6):59-59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两年前,当一架飞机从空中飞过时,巴西雅克州这个"未被接触过的"部落居民用弓箭瞄准飞机。最近一次调查拍摄的新照片显示,他们非常健康。专家说,这也是迄今为止拍摄到的这个位于亚马逊流域部落的最详细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阳光 《21世纪》2009,(8):32-33
6月18日,《伊莎贝尔·于佩尔——肖像中的女人》摄影作品在北京798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展览汇集了多位世界级摄影师专为伊莎贝尔·于佩尔拍摄的100幅照片和视频影像,被称为她“过去25年的肖像摄影史”。  相似文献   

18.
钱军 《社区》2014,(7):35-35
今年春节期间,网上一部叫作《代价》的纪录片吸引了我的眼球,该片虽拍摄时间已久,但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使我们这群社区工作者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19.
仕凭  阿友 《北京纪事》2015,(2):38-41
6年来,他卖掉车和房自费千万,拍摄了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纪录视频素材,剪辑成多部公益微电影。所有影片没有一句旁白,却有一种强大的语言深深震撼了观众心灵。而现在,他正忙于拍摄又一部反映水生态危机的短片《长江,长江》。电话那头,他的声音里透出憔悴与焦虑:“6年前拍摄黄河,我就在关注长江,因为她们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现在我发觉,长江的生态环境非常严峻,采矿、水电站建设、化工厂污染……长江真的快‘死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2009,(5):6-6
《北京周报》4月16日报道:前不久,CCTV的新闻报道中首次出现了“天宫一号”的实体画面。此前,这一中国为下一步建造太空空间站而研制的“目标飞行器”,仅有电脑效果图和模型对外公开。“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